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生活关系略论
2009-03-09杨方
杨 方
摘要:人是本质上倾向于哲学的动物。哲学可以保持和维护人之本质,体现和确证人之本质,丰富和发展人之本质。哲学可以与每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融哲学于生活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哲学本来不是也不应是漠视生活的精致技术,而是或应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的部分。每一种生活行为中都有哲理。哲学就是最根本的现实、最深层的生活。哲学不是生活的敌人,而是生活的友人。
关键词:哲学;生活;人之本质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1-0022-03
自古希腊中期始,哲学家们就一直称人为理性动物,而且是这个世界上惟一的理性动物。理性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探寻事物的究极道理,而这就是哲学活动。因此也可以说,人是本质上倾向于哲学的动物。近代德意志大哲学家I.康德认为,人本质上是爱好哲学的。现代德意志著名哲学家M.海德格尔说过,人是形上学的动物。另一位现代德意志著名哲学家K.雅斯贝尔斯指出,人的生存的高贵性就在于哲学的生活。
一、哲学对于人之本质的意义
哲学源于好奇,这是古希腊大哲学家们的共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说过这样的话。好奇心是人类的几乎与生俱来的天性。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天性中包含着哲学的潜能。
现代儿童心理学家们发现:五至十岁的孩子已经具有初步的哲学思维能力,并具有强烈的哲学探究兴趣。有人对少儿的哲学探究兴趣和哲学思维能力做过专门考察(如现代美利坚哲学教授G.马修斯的《哲学与幼童》)。孩子们哲学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源于他们对万事万物的无时不有的和无处不在的好奇。
有这样一个五岁的小男孩。他喜欢问一些在他父母看来“很怪”的问题。比如,某日他放学回来后可能闯入你家突然发问:“某叔叔,我是从哪里来的?”“你妈妈生的。”“我妈妈是从哪里来的?”“你外婆生的。”你原以为谈话可以结束了,但是,他继续发问:“我外婆是从哪里来的?”“你这孩子!你外婆的妈生的吧。”“那我外婆的妈呢?”“当然是你外婆的外婆生的咯。好啦,够了!”“不。最早的那个外婆又是从哪里来的?”“从猴子变来的。”“哇!那猴子呢?”“从低等动物变来的。”“低等动物呢?”“从原核细胞变来。”“原核细胞呢?”“从有机物变来。”“有机物呢?”“从无机物变来。”“无机物呢?”“从自然元素变来。”“自然元素呢?”“从宇宙大爆炸中产生出来。”“嗬!那宇宙大爆炸是谁点的火,要不,是谁按的钮?”“那是一百多亿年前发生的事情。那时侯还没有电子按钮,只能点火。至于是谁点的火,到现在还是个历史疑案。”“嗨嗨!你不知道吧!我告诉你,是上帝。”“你怎么知道的?”“我从一本书上看来的。”“好吧。在查出这个人究竟是谁之前,就让我们叫他上帝吧。”这个喜好追本溯源和穷根究底的孩子还问过其他一些“很怪”的问题,如人为什么要吃饭?鸟为什么会飞?1+1为什么是2而不是3?1斤猪肉的价钱怎么等于2斤鸡蛋的价钱而不是20斤或0.2斤鸡蛋的价钱?如此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层层递进的盘问都可以达到哲学的高度。这样的孩子在每个成人的周围都能找到。不要敷衍他们的问题,更不要嘲笑他们的问题,而要反躬自问: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否真能回答这样的问题?
刚刚接受教育的儿童尚且喜好哲学地提出问题和了解事物,具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及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的成人就更应如此。
然而,相对于儿童,一般成人反而较少哲学兴趣,至少他们的哲学兴趣远不如儿童们的强烈。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了解了应当了解的一切,或者被对生活事物的焦虑所逼迫而遗忘了心灵深处那种发明本性的渴望。在此,有必要重申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的呼吁:永葆童心!
