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迹斑斑觅真凶

2009-02-10

检察风云 2009年2期
关键词:小胡血迹达斯

阿 碧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的古装连续剧越来越多,大有泛滥之势。不少古装剧让喜欢司法科技的我有些郁闷,因为我常常看见古装剧中有糊涂官判“葫芦案”,即使所谓的清官断案,也没啥科学性。当然,这是受古代科技水平所局限,而且古代法制不健全,许多官员喜欢口供和行刑逼供,能出现一个按比较科学方法探案的大宋提刑官宋慈,就特别令人惊喜。接下来,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血案,这些血案在古代难以侦破,大多会成为冤案。然而,到了现在,要是用上现代的血迹喷溅形态分析方法,冤案就可以昭雪。血迹喷溅形态分析的英文是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在国际上简称BPA。

利用BPA剖析古代冤案

在古装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受到诬陷的冤案。比如,富家书生小刘和大家闺秀小柳相识,郎才女貌,门当户对,遂一见钟情。热恋之初自然卿卿我我,如胶似漆,两人常常在小刘独自的院子里幽会。然而,写剧本的作者有传统的思想,认为天下没有几个痴情的男人,这书生小刘新鲜劲儿一过,便对依然痴情的小柳有了厌倦感,渐渐地少来小柳所在的青楼了。书生小刘并没有对女人失去热情,他又勾搭上了青楼女子小胡。从此之后,小刘常常约小胡去自己院子,并向小柳谎称自己要用功读书,考取功名。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小柳慢慢知道了小刘的花心之举,气愤不过,遂怀揣小刀,到小刘住处理论,正好撞见小刘和小胡在屋子里说笑。小柳大声呵斥,小胡溜到隔壁房间。小刘见遮掩不住,就承认了与青楼女子相好,并说自己不过是好色,最终要娶的还是小柳。小柳不能容忍小刘的花心,一气之下趁小刘没有防备而举刀刺死了他。此时,小胡听见隔壁响动异常,就过来看情况,发现小刘倒在血泊之中已经断了气,痴情的小胡抱着小刘失声痛哭。

就在此时,小柳拾起一根木棍躲在门后,抬棍打晕了小胡。过了一会儿,被打昏了的小胡醒来,发现自己正握着一把小刀,身上也是血迹斑斑。此时,小柳带着捕快冲入房内,一口咬定小胡就是杀人凶手。两女被带上大堂,糊涂县令认为物证和人证都可确认小胡是杀人凶手,遂判处小胡死刑。加之小胡是青楼女子,历来被人指责的“小三”(第三者),“民意”也支持县令的判决。而杀人真凶小柳却逍遥法外。

这样的剧情看得我实在十分郁闷,恨不得坐上时间机器,回到古代帮人断案。如果这样的场景搬到现代,我身边的许多朋友也会认为小胡会被人冤枉,因为案发现场对她不利呀!到现在很好办,许多痕迹证据分析都可以用到嘛,比如刀具上的痕迹、现场的指纹、脚印、小胡头上的棒痕等都可以让小胡平反昭雪嘛。

如果这几样证据都被早已有作案动机、怀揣小刀的小柳给处理掉了,还有一样证据她是难以处理的,那就是血迹喷溅痕迹。小胡曾经怀抱死者小刘痛哭,所以其衣物上沾染血迹并不奇怪,但是使用刀械行凶,所产生的喷溅属中速血迹喷溅,和触碰凶案现场而吸附在衣物上的慢速血迹喷溅痕不同。若是小胡行凶,但是在她身上找不到中速喷溅的血迹痕迹,实在有违常理。办案人员便可沿着这条线索追根究底,发掘真相,找出真凶。

BPA解救过失杀人者

如果是现在,像小胡被陷害那样的案例也时常可能发生,但是现代法医会想办法解救这些受到陷害的人。靠着血迹喷溅痕迹厘清真相之案件不胜枚举。比如,近年来发生在美国一个有名的案例就是法医用血迹喷溅分析得以解决的。在这个案例中,一个是全国业余选手摔跤比赛冠军达斯蒂,一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在校大学生大卫(化名)。结果,摔跤冠军成了被害的死者,文弱书生成为杀人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星期六的午夜,达斯蒂和女友斯凯在准备回家时遇到了大雨,斯凯先行跑在达斯蒂前面寻找避雨的地方。这时,大学生大卫将车停在她身边,问她要不要搭便车。随后赶来的达斯蒂看见有人在跟女友搭讪,非常不高兴,双方由争吵发展为打斗。很快,大卫开着汽车扬长而去,而达斯蒂躺在地上,满身鲜血。当急救人员赶到时,达斯蒂已经因流血过多而死亡。斯凯向警方提供了凶手的车牌号,警方很快就查到犯罪嫌疑人大卫。在案发3天后,大卫主动来到警察局自首。这时,对达斯蒂的尸检结果也出来了,他的胸部主动脉受到了一处严重刺伤,深10厘米,伤口长度约10厘米。

