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框架下英语教学对学生习得意识形成的影响
2009-02-12王金凤
王金凤
摘要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职英语教学应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相关专业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工学结合框架下的英语教学既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又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工学结合;语用能力;自主学习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35-04
1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参加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并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取得一定的工作经历,从而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发展。
1.1 国际上成功的范例世界上职业教育领域最为推崇的德国“双元制”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借鉴的模式。其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专业特点是:1)1年或2年无假期的学习;2)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交替进行;3)合作企业负责学生的选拔和费用的支付;4)课程由企业与合作伙伴共同设置;5)50%的课程由来自企业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讲授;6)50%的课程由有工业领域经验的教授承担。另外,早在1903年英国就开始实施“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1906年美国开始实施“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
1.2 我国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早在解放初期,从勤工俭学开始,我国就开始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劳动教育。20世纪50年代,我国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半工半读和勤工俭学风靡一时;60年代我国规定大学生每年参加2~3个月的生产劳动和实际工作,建立生产实习和见习制度,以弥补大学阶段生产实践时间的不足。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邓小平的论点深刻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1]。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建立职业大学;90年代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在《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又进一步明确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目前我国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转型和产业的提升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客观要求,同时,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几方面的利益: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2)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4)为学生提供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知识面,扩大眼界;5)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6)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2 工学结合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
2.1 职英语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不论是求学还是就业,都离不了英语这一课程。由于英语已成为世界语,中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都将对外开放,因此高职英语教学与生产实际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交际运用能力,是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2 高职英语教学应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2],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专业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以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目前,高职学院的入校生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虽然他们的英语知识有一定的储备,但他们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很薄弱,如果还沿袭传统的满堂灌模式而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就很难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目标。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以教师为“主”转变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工学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及实践场所的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2.3 工学结合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普遍认识到,教育质量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质量保证体系作为质量建设的基础平台,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结合相关专业的英语教学方法是决定该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英语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结合的课堂教学并非专业词汇或专业术语的积累、句子结构的分析,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环节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搭接起来,为他们提供一种宜于语言实践的氛围和环境,把学生多年来储备的英语知识开发出来,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部刺激与学生内心的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地获取知识,外部刺激是必要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内在的心理过程。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内的实验实训场所,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工作现场,体验在真实语境中语言的使用。它不仅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还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工学结合框架下的职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3 工学结合英语教学实例
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言语情景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欲望,从而促进外语学习,培养运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工学结合英语教学场所可以延伸到校内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室或车间里进行。工作现场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感性认识,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把专业知识和英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和提炼;而车间里的设备、仪器都是可靠的感性材料,围绕感性材料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需要发挥学生的意识能动性,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笔者曾用05数控专业做实验班,在柔性生产线实训室和数控加工中心进行英语教学实例。
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英语教学实例地点: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学习时间:2学时;学习内容:柔性生产装配线;学习要求:通过2学时的学习,每个学员都可用英语描述该生产线的工艺过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任务工作驱动,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咨询者。其教学过程实施程序如图1所示。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在特定的情景下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自然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就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柔性生产装配线实训室的任何设备、部件及实物都可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和语境的暗示,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融入语境。此时,教学从“导入”环节开始,通过对现场情景的描述方式,进行自然的交际。
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厌倦机械的模仿练习,他们渴望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使用英语表达思想。该实训室是学生曾经实习过的场所,由于对设备比较熟悉,因此他们的参与意识比较积极,多数学生在这一环节中都有积极的表现。虽然有时学生在口语表达中还有些不够准确到位,但只要能够理解或者听懂就可以。例如:在柔性生产装配线上有一个材料自动送进料斗,它的英文是magazine,虽然有的学生用automatic stocker,此时没有必要纠正,因为语言是活的,一层含义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要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任何一次小鼓励和肯定都会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参与意识。还有的学生用installation表达装配线,说明其对installation和 assembly概念不清,所以任课教师举出2个例子:“1)If we have all parts of a bike, we can assemble them into a bike.2)If we have a house, we have to install a watt-hour meter, gas meter, water meter before we move into it.”
通过上述课堂教学的导入,使学生在熟悉和轻松的气氛中进入本次课堂教学。在以下的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安排任务并分配小组,每个小组的人员分配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进行活动时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4人一组首先了解生产线的工艺过程,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描述,学员之间互相配合、补充,然后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介绍生产线的工艺过程。在这种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中,特别是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解专业知识、生产线的产品规格、产品的材质、整个工艺的各个环节,还增加参与语言实践量,提高专业英语的表达能力。作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随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相关词汇的帮助,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得更为积极,由于大家对语境比较熟悉,在考察生产线时,小组成员用英语讨论生产工艺过程,此时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强,他们常为自己说对某一部分或某个单词而感到自豪;他们有时争议,有时又相互补充,直到大家取得共识。接下来每个人轮流用英语描述生产工艺过程,最后推选出一名代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密切注视各组的活动情况并且进行巡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由于各小组任务完成得较好,因此小组代表的发言都非常精彩。在本课总结归纳时,结合学生课上实际情况,根据口语简短明快、通俗自然的特点,教师为学生作出反馈。
Here are some tips for oral presentation: I hop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you.
Tips for the presentation: 1)Keep the speaking simple;2)Keep the speaking clear;3)Youd better use present tense;4)Youd better not speak too fast;5)Be natural;6)Be vivid when delivering the speaking.
能结合专业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上课,学习效果比在教室里学习的效果要显著。因为工作现场的语言实践使学生能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下体验英语交流感受,由此把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与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很明显,在实训室里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对生产线感兴趣,积极参加讨论和对生产线工艺的描述,调动他们主动参与意识,增强竞争向上的意识。在这种真实环境中,不但提高英语语言技能,还锻炼综合实践能力。
4 工学结合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意识的影响
工学结合英语教学并非求“难”,而是求会“用”。事实上,简单的东西如能灵活、准确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在这种运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学习主体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自我表现意识和学以致用意识,都起到促进作用。
4.1 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情景语境下的语言学习,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转换为以“学”为主,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在小组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他们是语言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
4.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情景语境的教学活动中,生产设备直观,任务又与学生的专业有关,因此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另外,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员都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说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将英语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意识。
4.3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布置任务分组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分组,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带动他们的参与兴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整体带动个体,促进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
4.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够让学生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工作现场的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并且学会与他人交往。
4.5 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真实情景语境是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可以体验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诱发他们表现自我,产生要用英语交流的欲望。
4.6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情景语境教学的活动体现职业英语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把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并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5 结束语
掌握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学习者的充分与必要的实际操练,英语是一种实用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掌握。工学结合框架下的英语教学,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转换为以“语言应用”为主,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很明显,在工学结合框架下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主体,他们把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并通过亲身感受从内心获得真切的领悟,使理性认识得以运用和升华,从而提高学习者英语习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