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内陆开发区转型的必然性研究

2009-02-18张诗雨

经济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必然性转型

张诗雨

摘 要: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于战略转型和“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开发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按区域类别划分,可分为沿海开发区和内陆开发区。沿海开发区是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基础上,1984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近似于经济特区的开放区域。1993年4月,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缩小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又相继批准了包括长春等内陆开发区在内的第二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内陆开发区与沿海开放地区开发区比较,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内陆开发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我国中部,是典型的内陆欠发达省份的开发区。文章以长春经济开发区为例,对现阶段内陆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内陆开发区 转型 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017-04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必然性

1.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原则和目标,要求开发区必须实现转型。1989年,在上海召开的开发区工作会议上提出“三为主、一致力”的开发区发展原则,即“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在这个发展原则的指导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在工业发展、利用外资、出口创汇和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一阶段的开发区发展模式和我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一致的,从总体上说,仍旧是一种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在2004年12月的开发区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发展原则,即“以提高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这一发展原则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吹响了开发区向“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变的号角。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所在地区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可见,开发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窗口”和“样板”将会继续得到发挥。开发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对旧有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开发区转型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基地、国家技术创新基地、集约型和循环型经济基地、资本密集和高效利用基地、城乡和谐发展基地,实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构建创新型体制机制、加强对外开放,履行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经验。

2.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开区需要更新发展理念。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新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四条与开发区发展密切相关。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四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开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从根本上缓解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内陆地区的开发区在“一次创业”中,经开区的主要发展思路是以工业为主,虽然在工业发展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种发展思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尚有距离。发展理念的转型,成为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内陆开发区需要树立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按照“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和“六个成为”的发展目标,强化优势,弥补劣势,大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来说,一是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依靠科技创新降低发展成本。二是着力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加强对外对内开放。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迎接产业转移,在壮大现有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孵化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三是着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履行社会责任,成为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成为和谐开发区建设的表率。四是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生态型园区。

3.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开区需要调整产业发展战略。21世纪初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制造业向服务业、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的趋势。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层次还会进一步提高。二是服务业正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金融、保险、咨询、管理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更是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服务业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重趋于上升,已超过制造业而高达50%以上。三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国际产业正由单一制造业转移扩展到整个产业链的转移,从原来单纯的生产制造向研究与开发、设计、中试、公司总部、营运中心、采购中心转移。跨国公司主动引导和带动相关行业的投资,鼓励为其配套的生产服务企业和供应商一同到东道国投资,在当地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关联产业群,将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全球制造网络,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四是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海外基金正掀起投资中国热潮。国际投资已由原来的比较单一的直接投资和单一股权安排转换成为包含单一的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在内的独资、合资、收购、兼并和非股权安排等多样化产业投资和产业转移并举方式,其中,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主要方式。五是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主体的地位更加明显。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了全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投资额的90%,国际技术贸易的60%,国际技术转让的80%,科研开发的90%是在跨国公司之间进行的。由于这些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有一半左右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因此,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都有重大影响。

国内也正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与区域布局调整阶段。随着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再加上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从总体上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同时,国家加工出口贸易、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也有利于东部产业、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

在东部地区投资的外资企业将是转移的重点,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东部已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投资;二是设在东部的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到西部投资;三是进入东部的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四是进入东部的跨国公司影响、带动其他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一些中小企业也加快转移,以消化东部地区成本上升的影响。

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的新特点,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和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首选积聚地,开发区面临着又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国内也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与区域布局调整阶段,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世界及中国的产业结构新一轮调整的进程,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的机遇和外部条件,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要求开发区尤其是内陆省份开发区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从而把自身打造成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二、内陆开发区转型的必要性研究——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开发区按区域类别划分,可分为沿海开发区和内陆开发区。沿海开发区是在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84年底,在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近似于经济特区的开放区域。1993年4月,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缩小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又相继批准了包括长春等内陆开发区在内的第二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内陆开发区与沿海开放地区开发区比较,不具有相对优势,因此,内陆开发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为例,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经开区)地处我国中部,是典型的内陆开发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4月,是第二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务院批准面积10平方公里(含在省批面积30平方公里内)。经过地方政府2000年和2003年两次调整区划,现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经开区位于长春市区东南部,西起伊通河,东至京哈高速公路,南以小河沿子河为界,北至自由大路——吉林大路——东新路,距长春市中心约5公里,距长春火车站7.8公里,距长春口岸机场14.8公里。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哈大高速、长吉高速、101省道、102国道、长吉南线、长吉北线均从区内穿过,是长春市通往周边地区的重要出入口。