除了斯凯外,警方还找到了一位目击证人斯科特,他是一家酒吧保镖。事发当晚,斯科特正好开车经过,看到了整个打斗的过程。当时,他看到大卫一拳击中受害者头部。在受害者倒下后,大卫仍然没有停手。不久,大卫抽出一把刀,向受害者胸部刺了下去。但是,大卫对案发过程的描述却截然不同。大卫认为是达斯蒂首先挑起事端,将他从车里拖出来并摔到地上。他还指出,斯科特其实也参与了打斗。他被两人按倒在地上,脸贴着地面,两人从他背后攻击。为了自卫,他只好从口袋里掏出刀来抵挡。他当时感觉很混乱,毫无目的地用刀向后戳。

案情很快在媒体上曝光了,不久,大卫的一位朋友向警方交出了一把刀,声称这是大卫使用的物品,刀长10厘米,和达斯蒂胸前伤口的大小完全吻合。另外,这位朋友还交出了一件沾血的衬衫。化验结果表明,衬衫上的血迹正是达斯蒂留下的。不过,血迹在衬衫正面,这和大卫描述的情况出现了矛盾。如果大卫是在脸朝下被按在地上时刺中了达斯蒂,那么血迹应该在衬衫背面。事实上,衬衫前面的这些血迹更像是双方在面对面冲突时留下的。警方断定大卫在说谎,他们根据各种物证和目击证人的证词,认定这是一起谋杀案。大卫因为导致达斯蒂死亡而被判谋杀罪,并被判处终身监禁。

不过,大卫仍旧坚持认为自己属于正当防卫,为此他提起了申诉。了解案情的人心中也有个疑问始终没有解开,大卫这样一个文静瘦弱的大学生,又如何能打败一位全国摔跤冠军,并轻易地在他的胸口扎上一刀?在第二次审判进行前,大卫的律师就此问题专门请教了犯罪实验室的血液喷溅专家。经过检验,犯罪实验室的血液喷溅专家整理出这样一份报告:人的大动脉受到损伤时,血液通常不是流出来的,而是在巨大压力的作用下,按照那人心脏跳动的频率从伤口快速喷溅出来,按照常规速度计算,每分钟会有20~30升血液从伤口喷出体外。同时,这也意味着喷出的血流并不是连续的。在这种情况下,被按压在地的大卫会有足够的时间转过身来,从而使血液喷溅到他的衬衫前面。

大卫的律师为了让陪审团看到血液喷溅的整个过程,专门请法医和动画人员模拟了当时的情形。结果表明,大卫当时的确属于正当防卫。为确定这种做法的可能性,律师还咨询了摔跤名家布拉斯。布拉斯认为,大卫所描述的正是所有摔跤手都要学习的常见手法。当摔跤手面对“敌人”,而对方正在退缩时,摔跤手会抓住对方的手臂,将其面朝下摔到地上,把对方的头向下压,并保持这个姿势,使对方无法站起来。然后,向后拉对方的头部,这时如果对方意识到皮带上或口袋里有刀,就会拔刀向后刺。2000年8月,在达斯蒂被杀案过去6年之后,陪审团一致认为大卫属于过失杀人,此前他已经服刑6年,因此他被判当庭释放。

BPA有什么用途

由于血迹是刑案现场最常见到的痕迹证据,因此对血迹喷溅形态进行分析,在刑事鉴定上非常重要。血迹喷溅形态是指当血液撞击物体表面,因物表结构和吸附性的不同而会产生不同的形态,主要有弹跳型、溅出型、转移型等。

血迹喷溅形态是现场重建的重要部分,从血迹喷溅形态可以推测犯案经过、受害者或嫌犯的相关资料等。例如,从血迹的形状可以推测血液喷溅瞬间所在的位置、高度及角度。如果血迹是圆形,这表示血液自不远处滴落(少于30厘米);如果是锯齿状,表示滴落的距离大于30厘米;如果是惊叹号状,血液是沿着惊叹号尾端的小点位置撞击落下。

