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应关注人的感性生命

2009-02-21朱晟利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感性精神生命

朱晟利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对教育的理解必须基于对人的理解。正是通过教育,真正的人性得以激发、培养、成长与创造Ⅲ。”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完整个体,其实践活动不仅是意识反映所控制的理性因素活动的直接结果,而且还是意识所无法反映和控制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状态下感性因素参与的结果。因此可以说,人是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的统一体。在今天的教育中,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人具有理性生命的重要性,但对人具有的感性生命还认识得并不到位,以至于现实的教育忽视人、肢解人。

1教育(学)科学化。今天,很少有人否认科学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的巨大威力。自然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人文社会学科不得不打着“科学”的旗号才能勉强登上大学的殿堂。随手翻翻国内出版的教育学教材,几乎都将教育学定义为“一门……的科学”,把教育学定位于科学,必然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与改造教育。于是,大搞量化评估,如为了衡量德育效果,学校实行操行打分,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记两分,捡到1元钱上交给学校记一分;大兴教育实验,如教改实验班比对比班平均成绩高0.1分就大呼实验有效,恨不得立即推广。表面上看来,虽然上述教育仍然是以人为本的,即所谓培养人才,但这种培养不过是把人当作没有生命的物来塑造和量化了。试想,按照前面的操行评分规则,是不是“扶一个老太太过马路”就等于两次“捡到1元钱上交给学校”呢?教改实验能像科学实验那样随机分派被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吗?显然不能!

2培养听话的人。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被奉为教育者的座右铭。在大人们眼里,孩子终究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在家里不管是对小孩子还是大孩子,父母们苦口婆心说得最多的是“要听话”;在学校不管是对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老师们讲得最响的是不要越轨。为了使孩子听话,我们设计了太多的规训,只要稍一留意学校的规章制度,你就会发现,“不要”、“禁止”等条款比比皆是。除此之外,标准答案也在一步步把学生打造为“标准件”。学生们被各种规训限制得死死的,控制与服从使人几乎成了一个面孔。在这里,学生没有基本的选择自由,也缺少应有的人格尊重。

3培养吃苦的人。由于学习本身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因此“苦”成为了人们衡量学习是否用功的标准。这也难隆,古人既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励志名言,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今天,与崇尚吃苦相对,人们反对抑或至少是不提倡休闲,原因在于:第一,休闲更多体现为享受,而传统的观念中享受成了好逸恶劳的代名词;第二,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国家强调个人首先要尽义务,多生产出物质产品以供分配,也正因为如此,多劳动尽义务是第一位的,而争取休闲的权利是第二位的;第三,即便是规定公民享有休闲的权利,也更多认为休闲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加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不少人眼里,学校不是让人休闲的地方,更不应该是教人享受的场所。看看今天的学校,孩子根本没有享受与休闲的机会:不仅缺乏休闲的场所和工具,也缺少休闲的课程和时间。今天的学校正在强化一个观念:刻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于是,学校成为“苦海”,学生成为“苦人”,教师成为监督和设计“苦差”的人物。可以想见,在没有休闲的教育里,儿童是很难找到人活着的幸福感的。

上述教育把人当成了可以随心塑造的“器物”,培养出来的人就如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onedimensional man)。在《单面人——发达国家精神意识形态研究》中,马尔库塞提出,由机器、技术、市场、物质产品等元素构成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单面的社会,它在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压抑了人的精神自由,它的标准化、批量化、模式化把统一的行为和生存方式强加给个人,从而泯灭了人的个性。在这个社会内,人变成了单面的人,一方面满足于享受物质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在各种宣传媒体的刺激下满足于享受社会设计和控制的精神资源。如果说马尔库塞所指的是“现代社会”使人成了“单面人”,毋宁说是现代社会的教育直接生产和培养了“单面人”。

马克思认为:“整个所谓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对人说来生成的过程。”客体作为实践的产物和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人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由“自在自然”转化生成的。在这种转化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了人的感性的实践生成性,认为通过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不仅自然界向人生成,而且人也与此同时生成自身新的规定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的感性是人精神的栖息地,是人的生命修养生息的港湾,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关注人的感性生命就成为必然。

