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诗歌教学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

2009-02-10郝小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移情诗人诗歌

郝小奎

训练语文能力是新世纪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主要任务在于传授语文知识,塑造语文人格,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实施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是人格修养的重要方面,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诗歌蕴藏着审美教育的丰富宝藏,在诗歌教学中,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广阔的天地。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来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一、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诗皆可歌,歌必伴乐”,音乐美是诗歌美的重要方面。朱光潜《论诗》对中国诗的音乐美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探讨了声(主要指汉字四声平仄包括双声、叠韵)、韵(押韵)、顿(语音上的停顿)的特点和在诗中的运用,认为声、韵、顿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巧妙运用产生了中国诗,尤其是古诗的音韵与节奏的和谐,形成了强烈的音乐美感。宋代朱熹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记载于其论述之中,他说:“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他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规范。诵读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品味诗歌的音韵美,诵读还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体悟诗歌的神韵。

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朗诵,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注意韵脚声调的呼应,读出情感。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先划定节奏: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朗读时,每个音节要稍微延长,读第一句“花满蹊”时声调要延长,强调花开得茂盛。第二句,要重读“压”,显出春意盎然。第三四句中读“留连/戏蝶”与“自在/娇莺”语速稍慢,而读“时时舞”“恰恰啼”时,要抬高声调,读出动感,读出声响,让人们仿佛看到“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明媚春光。

二、通过分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感情美

诗歌以感情为生命。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诗歌的特点是以情为主;以情取胜,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强烈的、带有普遍性的感情为其主要特征。在诗歌教学中,探求诗歌的思想感情、理趣,使学生感受到诗人的人格力量,受到精神上的熏陶与洗礼,从而充实、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加强人格修养。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审美特质呢?

首先,要知人论事。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思想渊源、写作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认识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诗人写诗大都是缘情而作,没有感情就没有诗。诗人总是借助客观的情景传达自己的心声。这种内心感受有时又是十分微妙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面叙写了诗人的田园之乐,但诗人又是不得已而为之。惟有了解诗人的经历我们才能读懂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历来被当作写景的名篇,其实这正是张继当时的独特感受的写照。他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惆怅万分,船泊枫桥,月光如水,江水淙淙,霜洒大地,江边的枫树,江中的渔火两相辉映,面对大好夜景,诗人因科举失意而彻夜难眠.以至于到后半夜,还可以清晰地听到寒山寺到客船的钟声。屈原才高志远,忠国爱民,虽屡遭谗毁,流放湘江,却矢志不渝,不了解诗人的这一独特生活经历,很难深刻把握《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深挚感情。读者借助自己的联想把诗人与作者所处之境结合起来,就容易感悟诗人的心声了。

其次。要深入研究诗歌表情达意的具体方法。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诗歌在抒发感情时,往往寄情于物。借物载情,一般很少有脱离形象的直接议论和阐述,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甚至可以说“一切情语皆景语”。诗歌中,情景契合、意境交融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状物移情。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先有情、意,古诗歌中用景、境来表情达意,这种方式美学上称为“移情”。移情就是自己在喜欢时,大地山川都在扬眉带笑;白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金圣叹在《鱼庭闻贯》里说:“人看花,花看人。人看花,人到花里去;花看人,花到人里来。”这些说的都是移情。陆游的山水田园诗,是他穿越了人生的风风雨雨,见惯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感受了生命的大起大落后的大彻大悟,他的山水田园诗是在对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审美观照中,既体验生命的冲淡与和平,也体验生命的理趣与雄浑,努力为自己探寻理想的存在方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渗透了生命的理趣,成了千古绝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陆游与人间的恶势力抗争,死也不悔。为了理想而不怕孤立,这不是孤芳自赏,应该是做人的原则。这些诗句都是“移情状物”的桥梁,从不可感知的彼岸走进可感知此岸。

二是触景生情。诗人在观看外物时,往往会因“触景”而顿有所悟,生出一腔思绪,缘境生情,交融成诗的意境。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置身于静谧淳朴的大自然,心神愉悦,我、山成了挚友,我爱山的自在闲适,山爱我的傲岸不羁,成功表达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内心世界。马致远《天浄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曲是借景抒情,但前两旬景语,却因“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而尽染强烈的愁苦情调。通过一些感觉化、情感性的词语给写景赋予主观色彩。

三、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形象美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一旦脱离了现实想象活动也就失去了依据;也说明了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阅读鉴赏诗歌。

“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地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若何神秘,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优秀的诗歌都具有独特的意境,它是由融入了诗人情思的艺术形象组合而成的。诗人能够运用高度的艺术技巧,创造出意味隽永的佳句,描摹出生动鲜明的形象,油然而产生美感,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想象到浩瀚壮丽的边塞意象,感受到波澜壮阔之美,培养宽广豪迈的性情。他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人想象天色已瞑,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前十句可以想象诗人勾勒出的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水涌生,景象壮观。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和理性认识,都是由想象和感受诗歌的形象美而产生的。

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感情美是有机的统一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在音乐美中感受诗歌所体现出的优美形象,在形象美中体会诗歌包含的深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猜你喜欢

移情诗人诗歌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