人类思想史中有两个伟大的哲人值得成人们借鉴(如果说不愿效法),那就是古希腊的“圣哲”苏格拉底和古印度的“圣僧”释迦摩尼。前者在被德尔斐神庙的神谕断定为整个雅典最睿智最博学的人时,犹然自知无知。而后者作为迦毗罗卫国王子抛弃尘世的荣华富贵去云游四方和入定僻野,以体悟世界的玄机和人生的奥谛。
哲学地发问和致知不但有助于人们保持、实现和发扬人之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人们从各种蒙昧、迷信、幻觉、欺诈中抽身出来和真正地了解事物从而作出更加公正的判断和更加合理的抉择,有助于避免变态心理和疯狂野心对人类苦心经营的生活世界秩序的破坏和颠覆。为了你自己,为了你的亲人,为了周遭的或远方的熟人和陌生人,你应意识到,让哲学走进你的生活世界是多么重要。现代美利坚著名哲学家W.詹姆斯曾在一次讲演中对非常务实的同胞们引用他人的话说(大意):一个人最实际而又最重要的东西是他的世界观;人生在世,与人相交,知道他的收入、实力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知道他的哲学。
如果你实在没有兴趣和毅力(但不要说没有时间和能力)经常哲学地思考问题或思考哲学问题,那么在此生结束之前你至少要想一想这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何处去?
人们必定在社会生存中逐渐地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本质。而人们以什么方式和在何种程度上形成和改变其本质,与其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哲学活动甚有干系。
哲学对于人之本质的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哲学可以保持和维护人之本质。因为哲学是一门需要理性也能够训练理性的学问。其次,哲学可以体现和确证人之本质。人之本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其中哲学方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比之艺术方式、科学方式和宗教方式,哲学方式其实更加适合于普通民众实现自身的本质力量。再次,哲学还可以丰富和发展人之本质。人之本质不是天生定型的,而是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地被塑造着。哲学活动有助于人之本质从欠缺走向丰满、从稚嫩走向成熟。
二、融哲学于生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W.詹姆斯有言:哲学同时是人类最崇高的和最平凡的追求。确实,哲学既是最高超的学问,又是最平常的学问。它高超到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抵达其峰巅,这与那些尖端自然科学的情形正相仿;它又平常到任何有理性的人都可以在生活中探索它,这与那些尖端自然科学的情形恰相反。说哲学就是生话也许有夸饰之嫌,而说哲学可以与每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则是恰如其分的。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理地回答每一个街上人和田间人都可能向自己提出的重要的人生问题。既然如此,人们何不返本归源,融哲学于生活,在生活中探究哲学、检验哲学、践行哲学?
融哲学于生活的主要目的有四:检验和巩固已有的哲学知识,应用和提高既得的哲学能力,陶冶哲学品格,培养人文精神。其中以后二者为主。
融哲学于生活是可能的,因为生活就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探究领域,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诗云:“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人们可以套用此诗句说:时时可运思,处处有哲理。在食衣住行等各种日常生活行为中有哲学。在农耕、技工、经营、管理等各种行业行为中有哲学。
在出生、求学、从业、治家、养老、谢世等诸人生阶段行为中有哲学。在人际和国际的交往中有哲学。在文化的创造和消费中有哲学。在你的升学、恋爱、择业等中也有哲学。垂髫小儿的每一次好奇发问都可以被引向哲学探讨。乡间老祖母对邻里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哲学依据。当衣着褴褛、灰脸乌手的人走到你面前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大哥大姐大婶大爷们,可怜可怜我吧”时,他是在展示他的哲学,而你也将掂量你的哲学。当你走进一间客栈时,前台服务小姐的目光会把你浑身上下溜个遍,你要知道,她不是在寻找你的钱包,而是在打量你的哲学。
融哲学于生活,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在生活中经常阅读哲学著作和思考哲学问题。你能够这样做当然很好。但是它首先意味着你应当在生活中尽可能哲学地思考问题和了解事物。哲学地思考和了解也就是运用追本溯源、穷根究底、具体理性、辩证视点等哲学思维方法来思考和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思考哲学问题,但是每个人都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哲学地思考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生活经验,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哲学地思考问题只需要生活经验加思维能力,此外还有兴趣。惟一成问题的是,你有没有哲学地思考问题的兴趣?
