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原市城市形象分析及优化建议

2009-02-18张侃侃王国梁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塑造城市形象太原市

张侃侃 王国梁

摘 要:城市形象是指城市内部诸要素,经过长期综合发展给人(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潜在和直观的反映和评价。城市形象体现着城市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整体视觉的特点,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文章从城市格局、城市建筑物、城市道路和交通系统等方面对太原市的城市形象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太原市城市形象的塑造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形象 太原市 分析 塑造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79-02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迫在眉睫。城市格局、城市建筑、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是城市形象重要的构成要素,本文就依次对太原市城市形象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城市格局

太原市城市格局主要是参考1996年太原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0)》进行分析。太原市市区被汾河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街道整齐,南北为路,东西为街,交通发达。城北主要为太钢工业区,城南主要为商业区和居住区,城市发展重心有南移倾向。

1.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是面积最大的一类城市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和居住小区及居住小区级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绿地。

截止到2005年11月1日零时,太原市常住人口为342.6万人,庞大的人口必然要占用大面积的土地满足其居住的要求。以汾河为界,东、西两个城区都以迎泽大街为中心,分布有较为密集的居住用地,另外,北部太钢和南部的小店区也分布有具有相对集中规模的居住用地。

2.工业用地。工业用地对用地的形状和规模、地形、水源、能源、地质、交通等方面都具有相应的要求,有的工业还有其特殊要求,这些要求都对工业用地的布局产生影响。太原市比较集中的两块工业用地分布于汾河以西呈南北向条带状的地区,以及太原市北部太钢。此外,在市区东南部和铁路沿线也有零散分布。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用地布局中应当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太原市的主风向是北北西方向,这一方向上却布局着太原市最大的重化工工厂——太原市钢铁厂,使得太原市的主市区常年在工厂下风向,影响了市区的空气质量。

3.公共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主要沿干道和大型工厂布局,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汾河沿岸,迎泽大街沿街两侧以及市区东南角。汾河公园的修建,不仅美化了太原市的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更重要的是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休憩的场所,成为公共设施及体育、文化设施的主要布局地。迎泽大街一直以来都是太原市的中心,其两侧分布有省级、市级的各个重要的职能单位、商业中心与文化设施,虽然有长风大街及城市重心南移的影响,但其在市民心中的重要地位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市区东南角分布的主要是高等院校,规划中的大学城也将在这一地区建成。

4.存储用地。存储用地的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伴随大型工厂分布,二是沿铁路分布。因为存储用地与城市其他功能部分,如工业、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生活居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保障城市良性运转的物质条件之一。

5.城市绿地。城市绿地主要有晋阳湖、森林公园等公园,以及汾河两岸的绿带和一向工厂间的隔离带。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同时,城市绿地的质和量还是反映城市生态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以城市河渠为骨架的绿地结构,通过不断渗透构成太原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整体。太原市绿化面积达3400多公顷,绿地覆盖率24.2%,城市绿地率达到21.2%,人均公共绿地3.69平方米,已有较好的旅游环境。2006年通过各种方式又新增绿化面积216.877公顷,其中新增人均公共绿地0.56平方米,城市的环境得到日益美化。

二、城市建筑物

在城市里,最大量的设施是房屋建筑,它对于构成城市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独具风格的建筑会创造出各自地区的城市特色。