长春经开区由于地处内陆,成立之初,起点较低,资金和人力缺乏,基础设施薄弱,招商引资方面面临着较发达的沿海开发区和邻近地区开发区的竞争压力。长春经开区通过多方努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革改进管理体制、实施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措施,经过十余年的“一次创业”的艰苦努力,摸索创造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快速发展道路,为自身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为长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一次创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曾被总结归纳为“赛得模式”,成为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发展的典型之一。

1.“一次创业”取得的成就。一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三是有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四是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虽然与沿海开发区相比,长春经开区建区较晚,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名列前茅,在长春市具有重要的地位。2004年,长春经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分别占长春市的12.5%、26%、13%、40.1%和40%。许多国内外著名企业到长春经开区落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01年,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被中国开发区协会等部门评为“中国十大优秀开发区”之一,2002年,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了当时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指标前10名,达到一次创业期间的最好状况,创造了“一次创业”的辉煌。

2.“一次创业”面临的挑战。尽管长春经开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沿海发达地区的开发区相比较,地处内陆的长春经开区仍存在着不足。在“一次创业”中,长春经开区以“工业为主”作为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形成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以“负债开发”作为主要的开发模式,造成巨额负债;以“行政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使机构人员逐渐臃肿,管理体制有向行政管理体制回归的趋势,使一些问题和矛盾在“一次创业”后期逐步显现和激化,主要表现为:

一是经济增幅趋缓,发展后劲不足。“一次创业”后期,长春经开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综合投资环境评价排名后移,2004年跌入谷底,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低于全国国家级经开区平均值12.48%、18.93%、14.22%、23.8%。综合排位降低到14位。在招商引资中很多实际到位资金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产生不了收益,项目储备少,产生了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二是负债高、财力小,财政入不敷出。2005年9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长春经开区累计债务为61.65亿元,2003-2005年全年可用财力仅为2.2亿元、2.9亿元、3.7亿元,但刚性支出却达到3.7亿元、4.8亿元、5.9亿元(不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区级财政收入盘子偏小,增长速度虽然不慢,依然不能满足经常性支出增长的需要,支出大于收入的缺口逐年扩大。

三是机构多、人员多、机制不活。到2005年9月前,长春经开区有机关部门17个,事业单位38个(其中直属事业单位31家),直属企业9户;靠财政供养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员工2436人(其中教师1064人),每年行政事业费支出高达1.3亿元左右。机制不活主要表现为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四是对失地农民欠账多,缺乏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就业少。2005年9月前,全区共有18~60周岁失地农民13056人,实现再就业7245人,占失地农民的55.5%;第一次区划的9个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74%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后,还实行“以村代管”的管理体制,相应的社会保障尚未落实,没有享受到城市低保,部分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对未来的发展形成隐患。

五是职工思想状况复杂,建区之初的创业精神淡化。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着两种情绪,一种是对长春经开区有所了解的人有畏难情绪,认为经开区负债重、招商引资难,对前途感到悲观;另一种认为经开区是国家级大开发区,发展没有问题,对前途盲目乐观。艰苦创业的“赛得精神”开始淡化。

3.开发区进入创新突破的发展新阶段,长春经开区需要转变管理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开发区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发展阶段特点,一般说来,要经历要素聚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和财富聚集四个发展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开发区的建设和运营要根据发展特点和开发区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政府或行政管理结构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在开发区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要素聚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政策驱动,优惠的土地政策和财税政策使开发区首先完成土地开发和资金来源,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生产要素聚集,在此阶段,政府的管理职能对开发区的发展极为重要。随着企业逐步入驻和竞争,形成开发区的产业特点,出现主导产业,标志着开发区发展初期的形成。

