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笔墨里快乐徜徉

2009-02-19

师道 2009年1期
关键词:写毛笔字笔墨外公

雷 敏

或许是因为那个年代可看的书太少,可以学唱的歌又太单调,我从小就喜欢猫在家里看外公写字。

外公家里有一间阁楼,穿过一条黑黑弯弯的木质楼梯,靠着门边的一个八仙桌上铺着毛毡,摆着文房四宝,毛毡上已经墨痕斑斑。临窗靠着一个老式的大书柜,外面的红漆已经斑驳篱落,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沓沓已然发黄的书卷,《槛联丛话》、《五七律绝平仄简表》、《毛泽东诗词》、《兰亭宴集序》躲在阁楼上,听窗外和风吹过树枝的沙沙声,看年逾古稀的外公泼墨挥毫,是我儿时最大的乐趣。

外公的字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常常在春节前几天,乡亲们就拿着裁好的红纸来我家找他写春联。外公是非常乐意的,他先在弄堂口摆一张四方的大桌子,然后上楼取来有关春联的书。

冬日的午后,天空很干净,橙色的阳光斜斜地洒在人们身上。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或闲闲地持一壶茶,或嘴里吧唧一根旱烟袋,渐渐地围拢过来。只见一位花白胡须的老者,捻一捻发黄的书页,对身旁流着鼻涕的小孙女,吆喝一声:“来呀,小童,笔墨伺候。”一个小女孩挺直身板,毕恭毕敬地给老翁倒墨,磨砚,拉纸。只见外公一挥而就,好几幅春联就展现在眼前了,写的都是“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等一些新年的吉祥语,乡亲们非常满意地拿着写好的字,感恩戴德地去了。

那时的我,屁颠屁颠跟着外公,迎来送走一批批登门求字的老乡。那一个个带着墨香的方块大字,对于懵懂无知的小丫头来说,就像阿拉丁手中的神灯一样,充满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充满敬畏的同时生出一种隐秘的欢喜。

真正爱上书法还是得益于我中学语文老师的引导。我的中学老师也是一位花甲老人,姓刘。头发稀疏且花白,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由于常年吸烟的关系,牙齿也熏成了黄色的,背也佝偻了。不过嗓门非常洪亮,每个星期六中午放学的时候,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我们教室门口,举起手比划着,亮开他的大嗓门,通知我们,下星期不要忘记带好毛笔、墨和砚台。

我们的写字课被安排在每天下午最后一节,那一节全年级本来安排的都是自习课,由每班自行组织,这个对课业负担繁重的中学生来说,可谓难得的偷闲时光。其它班上的孩子,去学校外边的小卖部买来各种五颜六色的零食,课本底下放一两本琼瑶和金庸就打发了。而我们班的老刘,则背着一个军绿色的大帆布袋像瑞士钟表一样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用他浑厚的嗓音催促我们:“洗笔,磨墨,拿纸,准备写毛笔字。”“啊……”这时的全班总是一片鬼哭狼嚎。有时班上调皮的男生与他唱反调,故意高声嚷嚷:“老师,我忘记了带工具,怎么写呀?”这时的老刘总是沉静地走到讲台上,从他的大袋子里翻出各式各样型号的毛笔,让这群小兔崽子们惊讶得目瞪口呆。

写毛笔字的姿势和要领,他能讲得通俗易懂,生动风趣。讲完之后,我们一板一眼按照他的要求书写,他则反剪着双手,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一见学生的执笔姿势不对,他就当场纠正,甚至为了某一个笔画,站在我们身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做范写。稍微闲下来的时候,就坐在讲台上为我们打格子、批作业、刻印章。那时候,毛笔字本发下来,看到自己写的字被老师画了一个红红的圈,我总是沾沾自喜。

而后,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莞长安,在这个珠江边上的南国小镇,从事教育工作。身边一些同行,他们的字都写得极好。耳濡目染,我对书法的认知也与日俱增。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唐诗、书法、昆曲,是中国人的三种痴迷。中国书法,是以毛笔书写汉字而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经过数千年发展演变,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具中国风格和特色的笔墨艺术。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绵延不绝,历久弥新,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诠释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特质和优雅品格。近年来,中国书法更是第一次超过京剧成为海外人士辨识中国的文化符号。

然而,纵观我们的周围,很多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心中总有许多琐细烦杂的事,还有多少人愿意水袖一挥,展纸研磨,在一提一按的笔豪承转中铺展从容不迫的情致?更有不少年青人对键盘依赖乃至迷恋,而对汉字的书写弃之若敝帚。一种曾经深入民间为各阶层深深喜爱的民族艺术,却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不禁引起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思索。

为此,在我们几个语文老师的倡导下,学校果敢地开出一节毛笔写字课,由三位书法最棒的老师来上课,当班的语文老师给予协助。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同学们抑扬顿挫的朗读声,拉开了每周毛笔字课的序幕。开始,学生们把白衬衫甩得到处是墨汁,现在顿笔、行笔和回锋已是模有样,更有悟性极高的徒儿开始书法临摹碑贴,从《勤礼碑》到《东方朔画赞》皆得气势和神采;从《玄秘塔碑》到《神策军碑》,尽显婉约与疏朗。在各种书画大赛中,他们开始崭露头角,频频获奖。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岭南小城,一所普通的小学,一个毫不知名的书画社,同学们泼墨挥毫,挥写中华汉字,隔着江山万里,北京开幕式上同样也展示出了“笔墨纸砚”等散发着古典韵味的中国元素,两者所展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象和民族精神,更是水乳交融,一脉相承。

每天,我们全体老师也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自觉练习书法,老师们互相切磋砥砺,书法教室“陋室铭”更是贴满老师的书法作品,用图钉钉满四壁,一层满了再钉第二层、第三层,满目珠玉,墨气生辉。

小憩在家,手边无事时,洗笔磨砚已然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有友人到访,惊诧:“拜托,NET年代了,还有必要写毛笔字吗?”我微笑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喜欢在笔墨里快乐徜徉,更坚信对笔墨文化的坚守,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弘扬。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前往精致入微的笔墨天地,一同去领略那化境之妙吧!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长安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写毛笔字笔墨外公
学写毛笔字
墨鱼汁可以用来写毛笔字吗?
外公的节日
外公爱吹牛
第一次写毛笔字
笔墨厨神
第一次写毛笔字
外公的呼噜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