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院士背后的故事
2009-03-02
编者按:1月9日,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院士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他们为中国科学技术谱写了怎样的美妙乐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位院士。
一生稀土情——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第
徐光宪,192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回国后长期从事稀土化学研究。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了一项紧急军工任务——分离镨钕。徐光宪接下了这个任务。当时,国际上稀土分离的主流是离子交换法和分,级结晶法。两种方法在过程上不连续,成本很高,提炼出的稀土元素纯度也较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徐光宪思索再三,决定还是采用自己曾经研究过多年的萃取法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但徐光宪面临的分离镨钕的问题和困难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他之前,还没有人将萃取法真正运用到分离稀土元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去,很多人都不相信萃取法能够适用于实际工业生产。这不仅是因为当时萃取化学这一学科分支尚未成熟,而且也因稀土元素本身的特性,17种元素要想提纯任何一种,在当时都是极大的挑战。徐光宪没有因为前方的困难而畏缩。他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及特有的学术敏感,敏锐地看到萃取法用于稀土分离是大有可为的。他信心十足地重复着用萃取法来分离镨钕元素的实验。
在当时,一般萃取体系的镨钕分离系数只能达到1.4~1.5。徐光宪从改进稀土萃取分离工艺入手,通过选择萃取剂和络合剂,配成季铵盐——DTPA推拉体系。最终,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紧急军工任务,而且使镨钕分离系数打破当时的世界纪录。
后来,徐光宪重新设计了一套化学操作流程,并导出与此相应的一套串级萃取理论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回流串级萃取工艺。1974年9月,徐光宪亲赴包头稀土三厂参加这一新工艺流程用于分离包头轻稀土的工业规模试验。这种试验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需要极大的耐心,而且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徐光宪凭借多年的经验和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一次即获得成功,从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随后陆续提出了可广泛应用于稀土串级萃取分离流程优化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极值公式、分馏萃取三出口工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串级萃取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回流启动模式等,并在上海跃龙化工厂实际生长中获得成功。
勇闯生命的禁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他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完成开颅手术上万例的一名医生,至今仍保持着神经外科手术历史上的5项世界纪录。他就是王忠诚。人的脑干是生命中枢,一直在世界医学界被视为手术禁区。到底能不能手术?王忠诚首先研究了脑干的可塑性,目的是观察脑干外肿瘤手术切除后脑干的形态及功能能否恢复。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王忠诚发现脑干的潜力很大,将脑干外肿瘤摘除后,不仅其形态,连功能也能恢复,并由此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这一理论为医学界开启脑干肿瘤手术这一“禁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脑干充满了重要的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密布意识中枢、呼吸中枢、血管中枢。由哪一部分切进去能最小地损害功能?对性质不同的肿瘤采用什么样的技巧既能把肿瘤摘去又不留后遗症?出现了症状怎样治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忠诚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20多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套辨认各种脑干肿瘤的方法及治疗的方案。他在脑干手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为国内外神经外科专家们所瞩目。1995年11月,他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作了题为《脑干肿瘤250例》的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300多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王忠诚为神经外科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
之后,王忠诚又向另一个神经外科的“禁”——巨大脊髓内肿瘤进军,并创造了170例髓内肿瘤手术无一人死亡的世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