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城市规划发展

2009-02-18郭少华刘安民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郭少华 刘安民 刘 璐

摘 要:随着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出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理念及发展作为极其重要途径的循环经济,必将很快成为现代城市新的发展热点。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积极研究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城市规划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又要探寻节约型城市建设规划与其结合点,使节约型城市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尽快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确实使循环经济成为指导建设节约型城市规划发展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7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但却一直没有摆脱粗放型的高投入、低产出落后的经济方式,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这不仅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而且背离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按循环经济方式,规划建设节约型城市是当务之急。

一、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形式。与传统经济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方式不同,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所谓的“3R原则”,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循环经济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经济方式下对资源的粗放式和一次性利用,以及由此造成的自然资源短缺、枯竭及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可以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机制健康型的节约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整个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循环经济对节约型城市规划的积极作用

由于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因此,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引下,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等的规划建设必将成为今后的热点。可以设想,传统的建设与发展的规划理念,将可能被“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等新理念取代;在规划指导思想上,从生产与消费领域推进到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循环经济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生态保障系统等多方面构建新型生态体系;在规划内容与手法上,将更加注重对自然生态、文化历史、弱势群体等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污染物集中排放与处理,以及节能小区等课题的研究与落实。同时也不难想象,大量的生态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和运用,越来越多的城市会建立自己的生态数据库,“生态位势”、“环境承载力”、“生态足迹”、“生态循环”、“生态健康”、“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分区”等理念将被广泛普及,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今后节约性城市的主要研究课题,并将对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的指导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生态型城市规划的程序和内容也将逐渐规范化、系统化、定量化,城市规划建设的节约性理念和指标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健全,规划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也必将得到实质性提高。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节约型城市规划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一直是在高投入、低产出的经济方式中徘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举步维艰。近年来,尽管政府始终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甚至在计划经济时代,就有关于“外延型”和“内涵型”增长方式的讨论,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依赖高投入而非高效益的外延式扩张,导致中国的每一次经济加速都会很快面临资源瓶颈而不得不被迫调整战略,避免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新增长方式的难产及传统方式的根深蒂固,有其深厚的制度基础和体制问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基础核心是政府主导资源的配置,政府及其代理人自身的激励机制决定了该模式追求的是规模和速度,而非利润和效益;在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管制的背景下,土地和资金的虚假低成本也会使投资者形成过度投资和忽视效益的倾向,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节约的理念十分淡薄,体制上由政府主要部门操作,政出多门而忽视了社会方面积极因素的参与。

避免循环经济可能存在的虚热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而言,关键是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相对不足的中国,受到政府人为管制或干预的资源价格将总是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而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将缺乏节约资源的压力和动力;并且由于经济要素价格被扭曲,市场机制中传递信息的价格不能恰当地反映资源与要素的稀缺程度;所以,无法进行真实、正确的经济核算与决策。因此,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过于积极地人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不仅不利于循环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反而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财富受损。比如打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旗号,搞一些并非高效节约的项目,或者规划建设大量有名无实的“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等。也就是说,建设节约型社会与节约型城市的共同目标是资源优化配置,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毫无疑问地证明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并且证明它们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资源配置不当,循环经济就可能变成一种形式和口号;没有资源优化配置,不仅重复旧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资源浪费,发展循环经济同样也可能产生新的浪费。只有在优化资源配置条件下,循环经济才能给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最佳条件,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才有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科学调整节约型城市规划,防止循环经济虚热

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缺少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及资源优化配置,人为地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或将循环经济主要被作为增加GDP、提升政绩而非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手段,则必然使循环经济陷于有名无实或者“虚热”的状态,这将对循环经济及相关的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循环经济无论以什么方式在我国兴起都将是一种必然,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所能做的就是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这种局面,并尽量吸收发挥和利用循环经济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巨大指导作用的实际效益,这样才能避免规划本身产生同样的循环经济虚热。同时,应注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生态学理论的应用。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在节约型城市规划中的实用结合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生态学理论本身不成熟,许多理论还处于形成的初期,一些重要概念尚在争论之中,也缺乏有操作意义的定量化参数,因此,它对节约型城市规划的实际指导能力十分有限,而且多数仅停留在理念更新与指导思想转变等形而上学的层面。这需要更多的规划人员对大量的规划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弥补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缺陷,尽早地开展生态优先原则,这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2.促进规划人员结构的合理化。目前在生态型城市规划的从业人员构成中,从事生态研究的人员与城市规划的人员没有能够很好地合理配置,没能形成有机互补的局面,导致存在许多相关规划上的缺陷,这也是造成生态学理论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新、完善城市规划高等教育体制,从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及研究生的招生范围等方面进行改革,或者增加规划专业人员的生态学理论必修(或选修)课作为补救措施,也许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治本”之策。

3.增强循环经济理念和节约型城市规划的实效性。循环经济要求节约型城市规划的理念与指导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循环经济在生态、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与概念具体化、可度量化,尤其是有效地落实在用地、设施、交通等基础要素上,就意味着已经找到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城市规划之间、产业与空间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循环经济对节约型城市规划的实际效用将变得更加具有光明前途和发展前景。

五、结束语

在日益全球化经济体系的今天,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地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更好地适应以改革促发展的科学发展必然要求。诚然,在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提倡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体制改革,促进土地、人力等资源要素相关的价格及优化配置,最终需要深化和完善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才能保证又好又快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循环经济发展,才能带动节约型城市规划建设获得新的和质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做好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重点工作通知(EB/OL).新华网

2.赵宝江.节约型城市建设从规划抓起(J).建设科技

3.周宏春.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EB/OL).新华网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规划设计院 山东潍坊 261041)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