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设
2009-02-12冯浩
冯 浩
摘要 近些年来,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众多高校纷纷开设国际教育学院,然而从招生情况看,却是冷热不均。提出国际合作办学要在竞争中求发展,就必须推行品牌建设策略,在探讨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后,着重论述5种国际合作办学的品牌建设策略。
关键词 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5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2-0015-02
1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在业内被称为“双文化、双制度、双校园”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局面。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中外(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各地,尤其是在各高校不断增多,并呈发展态势。笔者从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有800多个,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笔者不免有些担忧,这中间必然是鱼龙混杂,良莠并存。如何保证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的教育质量,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2 从招生冷热不均看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设的紧迫性
在出国浪潮的吸引下,近些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一直备受瞩目,对许多学生来说,他们又增加了一个较好的选择途径——进入大学的国际合作学院学习,这既可圆大学梦,又有机会出国深造,可谓一举两得。然而招生情况是否真的如此乐观呢?
那些起步较早、合作较为持久、教学成功、国际上深具影响的一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门槛加高,大浪淘沙,经受考验,反而更受欢迎。他们培养出的数以百计、千计的英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等部门,在这种光环的影响下,招生比以前更火爆。相比之下,那些盲目上马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则招生困难,门庭冷落。据山东省招考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科一批院校,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投档情况不甚乐观。2008年在本科一批院校中,有9所高校在山东投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招生计划,从投档情况看,只有3所高校能投出足额的考生,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额。由此可见,扩大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的知名度,推行品牌建设策略,是这些国际办学机构能够扩大招生,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的唯一途径。
3 高额学费使国际合作办学机构推行品牌建设具备可行性
高学费一向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据了解,通常学生一年的学费就要两三万元,4年下来就要十几万元。这虽然令许多考生望而却步,但将中外合作办学与直接出国作比较,后者显然比前者费用更高;再加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使得许多家长愿意接受。高额的学费收入使国际教育学院对学生的教育投资更具有可行性。但在实践中,一些大学的国际合作学院实行独立核算,因此领导对合作办学的教育投资慎之又慎。正是这种短视行为带来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部分国际合作学院的生存困境。因此,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品牌,才是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实现良性发展的根本。
4 国际合作办学的品牌策略
4.1 背靠名牌大学,依靠母校创建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在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下,如果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就可以获得中外大学2张文凭。显然,依靠名牌的母校,不仅声誉好,值得信赖,而且毕业证含金量高,即使没有出国获得国外大学的文凭,依靠母校文凭也可顺利就业,风险小。如十佳国际合作办学品牌中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等母校的实力都很强,因此,通过提升母校的声誉来创建国际合作办学品牌是一条基本途径。
4.2 优化合作项目设置,创建优势项目品牌与国外大学选择合作项目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专业项目选择得不好,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合作办学自然不会成功。在选择合作项目时,应优先选择国内外先进、热门专业学科,发展前景好,与本校专业具有对应互补关系,而且合作校应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双方在教务教学上能够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
4.3 狠抓教学质量,创建师资和管理队伍品牌教学质量是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保证。很多国际办学机构组建自己的专职师资队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定期将学生送到国外进修,也加入一定比例的合作学校的外籍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在学生管理上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制定可行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很多学校采用导师制,由导师负责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反馈意见。近年来,某大学创立的“三联导师制”值得借鉴。“三联导师制”是指一个学生有3位导师,即合作大学的教授、本校的教授和企业界的高层管理人员三方互动,共同对学员进行培养,确保学习与商业实践的紧密联系,取得很好的办学效果。
4.4 提高签证率,创立高留学率服务品牌签证是否顺利通过,能否到国外留学取得国外文凭,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很多学生进入国际合作办学机构学习目的,就是想借合作办学项目的“东风”出国深造。出国前景不明朗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一个“软肋”。由于一些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针对出国的培训不够完善,导致学生的出国率不高,就业前景不确定,难以让家长放心。如果国际合作学院能够针对这一“热点”问题,狠抓签证率,必然会形成一大品牌优势。
4.5 循序渐进五步走,稳步推行品牌建设策略“五步走”战略即在国际合作办学品牌建设过程中,分为“引进——嫁接——合成——属地化——国际化”5个步骤,循序渐进地实现办学目标。
引进、嫁接,是指在合作办学之初,重点在于引进和嫁接。“嫁接”绝不是简单地移植,而是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调动外方合作的积极性,在国内同行中取得竞争优势。合成,就是在积极消化吸收外国合作办学经验的同时,努力通过定向培训、联合科研等形式培养本校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队伍,并精选出部分课程,以演进而稳健方式将更多的本校教师和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之中,进行有机合成。属地化,即逐步摆脱依靠外国合作仿品牌的局面,做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以及品牌的属地化。国际化,是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标。合作办学必须达到真正的国际化的办学标准,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要把国外的生源引进来;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到国外乃至西方发达国家去办学,在国际范围内跻身于专业教育竞争之林。届时,可能在形式上要重复上述的发展历程,但扮演的角色已经成为输出者。国际合作办学要想形成品牌优势,绝非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推行“五步走”战略。
5 结论
国际合作办学这项造福于民的教育事业将给越来越多的高校带来机遇,同时也应看到,国际合作办学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只有放眼于未来,推行品牌建设,形成品牌优势,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