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糖尿病治疗八大误区
2009-02-19胡云朱大龙
胡 云 朱大龙
糖尿病是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发展迅速,对人们健康危害巨大。但是通过科学治疗糖尿病,避免并发症,患者是完全可以享受与常人一样的高质量生活的。不过我们也提醒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治疗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不可不察。
1听信广告,病友而不信医生
糖尿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号称“包治糖尿病”的中药,其实是夸大其词。有的中药能改善糖尿病的症状,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能有效降低血糖的中药。更危险的是,在中药中加入某些降血糖的西药,反而会因成分的不确定性带来用药安全性等问题。
有些患者正在接受医生的正规治疗方案时,却因听到病友推荐的“特效药”或“新技术”而放弃了原来的治疗。须知,只有专业医生才能掌握最新的治疗技术和新药信息,而病友的信息却往往来自于小道消息或不可信的广告。这些患者往往成了假劣药品和广告的牺牲品而延误了治疗。
2饮食治疗中心存在的误区
饭吃得越少越好。这一错误认识的存在使得有的患者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需要,造成营养不良;有的患者不吃主食,却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不加控制,导致热量摄入过高,同样不利于血糖控制。
不吃甜的血糖就不会升高。市面上出售的咸面包、咸饼干以及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设计的专用甜味剂食品,虽然都不含蔗糖,但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碳水化合物,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吃这些食品也应计入总热量之中。
进食增加只要多吃药就可控制血糖。其实,这样做非但使饮食治疗形同虚设,更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同时增加低血糖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或者造成肥胖,非常不利于病情控制。
得了糖尿病不能吃水果。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控制基本达标,可以适量进食水果。不过,最好选择热量较低的水果,如猕猴桃、梨、柚子等。进食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或睡觉之前。另一种极端的做法是长期用水果代替正餐,这样做会无法保证必要的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造成营养不良,也是不可取的。
3不接受早期联合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如果单纯用口服药控制不好血糖水平,就应该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下,则必须使用胰岛素。如果血糖水平特别高,特别是当空腹血糖大于14.0mmol/L时,应该使用胰岛素让血糖尽快降到正常水平,避免胰岛细胞在长期高糖作用下衰竭,这就是胰岛素的休息疗法。
4血糖越低越好
很多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高血糖,却忽视了低血糖的危害性。认为血糖越低越好。其实,低血糖的危害远远超过高血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不宜控制太低。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记忆下降、智力减退等,并可使心脏功能出现异常。尤其在冬季,更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因为冬季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能量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有很多在冬季凌晨1-3点左右出现低血糖,除了出汗、心慌外,第二天晨起还会感到头痛,乏力等不适。但这些表现往往会被糖尿病患者忽视。患者朋友一定要加强对低血糖的认识,掌握必需的防治知识。此外,选择具有平稳,安全,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的药物十分重要。
5运动治疗中的误区
运动量过大。适当运动可以消耗多余热卡,减少脂肪的堆积,并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控制血糖有利。但运动量过大或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刺激机体引起应激反应,反而使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是有害的。
运动时间不合适。不但运动的强度要适中,运动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空腹运动,而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者一般在餐后1小时前后开始活动比较合适。有些使用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喜欢空腹运动,结果容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一些在四肢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运动过早,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极易导致低血糖,要注意避免。
不注重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医生指导下的降糖药物治疗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内容,而更重要的治疗方法是日常生活中患者的积极配合,如运动、饮食,积极乐观、心情舒畅、保证睡眠等,这些基础治疗措施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对待。
6惧怕终生治疗
糖尿病一旦患上就是终身病,需要终身接受药物治疗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许多患者容易接受饮食控制,但不愿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惧怕药物的副作用等等。其实,坚持用药是,必须的,而且降糖药的副作用也很小,一些新药的出现更使药品安全性增大,副作用减轻。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是糖尿病治疗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7空腹血糖达标就OK了
常规体检中往往只检查空腹血糖,大多数人会误以为空腹血糖正常就没有糖尿病了。实际上,很多早期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的后备军(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明显升高,因此造成的漏诊率高达50%。所以,一定要重视餐后血糖的检查。一旦空腹血糖被检查出大于等于5.6mmol/L,就要做进一步的糖耐量试验,若结果大于等于11.1mmol/L,又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的症状,那就等于说糖尿病正向你走来。
目前在很多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就是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略了餐后血糖,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这使得他们罹患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糖尿病大血管合并症的危险比普通人高了好几倍。因为餐后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合并症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它的变化不但直接影响整体的血糖控制,而且比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能预测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因此,控制好餐后血糖才能更好地预防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合并症。
8得了糖尿病只需控制血糖
很多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从来没有做过慢性并发症筛查,有的甚至不知道糖尿病会导致眼睛,肾脏、神经、大血管等的并发症。
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失明的患者中约有40%-50%是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30%是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的50%和截肢的60%是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仅10%只有血糖升高的单独症状,90%都会合并其他疾病。糖尿病的治疗费用,80%也来自于慢性并发症治疗。
甚至部分糖调节异常的“准糖尿病患者”也已受到眼底病变,肾功能异常、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折磨。所以,一旦被确诊为高血糖人群(包括糖尿病患者和糖调节异常者),应至少每年做一次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
除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高凝状态都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所以在降糖的同时还要调脂、降压、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