1.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太原市高层建筑最早出现于迎泽大街。迎泽大街现有高层建筑38座,其中商业建筑5座,办公建筑19座,旅馆建筑6座,高层住宅2座,还有一些无法归类的综合类建筑。近年来随着汾河公园、长风大街的开辟,滨河路沿线、长风大街沿线也出现了许多高层住宅,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在建设高层建筑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为了不影响交通,应当把建筑适当向里移,或在某一个地方建一个停车场,以便集中管理。二是现在的一些高层建筑普遍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的使用问题,在建筑物里普遍没有无障碍设计,在设计时应引起足够的注意;三是对现有建筑物的维护不够,经常看见迎泽大街两旁的建筑物上罩着灰灰的一层土,而且还有一些临时建筑在高层建筑的底下,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会越来越宝贵,所以多建一些高层建筑成为发展的必然,建造一些有自己风格和能代表太原的高层建筑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2.城市标志性建筑物。(1)古迹。太原是一座有着二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内有许多有价值的古迹,但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大多古迹都被毁坏了,古城的特色也在逐渐淡化。现在保存较好、知名度较高的古迹是永祚寺的双塔,双塔在全国范围内也以其独特的造型而独树一帜,但是一直吸引不了游客。由于附近是烈士陵园和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所以“双塔”的特征反而被“陵园”和“服装城”遮盖了,导致很多市民只把双塔寺作为扫墓的地方,而不是一座有特色的寺庙来看待。要把双塔作为城市的标志,应当美化周边环境,在总体规划时留有视觉走廊,保证在太原市的主要街道及活动场所均应看到其秀美造型。(2)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纽约的帝国大厦、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太原也急需一个有特色的高层建筑成为自己的象征。但是目前太原市大街上充斥着的钢筋水泥、玻璃幕、霓虹灯的现代建筑,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考虑建造一个有自己风格和能代表太原的高层建筑。(3)桥梁。太原市是一个被汾河分割为东西两部分的城市,所以桥梁成了连接城市。保障市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设施。从北到南,横跨于汾河之上的桥梁依次有胜利桥、漪汾桥、迎泽大桥、南内环桥和长风大桥五座大桥,但是它们在风格方面都有所欠缺,只有漪汾桥的拱形桥栏与其他几座大桥有所区别。要作为城市的标志,可以考虑把五座桥作为整体加以改造和宣传,形成一个以汾河为“线”,以桥为“珠”的景观“链”。

三、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对内交通包括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及静态交通,是与市民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密不可分的基础设施。对外交通涵盖铁路、公路、航空三种形式,是太原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1.城市道路形式。太原市的城市道路形式为方格棋盘式,即每隔一定距离(600—1000米)布置一条主干道,主干道间布置次干道,将城市分城大小适当的街坊。其优点是秩序感和方向感强,交通组织较为简单,灵活性较大,不会形成复杂交叉口,划分街坊整齐,便于建筑布置。一般而言,历史悠久的古城都是这种形式的道路系统,体现古城的庄严感。但是这种格局使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布局显得呆板。所以在今后的规划中,要在棋盘式道路的基础上结合环形放射状道路布局,增强道路的通达性,使城市格局更加灵活。

2.城市干道。太原市市区路网呈典型棋盘格式布局,东西向有七条主干道:迎泽大街、府东街、府西街、北大街(兴华街)、胜利街、南内环街、长风街、学府街;南北向也有七条主干道:建设路(太榆路)、五一路(并州路)、解放路(长治路)、新建路(平阳路)、滨河东路、滨河西路、和平路。上述主干道辅之以次干路和支路,组成了市区交通主干系统,承载着交通流的主体。全市次干路较少,尚未形成路网,主次干道比例不协调,次干道长度低于主干道,T形交叉口较多,连通性较差。

