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
2009-02-21李笑珂
李笑珂
摘要:我国的古诗词从《诗经》起,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律绝、宋词都是合乐之诗。可见,诗词与音乐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在长期发展中相互依附、共存共荣。
关键词:古诗词;音乐融合;依曲填词:先诗后乐
我国的古诗词卷帙浩繁、蔚然可观,从《诗经》起,诗词与音乐就联称并举,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律绝、宋词都是合乐之诗。《诗经·毛诗序》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诗词与音乐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在长期发展中相互依附、共存共荣。
一、声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
《尚书·虞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和声。”古诗词与声乐作品的结合,古往今来,人们常以“诗歌”并称。我国古诗词原本就是可以吟唱的,而且诗在最初阶段是作为歌词而呈现的。
(一)先秦到两汉时期的诗与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配乐演唱的诗歌总集。《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和韶、武、雅、颂之音。”
由此可见《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关系密切,这是毋庸置疑的。《诗经》中的名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的我所!”(《硕鼠》)时至今日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歌。还有《楚辞》同样也要演唱并且伴舞的。在《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记载:“肴羞未通,女乐罗些。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阳阿》些。美人既醉,朱颜酡些。嬉光眇视,目曾波些。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长发曼轫,艳陆离些。二八齐容,起郑舞些。衽若交竿,抚案下些。竽瑟狂会,振鸣鼓些。宫廷震惊,发《激楚》些。吴饮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放陈组缨,班其相分些。郑、卫妖玩,来杂陈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这段记述清晰的说明了当时诗与歌包括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再说乐府,从一个机构到诗体名称,更是被刻上了深深的音乐烙记,可以说它、乐府是音乐实现形式的一种载体。
这些都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它们的艺术魅力将在我们对传统的频频回首中继续彰显。
(二)大唐诗国的诗乐合一
一千多年前,中国的唐代被世界公认为人类诗歌艺术光辉灿烂的时代,四万八千首《全唐诗》。浩如烟海。大唐诗国涌现出无数非常优秀的诗人。他们大多都多才多艺,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唐代诗人用雅致精美的语言、古朴真挚的情感、优美深邃的意境和深刻隽永的意趣为我们后人展现了盛唐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
由于音乐在唐朝的繁荣,文人骚客在听完优美动人、感人至深的音乐后,无不感慨万千,遂提笔以歌之。且乐此不疲,首先提到的是唐代一首著名歌曲《阳关三叠》。这首在当时作为送别的必唱曲目,其歌词是山水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汜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真挚感人的诗句配着抒情动人的曲调,这首作品成为了古今送别第一曲。同时王维的诗也常常被谱人相应的曲调而歌唱;绝句是唐代的和乐歌词,七绝圣手王昌龄为了使诗乐合璧,音韵悠扬,在诗中运用叠字,产生悠连绵的听觉效果,如“仙老言馀鹤飞去,玉清坛上雨蒙蒙”(《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提》)“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春怨》);李白的《清平调》(三首)奉旨依曲填新词,为杨贵妃而作;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高远、王之涣的诗都被民间艺人广为传唱;杜甫的七绝《赠花卿》也是传唱度极高的佳作;当时,歌唱,成为诗主要的传播媒介。
(三)宋词和音乐血浓于水
我国文学瑰宝——宋词,较之诗与音乐的融合更为深层次,词其实也叫“曲子词”,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称为“词调”,也叫“词牌”。据记载,宋代的词牌达八百七十多个,同一词牌填入不同词都是用同一歌调,一首词常有若干段,也是按照同一强调反复演唱。大概就是我们现在的“分节歌”,词中的上下阕,表示乐曲的停顿或休止。宋代,无论是依曲填词还是依词配曲,都达到了词曲和谐的境界,这一阶段,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紧密。宋朝,造就了一个词和音乐的时代。
柳永是当时极富盛名的词人,才情上达天阙,下至黎民:所做曲词风传天下,号称“杨柳岸边;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明了歌唱柳词已经人融人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整体音乐修养水平之高。宋代不乏既精通音律又善写词作的文人雅士,在南宋中期的词林诗苑中,姜夔,又名姜白石,就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和词人,他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创作,现存的韵律和谐、诗词优美的《白石道人歌曲》就是他词曲完美结合的艺术结晶。《扬州慢》词曲,堪称是文学与音乐高度结合的典范,是姜夔创作的一首声乐作品。还有一位在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开婉约一派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中我们解读到了沧海桑田、悲欢离合,在当时应该是作为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被人们传诵的。在此,太多的词与乐不再赘笔。
诗词作为高度凝练与格律化的语言,它所特有的语言美本身具有音乐化的特点,而音乐丰富了诗词创作的题材内容和表征形式。
(四现代声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
