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简.奥斯汀《诺桑觉寺》的写作和发表

2009-02-21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奥斯汀

王 珏

摘要: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是因为该小说写作风格过于犀利,这部文字和故事都非常优美动人的小说的出版被多次延误,直到简,奥斯汀去世后才得以正式出版。简·奥斯汀为后人展示了她出众的写作技巧和叙事天赋。

关键词:简·奥斯汀:《诺桑觉寺》:小说出版

简·奥斯汀是英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1798年开始写作《苏珊》,那时奥斯汀时她才二十三岁。《苏珊》后改名为《诺桑觉寺》。虽然这是简·奥斯汀早期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中最早的一部,但它却是最后被出版的。《理智和情感》于1811年最早被出版,《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紧接着被出版。奥斯汀的写作生涯始于《诺桑觉寺》。在这部小说里,她表现出非凡的写作技巧和叙事能力。奥斯汀在写她的第一部小说时文笔优美,但过于犀利,表现得过于坦诚。因而《诺桑觉寺》的发表不断被延误,一直到她死后才得以正式出版,

一、精心的写作

《诺桑觉寺》成书于1799年。简·奥斯汀在她这篇最早写成的长篇小说里包含了她所有的写作特点,大量地渲染她所生活时代的文化氛围:浪漫的情节、对社会的讽刺和对人物内心的细致入微的观察(朱琳,1987:27-32)。奥斯汀把她的这些写作特点融会于她后来的其他作品中。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以叙述形式直接引出女主人公凯瑟琳,在给读者以亲近的感觉的同时也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徐朝,2008:43-44)。

女性对金钱的需求是十八世纪末大多数女性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原因。因为当时一个女人在结婚时就必须放弃她所有的财产继承权,她在经济上依赖于她的丈夫。如果她的丈夫在经济上不负责任,在法律上妻子就没有了经济来源:如果她的丈夫死了,她就不得不遵循她丈夫的遗嘱和法律条文,而在法律上男人往往比女人更有特权继承遗产。女人们很少有选择工作的机会,失去丈夫或是由于丈夫的不负责任而经济处于困境的女人们转向写作来增补收入。奥斯汀在她的小说中也谈到这样的法律给女人所带来的困境。

尽管简·奥斯汀不像很多女作家那样经济窘追到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但是她和她小说中的许多女主人公一样,一生都在经济上依赖于男人。她是一个乡村牧师的女儿,父亲的收人中等偏上,但身体欠佳。要抚养三个女性家属成员。奥斯汀对家庭经济的脆弱性非常敏感。然而作为一个女人,她又无能为力。当她的父亲出乎意料地决定提早退休,从而改变了她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和《诺桑觉寺》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奥斯汀亲身经历了经济窘迫而带来的情感危机。奥斯汀没有被征得同意,就被迫离开了她所喜爱的教区住宅和乡村生活而迁至巴斯的一个狭小的小区。这个的经历让她深深意识到:无论她家的社会地位如何,上层社会的女性所追求的安全感大多来自于婚姻(吴景荣,1993:79-85+32)。奥斯汀在《诺桑觉寺》的主人公的婚姻选择中,不断地探索金钱动机所起的作用。但有时奥斯汀会认为金钱并不足以使一个感情细腻的女主人公答应结婚,她的丈夫还必须尊重她。

简·奥斯汀的小说以对婚姻的睿智的描述为特征,而这些描述不仅来自于她亲身的经历,也来自于她和她的兄弟爱德华的富裕家庭的关系。虽然她只是她兄弟家的一个客人。她却从频繁的拜访中得到了许多小说的素材。爱德华小时被富有的亲戚收养,他是奥斯汀唯一的拥有土地的上流社会的亲戚关系,而对这些上流社会人士的观察使得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更加生动。爱德华家始终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与简在《诺桑觉寺》中塑造的女主人公的美好结局相吻合。另外,奥斯汀还从她和爱德华家庭的频繁接触中。得到有关上流社会女性的衣着和时尚的知识,她的小说也充满了关于这一点的叙述。奥斯汀略带戏虐性地模仿和刻画了这些上层社会人士在衣着方面的特点。在《诺桑觉寺》中,艾伦太太对服装的过分挑剔,俨然将服饰描绘成女性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一个女性的阶层、品味和礼仪。

