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策略研究

2009-03-02刘玉平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刘玉平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逐渐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和应用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 新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专题学习网站是在网络环境中, 围绕某一知识点形成具有某种组织结构的专题知识, 提供给学习者广泛深入地学习、研究的资源型学习网站。它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工和处理,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平台。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教师大胆开展新的教学探索,这无疑为新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专题学习网站将成为我们进行课程教学的有力支撑。

一、当前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

1.重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轻基于专题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目前,大多数网站都建构了以专题导向的知识体系,但缺乏缘于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主题活动的原创设计。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对专题学习网站的本质认识模糊,以至于在实践中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教育技术,进行的却是“填鸭式”的落后教学造成的。这些专题学习网站还不足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2.有探究环节,但缺少必要的引导和过程指导,以及师生交流互动。大部分老师的课堂都设置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环节,这种探究教学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但是,我们也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有相当基础的学生)能够适应此教学方式,能够完成相当质量的作业。绝大多数学生还是难以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缺少必要的引导。专题学习网站进行的学习往往是在师生、生生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缺乏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同时,专题学习网站应是一个协作学习的系统,需要能保存师生教与学过程,并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3.有评价但技术不够完善,且评价方式单一化。我们发现,不少专题学习网站主要提供了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多为单一的标准化练习或测试,对学生的探究、研究过程,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个性、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往往被忽略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对自我评价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这样学生可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依葫芦画瓢。再加上课后没有回收评价表,使得自我评价也只是流于形式。因此,评价体系是否完善,是否真正起到矫正、反馈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学习反思和总结的效果。

二、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的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促进专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的提高,推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笔者认为,必须作好网站的规划、协作开发并高效应用。

1.重视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规划。

(1)专题学习网站主题的选定。在选题时,应立足于小的知识点,同时注意主题知识点的迁移性和拓展性。应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程度、学习目标、学习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度学习者的聪明才智和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专题学习网站必须为新课改服务。高质量的专题学习网站首先必须是先进的、成熟的信息技术的产物,更要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能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满足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成为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3)专题学习网站应有利于网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专题学习网站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要为学习者创建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创建科学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习者自己选择探究任务、研究课题或进行项目设计,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实践能力,培养学习者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因此,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能有效展示本专题结构化的知识;二是能提供扩展性的学习资源和简捷实用的资源管理工具;三是能为使用者提供交流、讨论的空间和工具;四是能让学习者针对本专题的学习进行自我评测。

2.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科教师的网站开发水平。

(1)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教师培训。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网络技能、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等的培训,学科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最近发展趋势的培训,信息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培训。 与此同时对教师进行网站开发的培训可分四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确保全体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文字处理的基础上,让全体教师都能掌握几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和网站开发工具,如网页三剑客、JAVASCRIPT、ASP等;第二步,熟识 Internet 的相关知识,学会熟练利用网上的学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组织;第三步,利用网站功能进行校际学习的协作,交流学习的设计,组织策划;第四步,解决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的理论问题。

(2)建立机制,全面推动普及。

建立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组织运行机制,全面推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全区教师在不同年级上进行有机结合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新环境。

(3)共建专题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以专题活动为途径,通过组织学生的主题学习,全区师生共建、边学边建等形式不断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源,做到高效率的学科整合。

(4)学科交融,以技术为基础,以学科为准绳。一个优秀的专题学习网站往往渗透着多领域的知识,如计算机、学科本身、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各方面的知识,借此内容一个教师是不可能完全精通的。因此,需要学科教师把教学内容组织好,而如何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表现出来,需要美术教师的精工细琢,更需要教育学教师和心理学教师的密切配合与协作。通过这些协作制作的软件必将融合众多教师的智慧和经验,也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3.促使专题学习网站能高效率的应用。专题学习网站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与教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站建设成功与否,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近年来,对已有的专题学习网站,我们通过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大力做好推广使用工作,扩大优质专题学习网站的共享范围,鼓励教师边使用、边完善,并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将专题资源的建设、专题知识的学习、学生信息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丰富和完善专题学习网站,达到了建用并举的目的。一方面,我们注意整合科研、教研和电教等部门的研究力量,发挥优质教师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实施与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有关的实验课题研究。课题的研究推动了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并通过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带动全区中小学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以推动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抓手,积极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讨活动,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与学新模式,促进了网站建设与应用的互动发展,发挥出了网站的使用效益,提高了学科课程教学质量。

三、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教学应用的几点建议

1.学习内容主题化。根据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由教师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研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学习过程探究化。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以及其它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围绕着相关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型。

3.学习活动网络化。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和素养。

4.学习评价的多元化。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评价功能,在线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5.网站教学分层化。在利用网站进行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着“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这种错位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差别化的教学,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因此,在设计专题学习网站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分层教学的需要,从充分考虑学生层次差异入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层,使专题网站真正服务于分层教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