古诗词散发出的特有的文化底蕴,吸引着现今的音乐工作者们对她爱不释手的关注,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主席的词作,庞然大气。许多作曲家根据其词作进行音乐创作,由此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声乐歌曲,如《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等,这样的歌曲艺术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被称为“艺术歌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音乐家们采用古诗词创作了大量艺术歌曲,如:《花非花》是著名作曲家黄自1993年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谱写成的一首人尽皆知的艺术歌曲,唐诗人孟浩然佳作《春晓》也被作曲家黎英海谱写成优秀的艺术歌曲,黎英海还根据唐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创作成优美的艺术歌曲。还有相当多的例子,数不胜数。作曲家们运用传统的音乐元素结合多元音乐创作手法,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音乐风格,又展现了现代音乐创作技巧和表现机制。
当今的流行歌曲创作,有一种形式是直接为唐诗宋词重新配乐演唱的,最有名的就是邓丽君演唱的一些经典歌曲,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还有一首王菲翻唱过的《但愿人长久》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根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创作的流行歌曲优美动听,含蓄委婉。如《一剪梅》作为电视剧的主题曲更是得到了广泛流传……这种融合手段,使得曲与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古诗词的介入,给流行音乐增加了几分雅致。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中国风歌曲”,提倡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结合,创造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流行音乐。突出表现的就是周杰伦,他不仅呼吁歌坛
支持“中国风歌曲”,而且创作了大量好听的、传唱度盛广的“中国风歌曲”,当然也掀起了话语乐坛的“中国风歌曲”热,词曲作者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中国风歌曲”。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声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主要是歌曲和诗词的融合。古诗词一直在绽放魅力,润色歌曲,歌曲给了古诗词以声音艺术,海涅说过:“音乐也许是最后的艺术语言……”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同时古诗词也使音乐有了明确的概念性。它们快乐的在一起,潇洒的走下去。
二、器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
器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和歌曲与古诗词的融合一样,古之有之。古诗词与器乐作品的融合具体表现分两类:
(一)用诗词描写乐曲听后感
《全唐诗》收入四万八千多首,其中仅从诗题上看,描写乐器、器乐的诗文有300多首,而关于赏乐的诗篇达400余首。(欧阳予倩,1985)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昕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称为“音乐诗三绝”,还被清人评为摹写声音的至美至文。三位诗人在诗中对音乐的惟妙惟肖的描写,使它们的作品成为千古绝唱。
《琵琶行》中对琵琶演奏技巧和音乐感受做了精彩的描述:“轻拢慢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动人优美的描写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这首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那精湛的琵琶技艺。
“诗仙”李白在听古琴曲之后,作诗一首《听蜀僧睿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古琴秉承“大音希声”的理念,而李白把琴声比作“万壑松”,夸张的手法还是充满浪漫色彩。不过也可以说是音乐对内心的震撼。另有一首古琴曲《子夜吴歌》的词也出自李白名篇,诗的意境与古琴古朴幽远空灵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深深的打动听了听者的心。还有一首精美绝伦的乐曲《春江花月夜》,它原本是乐府旧题,唐代诗人张若虚一首只写过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闻一多面对这首千古绝唱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孤篇压全唐。”现今有一首同名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韵味深永绵长,意境柔和优美。一直深受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一幅意境幽美的画。
(二)诗词描写与乐器或器乐相关的东西
唐朝善写情诗的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写到:“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瑟作为一件乐器,此时成了诗人表达感情的载体,瑟,常常和离别、忆念等悲怨情绪联在一起,在温庭筠的《瑶瑟怨》也是如此。汉末曹植《箜篌赋》云:“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说的是筝与瑟的音响异同。唐诗人李峤为专门为筝写了一首诗:“新曲帐中法发,清音指下来。钿装模六律。柱烈配三才。莫听西秦筝,筝筝有剩哀。”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云:“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呜然。”这也成为乐器“箫”的最早记载。李白还有一首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诗人在听曲过程中,触景生情,内心泛起些许涟漪,故作此诗。
唐代一些常见的乐器的乐器笛、箫、筚篥、笙、笳、角、琴、瑟、筝、箜篌、琵琶、钟鼓等乐器,都曾在文人的作品中出现过。它们成为表达情感的中介。
总结
音乐作品与古诗词的融合,对音乐而言,古诗词丰富了音乐的内涵,给予音乐在传承与发展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对古诗词而言,音乐的律动美有利于古诗词更为广泛的传诵,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与热爱;它们的交相辉映,满足了我们的审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