正是这个上流社会,更具体地说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如何追求她个人的幸福,成为简·奥斯汀第一部小说的主题。奥斯汀的写作复制了她少女时代最喜欢阅读的文体——浪漫小说(王宾,1983:58-66)。在奥斯汀生活的年代,这样的小说非常流行,但它仍然遭到道德上的批评,因为评论家们认为它没有向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确实。浪漫小说没有为读者提供像历史书一样的信息(刘戈,2004:12-17+169)。正如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包含了一段蒂尔尼小姐和凯瑟琳关于历史和小说相对优点的讨论。事实上,对艾丽娜·蒂尔尼这样老于世故的女读者来说,她会选择读历史,因为她对合适的结婚对象已经很有知识了,凯瑟琳则反对读历史,她抱怨说:“读历史只会让我觉得烦恼和厌倦,因为它们每一页都写着教皇和国王的争执,或是战争和瘟疫:男人们都很杰出但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几乎没有女人——历史书令人厌倦。”凯瑟琳对历史书的抱怨反映了奥斯汀认为读历史对没有经验的女人起不了教导的作用。历史不能教会女性读者选择影响她们一生幸福的婚姻,而传统的历史书所没有的——有关女性的日常生活的小说却能指导她们该如何选择配偶,这正是《诺桑觉寺》的女主人公凯瑟琳,也是奥斯汀,喜欢小说的原因。

《诺桑觉寺》的第一句句子就清楚地确定了凯瑟琳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但它同时揭示了奥斯汀确认的小说的范围和奥斯汀将要对她要写的传统形式进行的讽刺。在宣布了她的断言“凡是在凯瑟琳·莫兰的幼年时代见过她的人,谁都想不到她命中注定会成为女主角”(麻乔志,2008)后,她对此作了解释:“她细瘦个儿,笨里笨气的,皮肤灰里透黄,不见血色:头发又黑又直,五官粗粝。”通过这样的描写,奥斯汀认可但又使典型的小说读者对女主人公该有什么样的外表产生了疑惑。后来的小说家如夏洛特·布朗特和乔治·艾利特从奥斯汀对女主人公的刻板模式的批评中得到启迪。甚至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女主人公简·爱,也一反早期小说年轻、漂亮女主人公的模式,而更像凯瑟琳。凯瑟琳通过阅读小说学会了每个女主人公都具有的最基本的本领。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对小说的刻板模式进行了讽刺和批评(林文琛,1998:84-89)。

《诺桑觉寺》同时包含了奥斯汀为小说做的辩护。在第五章后半部分,奥斯汀维护了小说体裁。她说:尽管有很多污蔑小说的人,小说能够通过小说家的“天才、智慧和品味”,比“世界上任何文学形式”都更能给人以“不矫饰的快感”。

确实,小说的智慧教会了凯瑟琳如何对她周围的人的行为做出解释,因此凯瑟琳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主角。当奥斯汀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中对小说体裁进行评论时,她着重评论了哥特式小说。从莱德克利夫的《神秘的尤多佛》开始,哥特式小说就极为流行。恐怖、黑面纱和充满悬念的情节不仅使许多读者为《神秘的尤多佛》所着迷,而且从很大程度上给哥特式小说下了定义。当时理智和逻辑正逐渐成为文学的特色,而哥特式小说不是旨在反映现实而是通过虚构的情节逃

避理智和逻辑。哥特式的故事。比如它常常描绘的吸血鬼和幽灵,从来都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中,它们善于变成最流行的叙事性文体的素材。奥斯汀借《诺桑觉寺》来发表她的观点,她认为哥特式的故事显示了某种英国文化中最深层的恐惧。