3.客运站点。(1)铁路客运站。铁路客运站的位置要方便旅客,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由于其服务对象是旅客,为方便旅客,位置要适中,靠近市中心。太原市的铁路客运站位于迎泽大街东端尽头,距市中心(五一广场)2km,是比较方便的。站前广场不断改造,容纳旅客的能力不断提高,火车站候车大楼与邮政、旅馆、餐厅等服务设施又组成了富有表现力的城市大门建筑群,丰富了城市面貌,给旅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汽车客运站。太原市区有四个长途客运站:太原长途汽车总站,位于迎泽大街五一广场东侧,火车站往西方向500米;太原建南汽车站,位于建设南路447号;太原汽车站客运西站,位于南内环桥向西500米;太原客运东站,地址位于814/815/819公交汽车终点站。从长途客运站的布局上充分体现了长途汽车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城市干道相结合的特点。(3)飞机场。太原武宿机场位于太原市东南部,由准高速路标准的快速车道与市区道路连接,与市区的交通时间约20分钟,曾于1995年投资40.5亿元人民币扩建至现有规模,开通国内航线50多条,直飞北京、香港等全国主要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约二百万人次,是北京国际备用机场。由于与北京国际机场只有60分钟航程,在经“改造升级”后,太原武宿机场还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备用机场。另外,为保证太原到北京的交通快捷便利,国家铁道部已经决定在太原和石家庄之间开工修建一条快速铁路作为备用机场的辅助基建设施。按此设计规划,这条快速铁路时速将达200公里,并与京石快速铁路相联接。修建完工后,沿“太原—石家庄—北京”路线,乘客坐火车从太原到达北京的时间仅3小时。这些在太原对外交通方面的举措也为拉动太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停车场布置(静态交通)。随着城市交通量的日益增长,停车场已成为城市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太原市设置公共停车场较少,很多车辆随意停在路边,不仅占据街道空间,有碍市容,也严重影响街道的通行能力、行车速度和行车安全。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应该通过预测城市的交通量来规划相对独立的公共停车场,或者采取地下停车场的形式进行安排,减少静态交通占用城市道路的形象。

5.城市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主要功能是庇荫、滤尘、减弱噪声、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太原市的道路隔离带采用的树种多是灌木,间种有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种植方式上还有一定的造型,可以保持常年有绿色。道路两旁的树种多为柳树,其姿态美观,适应本地气候和水土,生长期长。但是树种比较单一,一方面使景观单调,另一方面易遭受病虫害的侵害。

6.城市道路照明。太原市交通主干道的照明设计比较简洁、明快,其灯型近年来不断更新,颇具美感,一些主要道路都采用各自不同的照明灯型,逐渐成为区分各道路的标志。道路两旁的广告灯箱有增多的趋势,要保证亮度不要过亮,以免使驾驶员产生眼花缭乱的感觉,酿成交通隐患。避免使用霓虹灯、追光灯。应该以路灯照明为主,再配以沿路的大型建筑物的立面照明、泛光照明,产生简洁、流畅的照明效果。

四、太原市城市形象塑造的优化建议

城市形象的塑造一定要突出城市的特色,既可以选取自然景观、独特地貌,也可以选择人为资源,或者是几种因素的综合,还必须注意把城市自身特色与社会公众需求合二为一。现在在很多城市的城市形象塑造方面都有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忽视广大市民的需求,一味地“与国际接轨”,认为开发区、CBD、大广场、大草坪、高楼群、玻璃幕、霓虹灯、立交桥、宽马路就是值得认可的城市形象。实际上这些元素构成的城市形象是庸俗的,是与城市形象塑造的意愿背道而驰的,不但城市面貌没有得到优化提升,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反而被一点点削弱,最后只是造就了一大批“千城一面”的城市。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对太原市城市形象分析发现的不足之处,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太原市城市形象塑造的优化建议。

1.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富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城市形象。要强调古城格局的延续与历史风貌的重塑,控制老城人口,优化用地性质,形成太原市的传统商业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旅游中心;构建点、线、面结合的有序空间景观体系;分层分级保护好现存近50处文物古迹;延续新建路“黑龙潭—西泽河—饮马河—西海子—南海子”历史性自然水系特色,塑造五一路、城坊街—小东门街、西羊市街—上马街三条老城风貌界面和景观轴线,打造“督军府—食品街—柴市巷”古城历史特色主轴,串联督军府博物馆与老城商业中心,鼓楼街片区可适当恢复并展示晋商建筑、会馆等传统特色景观;整治文庙、钟楼街和坝陵桥三片历史街区。