融哲学于生活是必要的,因为哲学只有获得生活的滋养才能具有生气活力,才能变得可亲可近;因为生活只有获得哲学的导引才能走向合理和规范,才能变得充实和稳重。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本来就根源于他们的生活感受,并在他们的生活历程中被检验、被修改、被补充。普通人的生活本来就基于他们自己的哲学之上,因他们的哲学而坚定不移或犹豫不决、心安理得或于心不忍、义无反顾或前瞻后顾。
三、哲学:最根本的现实、最深层的生活
尽管哲学最初形成于少数悠闲的贵族人士的玄思冥想,但就其本原目的和内在定性而言,它不是供少数悠闲的贵族人士消遣的复杂的思维游戏,而是人们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根本问题的无言的感受和藉以在复杂的生活事物中进行选择、判断的简易标准。哲学本来不是也不应是漠视生活的精致技术,而是或应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哲学。禅宗认为吃喝拉撒中都有佛法。类似地。人们也可以说,每一种生活行为中都有哲理。
一般人总以为哲学远离现实、远离生活。其实哲学就是最根本的现实、最深层的生活。如果没有哲学,人们就会无所适从;如果没有哲学,人们就会莫衷一是。比如,若一个人没有任何价值观,他怎么能够分辨他人行为的善恶和周围事物的美丑呢?他根据什么扬善抑恶和褒美贬丑呢?他又怎么能够弃恶从善和化丑为美呢?他根据什么确定他正在进行的活动是一种造就道德价值或审美价值的活动呢?又如,若一个人没有任何人生观,他怎么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呢?他从何处吸取生活的精神动力呢?他以什么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呢?他如何估定自己此生的价值呢?
说每个人的生活行为中都包含着哲学,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成熟的哲学理论。从零散的、片断的、感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到系统的、完整的、理性的哲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缩短这段距离只能依靠哲学素质的不断提升。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必要和可能创立一套哲学理论,但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和可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整理和提炼一下自己对宇宙、社会特别是对人生的见解,以便自己的生活行为获得更自觉的和更合理的规范和指导。从根本上讲,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指导你的生活,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告知你是谁。你可以从你的家庭得到一个名字和很多教诲,你可以从你的组织得到一个编号和成批规范,但是你只能从你自己的内心得到真我的观念和行为的律令。
人们可以在课堂上或通过书本认识哲学、评判哲学,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和通过反思体悟哲学、践行哲学。中国古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西方古代部分哲学家都强调知行合一,其中有些还身体力行。知比不知、深知比浅知好,但是行比知、力行比深知更好。基督教创始人耶酥在其登山训示中的一段话形象地说明了知而不行与既知且行的悬殊的效果:凡听其言且便去行者,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建在磐石上,暴雨淋、洪水冲、狂风吹那房子,它总不坍塌,因为其根基立于磐石上;凡听其言却不去行者,好比一个无知者,把房子建在沙土上,暴雨淋、洪水冲、狂风吹那房子,它便坍塌了,并且坍塌得厉害。
如果你习惯于发掘自己的每一次重要活动的哲学意蕴或赋予自己的每一次重大活动以哲学依据,如果你习惯于思索他人的每一个重要行为的哲学依据或与他人探讨他的每一个重大活动的哲学意蕴,那么终有一日你会发现:其实你自己就是生活的哲人。
发掘自己的每一次重要活动的哲学意蕴,赋予自己的每一次重大活动以哲学依据,思索他人的每一个重要行为的哲学依据,与他人探讨他的每一个重大活动的哲学意蕴,这样活着累不累?这个问题可能甚至必定被提出来。它最好由历代的哲学家们来回答。他们无疑经常地沉思包括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在内的各种事物,然而他们却乐在其中,而并不因此感到劳累和厌烦。他们中有人甚至认为,只有沉思的生活才是最高级的和最值得的生活。如苏格拉底就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如亚里士多德就认定:思辨的人生是最幸福的。
其实,缺乏沉思的生活才是令人劳累和厌烦的,因为这样的生活缺乏一种排遣人生在世必不可免具有的烦恼和痛苦的心理机制。原初佛教的因缘说认为:无明生万苦。去无明方得解脱。换言之,只有通过哲学性的玄思冥想领悟世界和人生的真谛,人们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因而无烦无忧的圆寂境界,彻底摆脱生老病死的永恒轮回带来的无限痛苦。古代印度诸派哲学都重视瑜伽修行法的人生超脱功能,而瑜伽中有一类是智瑜伽,即以禅的方式探究世界和人生的真谛,可见,哲学探究被印度哲人们视为解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的上乘法门。因缘说和瑜伽论所言虽嫌玄奥,却明示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深度心理学意义。
哲学不是生活的敌人,而是生活的友人。对此,过往的许多睿智生命可以作证。你也可以加入到证人的行列,但这不是哲学的幸运,而是你的幸运。
责任编校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