哥特式故事开始于《神秘的尤多佛》,因而《神秘的尤多佛》在《诺桑觉寺》里被反复提及。事实上,莱德克利夫1794年的这部小说对简·奥斯汀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她通过《诺桑觉寺》把凯瑟琳描写成一个常常把自己的生活和小说的情节混淆起来的主人公。正如凯瑟琳向伊沙贝拉承认的那样“当我读《尤多佛》时,我仿佛感到没有人可以使我感到痛苦。”这又一次证明了哥特式小说的魅力能够使读者暂时忘却“真实”生活的重要。当凯瑟琳想到她将要作为亨利和艾丽那·蒂尔尼的客人拜访诺桑觉寺院时,她对寺院的想象变得很丰富。亨利纵容甚至怂恿着凯瑟琳的想象力,为她编造了一个哥特式的情节,使诺桑觉寺笼罩在诡异和神秘的氛围中。亨利的故事原来只是他们在旅行途中的消遣,但是到了诺桑觉寺后,凯瑟琳把想象和现实混淆起来了。凯瑟琳不能从哥特式的情节中自拔,这说明了哥特式情节“在乡村”和“在年轻人”中的生命力。凯瑟琳根据莱德克利夫的小说情节,怀疑将军谋杀了他的妻子。奥斯汀似乎想说明:哥特式的情节可以用来判断潜伏在“文明”的文化背后的不合理。

奥斯汀对错综复杂的礼仪有着自己的看法。《诺桑觉寺》中艾伦太太告诫凯瑟琳,她和年轻男士一起乘四轮马车不是很恰当的。凯瑟琳痛苦地感觉到她在这些礼仪方面的“无知”,也不知道她的行为“是否符合上流社会的礼仪和习惯,”所以凯瑟琳把一些和蒂尔尼家的误会全部归咎于她自己社会阅历不够。虽然她在社会礼仪方面有诸多缺失,亨利,蒂尔尼反而被她所吸引,因为正如奥斯汀所表达的“一个美貌的女孩,既心地善良,又天真无邪,总是能够吸引一个聪明的年轻男人。”亨利的求婚,就像他们的第一次跳舞,都围绕着亨利教授凯瑟琳优雅的社交礼仪而展开的。他把乡村舞蹈和婚姻作类比,不仅显示了他的机敏和老练,也把凯瑟琳带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同她家“直率的、讲究实际的”方式不同。正是亨利教给她的这种分析的思维方式使凯瑟琳学会了考虑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社会的要求:并使凯瑟琳即便在她的朋友和家庭成员都极力劝她改变主意时,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而这些正是奥斯汀借助《诺桑觉寺》的女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

小说的结尾。凯瑟琳赢得了奥斯汀小说中成功的女主人公所得到的——和她所选择的求婚者的幸福的婚姻。然而,和奥斯汀其他小说的主人公相同,凯瑟琳的求婚者也受到了教训,这种教训将使他成为一个好丈夫。

在《诺桑觉寺》中,亨利·蒂尔尼的求婚和奥斯汀其他小说中的求婚有所不同,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并没有误会也没有对彼此的伤害。亨利的求婚几乎是不必要的事后的行为,因为奥斯汀在小说最后几页提醒我们,两人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凯瑟琳的心已经“完全属于亨利”了。然而,亨利对凯瑟琳的爱恋是因为凯瑟琳对他明确的、持久的关注,“他的爱情仅仅出于感激”和“他对她的感情的肯定”。这种“浪漫的新情境”不仅教会了凯瑟琳在反对者面前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且帮助亨利去面对父亲强烈的反对。将军专横而又古怪的脾气使他的孩子们从其他地方寻找精神支柱。凯瑟琳不仅成为了亨利的这个精神支柱,而且是他反抗将军时的心灵依靠。因此,亨利·蒂尔尼拒绝遵循父亲不让他见凯瑟琳的命令,凯瑟琳的爱情使他坚强地站到了父亲的对立面。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让亨利最终学会怎样使自己快乐。

二、曲折的发表过程

奥斯汀步人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当时英国出版业前所未有的变革。她开始写作《诺桑觉寺》的时候正是英国的女性作家小说出版的最好时机。然而,当女性作家们前所未有地拿起笔来描绘心中的世界的时候,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女性作家发展的绊脚石。即使作品得以发表,她们也会受到公众的质疑甚至恶意中伤,从而威胁到她们赖以生存的名声和社会地位。虽然奥斯汀的弟弟亨利一直支持她的文学创作,他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小说创作可能为他的姐姐带来的潜在的社会危机。他在介绍1818年版本的《诺桑觉寺》的评论中直接写道:简·奥斯汀的写作动机并不是为了名利,为了避免别人的非议,她长期过着隐居的生活。在公众面前。她不喜欢别人谈及任何女作家。