在开发区发展的中期阶段,随着各种条件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各个开发区间的竞争,要素集聚模式不足以形成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区需要完成产业主导并向创新突破阶段发展。这个阶段也是开发区发展中面临挑战较为严峻的阶段。创新突破,不是政府主持的创新突破,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自身的研发创新活动形成的结果,政府所能提供的是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和服务。

当通过创新突破的产业成功升级,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后,开发区的发展进入后期,是财富聚集的阶段。长春经开区经过“一次创业”,基本完成了主导产业的要素集聚,目前已进入开发区发展中期的起始阶段。在产业主导的发展基础上,尝试向创新突破阶段转型。这就要求开发区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发区初期即要素聚集阶段下的管委会的行政管理为主的模式,无法适应创新突破阶段的发展要求,难以支持创新突破阶段的产业活动,长春经开区管委会需要由行政管理向管理服务转型。

其次,国家明确提出“坚持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纳入所在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使开发区成为所在城市新的经济功能区,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整体空间布局的合理。”这就意味着开发区必然要从单一的经济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从由单纯的园区管理向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的城区管理转变,以往长春经开区发展比较偏重空间拓展和形态建设,偏重投资硬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服务功能比较薄弱。进入发展新阶段,需要强调转向社会服务功能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机构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向综合协调管理转型。

4.减少政策依赖,解决开发资金负债较大的问题,长春经开区需要探索新的开发模式。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越来越重要。按照WTO规则,除特殊领域外,成员方之间的产品、服务和投资均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区内外企业一视同仁。税收、土地、环保、加工贸易、劳动等政策陆续具有调整趋势或进行调整,伴随着这一进程,开发区享受优惠政策的特殊性不断弱化,与非开发区趋于一致,这就要求开发区逐步进入创造和发挥自身综合优势的新阶段。由于开发区在创立之初,形成了对优惠政策依赖程度大的局面,优惠政策取消后一定程度面临适应市场能力不强的问题,传统政策“优势”的消失使开发区面临压力。尤其是在开发模式上,传统经开区的开发模式具有较强的开发商色彩,即“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税收收入——滚动开发”,政策优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优惠政策的大幅减弱,使招商引资收到影响,从而使再投入的开发建设受到制约。开发区的开发模式必须进行转型以适应新阶段的政策调整。

对长春经开区而言,在“一次创业”中一直实行“负债开发”的模式,没有树立经营开发区的理念。在新阶段的发展形势下,长春经开区需要探讨多种形式的开发途径,通过开发模式转型,减少政策依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支持长春经开区的可持续发展。

长春经开区对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产业战略、管理模式和开发模式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一次创业”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对“一次创业”中不符合当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种因素的摒弃,这就要求长春经开区发挥再次创业精神,创造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发展战略和途径,进行“二次创业”成为长春经开区转型过程的必然选择。

三、二次创业: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入转型期

2005年以来,长春经开区针对“一次创业”之后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开发区“二次创业”总体部署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筹规划、锐意革新,为内陆开发区探索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转型和“二次创业”之路。

确立转型思路目标,实施“一区三园”战略。长春经开区在总结“一次创业”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制定了“二次创业”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实施了“一区三园”战略和“三二一”产业工程。

长春经开区提出,“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为:根据国务院“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新型工业化与特色城市化双轮驱动之路,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区、充满活力的投资热点区、外向型的现代服务区、有特色的宜据新城区,充分发挥经开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带动、辐射作用。

据此,长春经开区确立了主要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方面,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8亿元,工业总产值1259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00亿元,年均递增均在25%以上。城市发展方面,形成三个功能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上,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城市人口超过30万,打造长吉图开放先导区和长东北开放开发示范区的核心区,使开发区成为能够衔接三区(净月、经开、二道)的长春东北部新城中心区。

在“二次创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框架下,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特色不鲜明、集中度不高等问题,长春经开区在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方面,实施了“一区三园”战略和“三二一”产业工程。

