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

2009-03-06黎景超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困难效果

黎景超

结合智育的一般教学原则,总结我的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能力培养中所遇到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条能力培养的基本过程.

一、由模仿到独创的过程

我们在谈到培养学生能力时,往往强调要放手让学生去闯、去摸索.但是,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一样,都是一种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则应在人类长期摸索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不一定样样都要去重新摸索.它应该是最经济的、最有效的、经过精心安排的教学过程.能力和知识一样,不可能生而有之.能力必须在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因此能力的培养应该是由模仿到独创的过程.在模仿阶段教师的身教就特别重要;而在第二阶段则要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去创造.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初中阶段,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处于模仿阶段.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注意自己能力的提高.平时在备课、答题、讨论甚至是日常交谈中,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能力示范,要是学生沉浸在充满机智、思辨、创新和活泼的气氛之中.这种身教的熏陶作用,对于能力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在制定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计划时,都应安排一个适当的模仿阶段.为了便于学生模仿,教师自身要先对这一能力透彻地加以掌握,从而在示范时,不但能做得出样子来,而且还能讲得出要领、分析出结构要素来.

二、启发性过程

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一样,也要注意启发性过程.所谓启发,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该有而又没有某种知识或能力.怎样让学生感到“该有”某种能力呢?

采用的办法之一:教师把学生学过的某一部分知识(特别是他们觉得自己学得不错的那一部分知识)加以进一步的加工、整理和提高,然后用来解题,显示出较高的运用技巧和学生料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就显示出不同能力在学习同一知识时,会产生很不一样的效果,使学生对能力产生羡慕和追求的心情.然后简洁地告诉学生,这种技巧是由哪些能力构成的;有了这些能力,今后在工作学习中会有哪些好处,以及如何培养能力等.对于这种做法,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知识下手.我们是选择中学运动学部分,在刚开始上大学物理时来加以总结提高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采用的办法之二:在每学一部分新知识之前,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先自学预习,然后再听讲.教师在讲课中展示了自己对知识的钻研、理解和消化的兴趣和能力.这样,就使学生看到自己和老师在能力上的差距.

采用的办法之三:鼓励一部分学生自告奋勇上台来,讲他们自己预习的结果,然后大家讨论,这种同学之间的差距感,是一种更大的能力空穴.

三、努力性过程

能力定义中的第一部分,就是“努力运用条件”.实际上也就是规定了能力的前两个要素:一是“努力追求”、二是“充分发挥”.前者要求努力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力去追求;后者要求努力地去发挥一切有利条件的作用,这二者都离不开“努力”.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时,也要注意努力性过程.要让学生碰到一定量的可以克服的困难,促使他们去努力追求,促使他们去充分发挥已有的条件,并且在条件不够时,去努力创造新的条件.无论是在模仿阶段还是在独创阶段,都要注意贯彻努力性原则.原有的困难经过努力克服了,能力提高了一点,就要立即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新的指标,让学生碰到新的困难.过高的要求,一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将使学生觉得望尘莫及、望洋兴叹,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善于把一个大的困难,化为一系列可以拾级而上的小困难,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克服.要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效果,从而鼓舞和保持他们提高能力的积极性.

四、效果性过程

既然能力是一种“取得效果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就一定要强调让学生注意讲究效果.这一条是十分重要的.仅仅是努力,而不讲究效果,这种努力是不能形成能力的.不讲究效果,学生的努力就会转向于形式上的表现,转向于虚浮的空话.努力性原则一定要和效果性原则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要善于运用表现来肯定那些努力取得效果的学生.对于那些虽然努力但没有取得效果的学生,则在鼓励的同时还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很多尖子学生在毕业多年以后,并未成为大家所期望的尖子人才,问题大都出在效果性上、出在灵活调节这一能力要素上.这是很令人叹息的,一定要重视这种教训.要把效果和成绩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传授知识时,要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只需看他所达到的未态如何,看他到底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没有.成绩就是对掌握知识的未态的衡量.而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不一样.它不能只注意未态,还必须同时注意过程.两个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同一成绩,达到同一未态,并不等于他们在学习中付出了同样的努力而取得同样的效果,从培养能力的角度来看,在取得这一成绩的过程中,付出努力较少的学生,得到的锻炼也就较少,提高的跨度也就较小.我们在这里说的效果,是努力的效果.两个学生,一个只学过一年英语,而另一个已学过三年英语,现在编入同一班学习英语,如果多次考试两人的成绩都一样,那正好说明二人学习英语的效果不一样.

五、计划性过程

培养能力一定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开学前一定要对能力培养工作作出科学的、细致的计划安排,要做到“十有”: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有安排、有准备、有讲稿、有理、有例、有节、有一定的反复.在制定具体的能力培养计划时,才真正显示出一位教师对能力培养的理论见解.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能力只有一个.它就是一个人努力运用条件取得效果的可能性.它是有三个要素构成的.我们在制定培养能力的计划时,就要从这三个要素去考虑如何着手进行.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困难效果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选择困难症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