1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不能将人完全物化。人具有理性的一面,科学是人的理性认识的产物,可以找到机理、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然后可以控制与预测。但与此同时,人又有感性的一面,人的感性生命具有个体性的品格,它强调情感、意志和欲望的“个别性”,它是一种有“我”的、具体的、丰富的、侧重于对世界进行直接把握的生命状态。由于感性本身带有非理性的层面,例如情感、思想、艺术等,它们不遵循科学的法则,无法进行精确量化,也不能进行纯粹的实证研究。由此可见,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它不可能完全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看来,作为研究教育的学问——教育学也不能完全科学化,鼓吹教育科学化的人本身就在将人物化,这是错误的。

2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要关注人的精神生长。人不仅有肉体本身的生长(物质层面的生长),也有智慧和非理性的生长(精神的生长)。人类可以调控肉体生长,但精神的生长却无法控制,也正因为如此,对物质有效的东西对精神未必有效。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何为?《中庸》里谈到:“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这里,“性”是“心”、“生”两个意符拼甲骨文而成;生,《甲骨文字典》解释为“像草木生出地上之形”;“率性”即让人心生。整句话可以解释为:能将心里的“生”作为统帅谓道,修习之谓教。在中国古人看来,教育本质的东西是“心之生”。这一点,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论述与之相近。他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一个人的“灵魂”或“心之生”,显然不是给予的,也是不能代替其生长

的;别人不能控制它,最多只能引导它。所以,教育不过是发现或引导人的灵魂(或精神)的一种活动而已。由于人的“心之生”或“灵魂”本身是自由的,因而具有无比的丰富性。显然,对于教育对象来说,不能有太多的规定性。因为规定性越多,自由性就越少;每规定一次,选择就少了一种。“我们都不是完整的人。我们都是在努力斗争以期达到人的关系和人的定义的存在。”“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自己能干什么,他必须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人都会犯错误,有错误就要纠正,只有在知错就改的激烈冲撞中才会有活力。所以,学校应是包容的,“培养听话的人”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是给人灵魂以自由,发现和鼓励人发展其丰富性。由此,教师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的宽阔胸怀。由于教育最核心的是发展人本身,尤其是发展人的精神,所以,今天一些学校把学生当作“器物”培养在出发点上是错误的。

3人的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同等重要,所以教育要重视休闲。从字源上来说,休,从木从人,像人倚树而息之形。这表明了人在劳作之后的状态。在这里,个人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之事,至少在精神上如此。西方的休闲一词(leisure)来自拉丁文“licere”,意为“允许”或“自由”。从licare生出法语loisir(意思是自由时间)和二些英语单词,如license(原意是不负责任、许可、放纵)和liberty(自由)。这些词是有联系的,它暗示了自由选择和非强迫性。亚里士多德强调:“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休闲高于劳动,是劳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个人的幸福在于闲暇,城邦(国家、集体)的幸福在于和平”,“闲暇是全部人生的惟一本原”。“从历史上来看,休闲意味着不考虑时间而为的行动。在古希腊休闲概念中。沉思冥想是一种完美境界的标准。”可见,休闲的目标之一是心灵的净化和自身激情的勃发,自我沉浸在不断创造的过程中,从而体验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快感。正是在这种自由选择和非强迫性中,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激情得以勃发,从而使感性生命不断丰富,使人更具本质意义。由此可见,休闲是丰富人的感性生命、使人获得本质意义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实上,查阅学校的产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早期的学校其实就是休闲的场所。中国早期的学校“庠”其实是饲养牛羊牲畜的地方,在那里,不能出去干活的年老一代将生产生活知识传递给儿童,主要采取的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儿童在其间是感到快乐的。同样,在西方,school这个词源于拉丁文schola,又源于希腊文skhole,原意为闲暇或休闲。当时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学校已不再具有其原本的魅力了。看来,今天的教育要以人为本,必须补上休闲这一课,要提供给学生休闲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休闲。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感性精神生命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感性理性不拔河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感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