“一区三园”战略,指在生产力空间布局上,实施“南提、北扩、东进”,积极推进建成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建设长春玉米工业区和专用车产业园区。“南提”,即南部建成区提升产业水平、调整空间布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提高城市化水平。“北扩”,即建设玉米工业园区,依托大成集团,做大做长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建设中国最大的现代生化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东进”,即实施差异化整车发展战略,建设专用车产业园区。“一区三园”战略,确立了长春经开区今后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手段,为其加快“二次创业”、实现开发区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1.长春专用车产业园区。根据吉林省、长春市差异化整车发展规划,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成立的现实,依托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基础,长春市经开区提出了与一汽集团差异化整车发展战略,并得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支持,2007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授牌“中国长春专用车产业基地”,并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共建协议,共同编制完成了长春专用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园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力争到2012年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目前,园区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已经完成。园区内已聚集了恒力专用车、中兴汽车、一汽客车、一汽专用车、国富车厢等6户专用车生产企业,341个专用车品种,拥有中重型货车1.2万辆、皮卡车4万辆(单班2万辆)、底盘3.5万辆(其中:客车底盘2万辆)、空调50万套、空压机120万套的年生产能力。2007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增加值115.6亿元,占全区GDP的34%,预计2012年可形成各类专用车40万辆的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2.长春玉米工业园区。2005年10月,长春市经开区成立了长春玉米工业园区。目前,1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经完成,总投资120亿元,年可加工225万吨玉米、生产100万吨化工醇和100万吨差别化聚脂、100万吨不饱和树脂及20万吨氨基酸,德莱高纯度氨基酸项目完成实验厂建设和办公楼冷封闭,车间完成基础工程,大成集团20万吨化工醇、米高钾肥等7个项目如期投产。玉米工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吉林省玉米资源优势,以大成集团这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为核心,高标准地建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玉米工业区”,在此基础上计划进一步建设中国最大的生物化工基地和轻纺工业基地,力争到2010年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2007年,粮食深加工产业实现增加值87.04亿元,占全区GDP的25.6%;预计2012年产值可达到1000亿元,将成为长春继汽车之外的第二支柱产业。

3.南区建成区。加快战略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产品技术档次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经营比较困难,特别是“退二进三”和早期进区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重现生机。天合富奥、新宇制药、阿满食品、长铃集团等33户企业(2006年22户,2007年11户)实现了资产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特别是长铃集团引进河北中兴汽车制造公司由生产摩托车转为生产皮卡型汽车,成功实现了“腾笼换鸟”和产品升级。建成区单位面积GDP贡献率从2005年的12.8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07年的15.3亿元/平方公里。同时,围绕两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贸易、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2007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3亿元,占全区GDP的22%;预计到2012年,年产值将达300亿元,有望建成本省最大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三二一”产业工程,指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发展玉米化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和现代服务业三个支柱产业,壮大食品、光电信息两个优势产业,培育扶持医药一个重点产业。其中,玉米化工产业以大成集团为支撑,大力发展以玉米为原料的石油化工替代产品;汽车及零部件以一汽客车、恒力专用车为支撑,重点发展特种车及专用车产品,配套发展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会展、商贸等产业。食品产业,发挥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重点扶持广泽乳业、东荣食品等骨干企业;光电信息产业,力图依托长春光机所的科技优势,积极推进吉林省和中科院合作,启动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核心区的建设,力争做大做强。医药产业,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目前以引进龙头企业和培育市场为主要任务,以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为重点。

在“一区三园”战略指导下,长春经开区由原来的“五大主导产业、十个园区”全面发展,转变为集中精力发展“三大支柱产业、三大特色园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方向,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联动、上下游企业聚集、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大大提升了长春经开区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柴彦威著.开发区产业与空间及管理转型.科学出版社,2008

2.郎毅怀著.2004年研究报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调查研究报告,2008.9

4.孙久文著.落后地区开发通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5.中国开发区协会主办.中国开发区年鉴,2003、2004卷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国研报告专刊,2003.5.16

7.解学慧.工业现代化: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探索与决策2005(2)

(作者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湖北武汉 430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必然性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