APP下载

创建儿童眼中安全、健康的校园

2009-03-10徐美贞

中小学校长 2009年1期
关键词:爱生环境儿童

徐美贞

学校或者教室中哪些场所存在着安全隐患?操场不被注意的角落会发生什么?可能心细的学生早有发现,但是却不敢告诉老师;可能学生们对某个地方感到害怕,私下议论,老师却一无所知:可能在成人眼中无足轻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却是极大的困难……。当用爱生学校理念中所强调的儿童视角来审视学校的安全保护时,才蓦然察觉:原来我们给学生的爱护,并不一定是他们需要的;而学生需要的,却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的。

在爱生学校理念中,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保护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它强调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学校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学生的安全,促进儿童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使儿童感受到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和情感方面,学校都是一个可以获得支持和帮助的场所。

在我国中小学校中,对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视被摆到了极高的位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考核时甚至采取安全问题一票否决的做法,足见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学校却以制定一些禁止性或限制性的规定来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的活动范围、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想借此来保证学生的安全。诚然,有些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校舍陈旧、老化,设施设备配置不全,是影响学校安全的重要因素,但是,这种消极保安全的做法显然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及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学校本身可以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基本的安全和健康问题。基于这一理念,爱生学校提出:学校可以采取积极措施,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物理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制度,确保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解决所有类型的学校伤害和暴力:学校可以开展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培养安全和健康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形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一、从学生的视角理解学校的安全问题

学生的经验世界、思维方式与成人不同,因此,我们不应该从成人的观点来看待环境,不应该主观地认为自己知道如何让学生们感到安全,而是要从学生视角来审视环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制定学校的安全政策。如何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求呢?给儿童提供自由表达的途径,如举办班会、绘制学校不安全地图、设置收集学生心声的信箱等,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以让学生绘制学校不安全地图为例,每个班级都可以开展这一活动,最后可以汇总形成一张学校不安全地图。在绘制地图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改进的措施。学校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对校园环境和学校政策进行改进,使学生所担心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设计这种活动,一定要注意连续性和持久性,如定期检查和监督地图中不安全因素的改善情况、坚持从学生的视角定期修改学校不安全地图等。才能确保儿童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除此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学生的视角绘制学校周边、社区、家庭的不安全地图;以及采用调查表、文字描述等类似的方法,了解儿童眼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采取建设性的改进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案例1:

广西三江县的古宜镇中心小学是爱生学校的项目学校。该校在高年级中开展了“我为学校献计策”活动,并对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加以积极回应。学校的垃圾池就是在学生建议后修建的。

二、学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安全健康保障方面也可以有所作为

一般情况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校舍和基础设施由政府负责,学校自身在校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等方面没有经费投入职责。但是,在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方面,学校仍然承担着协助规划、排查、报告、及时消除隐患等与安全密切相关的职责,在营造安全、卫生的物理环境和友善的心理氛围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可以去做。例如:

(1)每学期开学前派专人对学校的教室、厕所、食堂、宿舍、操场、围墙以及主要的设施设备全面检查一遍,并且做好安全隐患的记录。在排查时应该多听取学生的对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意见。

(2)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决的安全隐患(如障碍物的清除、操场的平整、电路的维护等),学校应该及时解决。

(3)对需要政府提供经费解决的安全隐患(如危房、危厕、危墙的改造等),学校应该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停止使用直至修复。

(4)根据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件,绘制学校不安全地图,并且对这些地点采取措施加以高度防范。

(5)在存在安全隐患的高地、水井、楼梯、电源、设备、设施等处和存放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地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

(6)在恰当的位置有提示学生注意卫生的标志和措施。

(7)积极与交通部门协调,在校园周边设有安全警示牌。

(8)调整校内各类宣传栏、标语、黑板等的高度,使其在学生正常的视角范围内。

案例2:

——古宜镇中心小学、八江乡中心小学的楼道上划出了上行下行分界线,在公路口、小河边、开水处标上安全警示语。

——寨准小学在楼道上、教室里允许学生布置自己喜欢的、由自己完成的图画。

——民族实验学校在厕所里安上了电灯,给学生宿舍的上铺位加高了安全护栏。

三、积极营造对儿童友善的心理环境

爱生学校强调的“安全和保护”不仅是指可以保护学生的身体不受伤害,而且可以保护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积极的学校心理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心理健康、以及学业成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是一个友爱、快乐和安全的学习、玩耍环境或“庇护所”。如果一个学校的气氛不友善、没有支持性,那么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就会受到负面影响。在学校中,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负面影响的行为有:体罚、欺辱、歧视、忽视、排斥、隔离和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恐惧、羞辱或者自卑的不良情绪。从而可能厌恶学习和学校,甚至形成反社会的意识和行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学校可以:

(1)制定关爱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政策;

(2)对教师的体罚、欺辱、不尊重、忽视等容易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行为有明确的禁止规定;

(3)时刻牢记学生的良好行为是在鼓励、公正、严格、清晰沟通的气氛中学会的;

(4)全校教师都了解并且掌握应

对校园欺辱、敲诈勒索等负向行为的技能;

(5)要在学生中间公开讨论欺辱和粗暴问题。增加儿童的合作能力和主动性可以导致学校内欺辱行为的减少;

(6)经常创造儿童反映其心声的机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给于有针对性的帮助;

(7)校园与教室的布置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布置和温馨提示:体现出学生参与、学生为主的特点。

案例3:

——古宜镇中心小学设立了“老师和你悄悄说”的心理咨询室。

——八江乡中心小学组织老师、学生、家长交流研讨,制定了“八江小学教师十不准”和“教师十条禁忌语”。

——斗江镇中心小学修改了原有的学校、班级管理规定,使之更具人性化。

四、开展以技能为基础的安全教育活动

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时,不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是有意识地提供机会或设计专门的活动,而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一味地空洞说教,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安全知识的“容器”,这种安全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_心理。爱生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强调对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开展以技能为基础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小组讨论、讲故事、角色扮演、操作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安全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爱生学校的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对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还包括对学生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挑战的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做决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意识能力、移情能力、处理情绪能力、缓解压力能力等。当学生拥有这些技能时,不仅可以使他们顺利适应学校生活,并且也将提高其未来适应社会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能力。

案例4:

——在爱生学校项目校中,注意对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儿童在学校里愉快地生活和成长,能大方地去和陌生人交流。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教育方案主任克里姆·赖特先生的话来说:成年人的行为可以伪装。但是孩子的笑是没有办法伪装的,孩子开心的笑能说明一切。

总之,爱生学校追求安全、健康与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非暴力的、心理上提供支持的环境,保障儿童的健康学习和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安宁和快乐,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最终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

(作者: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樊平军

猜你喜欢

爱生环境儿童
环境清洁工
教师品德修养浅谈
留守儿童
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六一儿童
漫观环境
“六·一”——我们过年啦!
论环境雕塑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