简·奥斯汀的这种形象,是她和亨利很精心地塑造起来的。对自己的创作和发表能力,奥斯汀充满了信心。她在谈到她的作品的信中多次表达出执着的意志,所用的语气清晰地说明了她投身于文学生涯并渴望取得成功的决心,

十八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正逐渐形成了以出版商为基础,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当时的文学艺术虽然还处在萌芽状态,但是小说的写作,小说出版和阅读已经蔚然成风,这给当时的女性作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虽然女性曾在英国历史上被剥夺了受正规教育的权利,但此时她们趁着资本主义初期的开放环境,纷纷开始用自己的笔墨撰写她们自己熟悉的故事——家庭、婚姻和孩子。

虽然奥斯汀直到三十多岁时才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但是从孩提时代起,她的目标就是要见到她的作品被印刷发表。她作品的发表偶尔也依靠她家的男性成员的帮助——譬如她曾经让父亲写信给可能出版《傲慢与偏见》的出版商,游说出版商接受这部作品。奥斯汀一生都在积极地出版她自己的得意之作。

1803年伦敦出版商克劳斯比公司花了10英镑的价钱买下了《诺桑觉寺》的版权。《诺桑觉寺》被做了广告但书并没有出版。当奥斯汀得知《诺桑觉寺》不能按时出版时既失望,又愤慨。她给朋友写了一封信,表示她对出版商延误出版《诺桑觉寺》的愤怒,她甚至选择用了“阿西顿·达尼斯太太”的笔名,这样她可以用名字的首字母MAD(愤怒)来为她的信签名。克劳斯比公司的犹豫缘于《诺桑觉寺》过于犀利的讽刺和书中大量探索性的写作。克劳斯比公司原以为这样的讽刺作品可以吸引读者并换来优厚的商业利益,但不久他们就意识到当时的社会可能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这种风格的小说。

1810年,奥斯汀的弟弟亨利又从克劳斯比公司买回了《诺桑觉寺》的版权,正如奥斯汀在给她最喜爱的外甥女范妮·纳特的信中所写,《诺桑觉寺》和它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小姐”,“暂且被搁置于书架上”。它们就这样被搁置了五年多的时间,直到奥斯汀的另一部小说《艾玛》成功出版。《艾玛》的出版使奥斯汀有足够的钱再次想到出版她的第一部小说。1817年她向范妮表示她希望能够看到《诺桑觉寺》“在大约一年后”被出版,但奥斯汀的计划又一次落空了,这次没能出版《诺桑觉寺》是因为她家重新陷入经济窘迫的局面。《诺桑觉寺》的出版被一再地延误,直到奥斯汀1817年死于艾迪生病后,1818年它才被正式出版。这时候的简·奥斯丁和她那些小说都已经开始被认可为时代的精神代表。

三、小结

作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个人生活并不完美。她渴望幸福,却终身未嫁,而且英年早逝。在她短暂的小说创作生涯中,《诺桑觉寺》占有了独特的位置。作为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奥斯汀在小说中充分展现了她的文学天才。她通过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描绘了社会的多姿多彩和她心目中的理想生活。《诺桑觉寺》的出版虽然历经周折,但是最终在她去世后不久。这部奥斯汀的处女作长篇小说还是成功地绽放在她的文学奇葩苑中。

猜你喜欢

奥斯汀
节选自简·奥斯汀的Pride and Prejudice
两百年后,依然奥斯汀
简·奥斯汀,为什么两百年后我们依然爱她
爱与惩罚
父亲的爱与惩罚
简·奥斯汀小说的叙事手法分析
让“培根手机”叫你起床
在理性和情感之间探析简·奥斯汀的反讽艺术
简·奥斯汀小说中的道德对话
奥斯汀小说中的多角恋与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