2.合理规划路网建设,形成城市富有韵律的空间格局。《雅典宪章》中规定,城市最基本的四项职能之一就有“交通”,所以交通的布局对一个城市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之前做的太原市城市意象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城市意象空间是以各种级别的道路形成的路网为主体的,其余意象要素都是在路网中分布的,可见交通还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空间格局。太原市在城市道路方面计划建设“四纵、六横”城市道路系统。“四纵”为:和平路—晋祠路、滨河东路、建设路、太行路—东山高速改造;“六横”为:迎新路—阳曲、胜利街、南中环街、现南外环高速改造、小店—榆次快速、晋祠—小店—榆次。城市的道路不只是市内交通,特别对于一个大城市来说,其过境交通及其他的交通方式必须齐全,相互配合才能满足城市运行的需要,所以太原市在规划路网时还要特别考虑到环城高速、机场、火车站等的布局。

3.加快旧城改造,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创造充满活力的城区。把城市不同地域按照历史用地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功能上的划分,可以使土地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当地的资源(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所形成的不同功能区也可以分散人流,减少交通的压力。太原市2007-2010年的规划在城市格局方面要构建“双城一区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其中的“双城”分为主城和新城。“主城为龙城大街以北的地区,包括北部、中部、南部三部分。北部地区将加强牛驼寨风景区和水源地保护;完善并加强迎新街地区的服务职能。中部地区将疏解老城区职能和人口,保护和恢复老城历史风貌;削减西山前山矿区产量,加强棚户区改造和生态治理;完善河西地区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职能。南部地区将加快长风文化商务区和省政府新址建设,构建以长风街为轴的行政文化中心;结合新客站建设商业副中心;推动高新区的城市化改造;适度开发枣园等东山浅山地区。新城中,将在机场原址建设生产性服务中心;在滨河地区建设旅游服务中心;为省级行政管理职能的外迁预留空间;推动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升级,结合教育园区建设研发区。”

4.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群众活动新文化。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在城市形象设计方面一定要考虑到居民的生活。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等,都是居民闲暇时光最愿意去的地方,但是就太原市现状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分布并不均衡,城北比城南要多很多,在调查中城南的许多居民反映,由于公共绿地的缺乏,他们常常选择去一些高校、企业来代替。一个城市是否文明、和谐,也体现在公共设施布局的公平上,所以太原市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置上要尽量使其分布均匀,使居住在城市各个地区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到城市建设的硕果。同时要鼓励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把“广场文化”不仅做在重大节日,更要融入居民的生活,这种活跃的群众文化也能丰富城市文化的种类。

5.充分利用传统标志物,营造文化、美观相结合的城市标志物体系。鉴于太原市既以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承载着几千年的历史,又以现代都市的形象承当着山西省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的现状,在城市标志物体系的建立方面可以发展传统与现代两条并行不悖的脉络。在代表传统的标志物的选取上,晋祠和双塔寺在调查中的认同率都很高,而且在以往太原对外宣传时,也多采用这两处景观作为城市标志。在代表现代的标志物选取上,又可以分为20世纪和21世纪两条主线。20世纪的标志物主要特点是“迎泽情结”,迎泽大街、迎泽大桥、迎泽公园和迎泽宾馆都是各项中受访者认同率最高的地物,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正好处于以迎泽大街为轴的线上,这样的布局天然就是一条“城市标志大道”。21世纪的标志物包括充满现代设计理念的摩天大楼、城市雕塑、特色公园、街景,但是现有的此类建筑大多只是对西方或其他大城市的简单模仿,没有体现城市的地域文化,所以,这方面的标志物现在还是空白,希望在“长风文化商务区”建成后,可以看到此类优秀建筑,那样太原市的城市标志物体系就更完整了。

参考文献:

1.刘颂.城市形象的塑造[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2.余玲,赵新民.太原市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6):89-90

3.陈秀雯,陈仲林.城市道路照明规划设计研究[J].灯与照明,2005,29,(4):22-24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山西临汾 041000)(责编:小青)

猜你喜欢

塑造城市形象太原市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论如何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