发现喷溅血迹和血泊的杀人现场往往是原始杀人现场。而移尸现场则与原始杀人现场不同,主要表现为:尸体上有严重开放性损伤,但尸体所在地点却没有喷溅血点和血泊,尸体周围血迹少;尸体上的流注状血迹难与地面相连,或血流注反映出的尸体的体位变化为移尸形成;现场外围可见移尸滴血;地面可见移尸时的血拖痕迹等等。

在案发现场,血液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向其他方向喷溅。因为不可能都落在同一位置,因此也不可能在同一种材质面上。血液喷溅到不同的材质上的扩散方式也不一样,要根据现场的材质来对血迹进行分析:不吸水材质(如皮带、铁盖)上喷溅的血迹不容易扩散,会形成水珠形状;吸水材质(如卫生纸、棉布衣料)上的血迹容易因吸水晕开,因此形状呈不规则状。

从血迹的形态和血滴大小,还可以区别血液喷溅的速度和力量。如果血液以低速射出移行,其力量很小,这种常见的血迹如受伤后血液滴落地面而造成;如果是中速,这表示力量中等,血滴边缘呈不整齐状,除主要的血滴外还会有一些散落的微小血点,一般来说,这种血迹是来自打击,刀伤棍棒榔头等;如果是高速飞溅的血滴,表示撞击力量很大,血滴广泛散布,冲击区域的中央和四周都会散有喷雾状极小的血点,这类血迹常见于枪击爆炸案件。

高速血迹喷溅痕是刑事案件中经常会见到的血迹形态分析,比如,死者是持枪自杀还是被别人开枪谋杀,有经验的法医和刑警会在握枪的手部虎口附近,寻找一种高速反溅血点。法医一般利用血迹喷溅痕迹的速度来判断凶器类型,而利用中速血迹喷溅分析重建出凶手使用凶器的位置,并可借此推断出加害人的大约身高,有效地减少嫌疑人数目,大大地提升破案几率。

在上述小胡和大卫的两个案例中,刀伤的血迹除了要看形态、速度和力量外,还要看伤口的位置:如果砍在肌肉部位,血液不会太多;但是如果砍到静脉,血就会涌出来,是连续不断地涌现;如果砍到动脉,血液就会更快地喷出来,而且是断断续续地喷射。

从血迹的形态还可以判断作案的手法。例如,被害人遭殴打时血迹会呈放射状分布,挥舞凶器时会留下弧形的轨迹等。如果看到很细密的小点的这种高速血迹喷溅痕,那就是枪击、爆炸、车祸、机械所造成的血点。通常使用刀子时,因为用手挥动的原因,血滴喷溅痕会有一些规律的、由小点所组成的曲线。像棒球棒一样的东西接触到血源,然后回转而留下的“抛物线形态”。血滴会很大,通常是泪珠形状。这种形态可以说明犯罪嫌疑人使用钝物进行了多次打击,因为通常第一次打击时不会接触到任何血液。

BPA之未来

在提到科技断案时,许多老百姓误以为,刑事鉴定一定是要由一群穿着白袍、头戴护目镜的法医完成,而且他们需要在实验室中操作动辄价值数十万的仪器来分析证据。但是,BPA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科技断案也可以是低成本的,它是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科技断案方法,广泛用于刑事案件现场的侦破分析工作。刑警借助血迹喷溅分析知识主要可以获得下述四种信息:犯罪嫌疑人可能使用的凶器种类,凶器的挥砍次数,凶器空间中的挥砍位置,血案发生的过程。

血迹喷溅形态分析看似简单,又不需要利用什么高科技仪器,但它却是当代生理医学研究的产物。因此,它的产生年代并不久远。古代的法官大人对人体的血液科学一无所知,自然不知道血迹喷溅形态分析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相关司法科技工作者成立了国际血迹喷溅形态分析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loodstain Pattern Analysis),简称IABPA。这个组织对完善血迹分析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不少论文,并提出了不少实用的分析方法。之后,BPA证据才开始被北美一些法庭采纳。渐渐地,欧美国家广泛把BPA证据作为合法的证据。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司法机构都把BPA视作合法证据,并它用到各种血案的侦破工作中。■

编辑:孙薇薇

血迹喷溅形态分析看似简单,又不需要利用什么高科技仪器,但它却是当代生理医学研究的产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司法机构都把BPA视作合法证据,并它用到各种血案的侦破工作中。

猜你喜欢

小胡血迹达斯
袖底边的血迹
深夜外卖
铁内裤
手腕下的血迹
血迹辨路
发现
如此“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