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解读——品读
2009-02-25李武娟
李武娟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能力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很多时候,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或没有读,或象征性地读一下,至于为什么读、怎样读,则很少会思考。针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欠缺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领悟语文的真、善、美,就要学会“读”书。而这个“读”,并不是仅仅如此简单而已,更不是普通的“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而是要有朗读、解读、品读,形成一个“感知—探究—领悟”的认知过程。
一、朗读
朗读是学会“读”书的关键的第一步。朗读是基础,是铺垫,没有朗读的整体感知,就没有探究文本的进一步学习。叶圣陶把“读”书看作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认为“要有阅读的能力,必须真正把书打开,认认真真地去读”。面对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一首精美的诗词时,我们要把其中无声的文字变有声的语言,在有情有味的朗读基础上感受文章的情愫,浸入文中情感氛围之中,从而达到对文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
例如《散步》一文,这是一篇秀美、隽永、蕴涵丰富的精美散文,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时,那忠诚孝顺的丈夫、温柔娴慧的妻子、和蔼慈祥的母亲、活泼可爱的儿子形象,还有那布满油菜花的田野、小小的池塘……都似一幅画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让所有的学生如身临其境,投入了真正的情感。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可以进行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进一步认识到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二、解读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深刻多层的思想意义,而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时,读者往往凭自己的主观立场和审美观念去感受作品内容,有时会使原有的意义发生认知上的转换,得出新的意义并塑造不同的形象,使阅读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这就是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刻挖掘,于细微处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如对漠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关于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同学们抓住一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和一些关键性词语进行剖析,得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于勒是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牺牲品:于勒的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在资本主义社会很有代表性,作者从他身上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金钱;有的同学认为于勒是难以原谅的败家子:当初他“行为不正,糟蹋钱”,到美洲后,可能做上了买卖,也可能赚了一点钱,但并没有“发财”,只是“阔绰”了一段时间,赚钱不当,而花钱很阔绰,可见其败家了,糟蹋钱的作风一如既往,于勒还是于勒;还有的同学认为于勒是个可怜的被遗弃的人:于勒让船长把他带回祖国,并且偏偏是在离家乡很近的很有可能与家人相遇的“特快号”船上当水手,看得出,他是非常想念亲人的,但曾是菲利普夫妇一家“唯一希望”的穷于勒的出现,菲利普夫妇最终是相遇却没有相认。从这点上,于勒是值得同情的。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品读
如果说朗读是播种,解读是耕耘,那么品读就是收获了。我觉得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能力——悟性。悟性,就是指人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实际上,悟性就是要认真去“读”,用心去“品”,如品一缕茶的清香,要深透,要忘我,不仅要感觉出作品中字里行间人物的血肉之躯、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要悟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物的内在本质。
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文章《享受生活》。作为一个残疾人,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成长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和演说家。应该说,无论是从教学目标还是在生活教育的角度上,这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我指导学生对作品中的每个词语、每一句话,都细细地去品味、斟酌、领悟,去发现她手下捕写的细腻景物,去闻她手中“小草和睡莲”的味道,去感受好“喜欢同风浪搏斗”的意志和膂力:当学生震撼于她那“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的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强烈愿望时,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当代中学生有着敏锐的目光、明亮的眼睛、健全的体格、良好的学习条件,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品读让学生的“读”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地。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上述可知,教师的教学不能一味追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地“读”书,决不能用教师不停的讲、大量的练、漫天的问来代替学生的读、学生的思、学生的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