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向左,欧洲向右?
2009-02-10叶天乐
叶天乐
奥巴马成功当选为美国第44届总统,传说中的美国梦又一次焕发了新的生机。可是,如果说大部分美国人的激动是因为将奥巴马当选看作一个转变的良好契机的话,那么欧洲人为此激动又是为什么呢?思考这些问题,我们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欧洲和美国各自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和两者在“奥巴马时代”的关系走向。除此之外,这些问题也能侧面展示欧洲和美国各自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对对方的误解——虽然两者看起来好像在同一个框架内,但却是相反相离。
奥巴马的欧洲“画皮”
虽然美国大选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别事件”,但它毕竟是关于“世界第一强国的第一强人”的国别事件,理所当然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欧洲各国政要、各大媒体纷纷发表评论。
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给奥巴马的贺电中写道:“……世界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坚信欧洲和美国将密切合作,并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抓住全球一体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法国第一大报《世界报》11月5日的评论文章提出“奥巴马现象是法国政党学习的一个例子”。人民运动联盟党(UMP,法国最重要的中右翼政党,也是现任总统萨科奇所在的政党)的总秘书长认为“美国人今天选择了美国梦。毫无疑问,奥巴马现象将会在欧洲以及法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左派”第一大党社会党(PS)党魁华雅尔认为“奥巴马当选将促进世界性的友爱”。而“对于民主运动党来说(MoDem,2007年排名第三的总统候选人贝虎在竞选失败后重组的政党),毫无疑问,奥巴马是‘他们自己的候选人。”
法国另一家主流报纸《费加罗报》的评论更充满激情的溢美之词。“恭喜您,总统先生奥巴马!奥巴马的成功当选,再一次成为‘有且仅有在美国,任何人都可能被选为国家总统的有力例证。仅仅在美国,人们可以在不用担心暴力或是刑罚的前提下进行满怀激情的选举。这也正是美国之所以是一个可敬的国家的一个原因。奥巴马的胜利是一个启发灵感的来源,同时也把美好的希望带给所有人——并不仅仅是美国人,而是世界上所有人,一切皆有可能(tout est possible)。”与此类似的是法国《欧洲时报》的评论:“2008年11月4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美国人看来,作为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的第一强人,奥巴马的当选正是美国梦的体现。”
瑞士《苏黎世日报》大同小异,认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美国梦终于可以不计皮肤的颜色。这不仅是一个种族平等的世纪开端,也为全世界实现民主和不同民族的和谐共处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上面简单列举的几个例子,能看出欧洲各国对这个新当选总统的重视和不同寻常的期待。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对美国并不总是这么热情的。奥巴马之所以收到这么多热情洋溢的贺信,既有小布什政府不可磨灭的“功劳”,也同时是更为深刻的世界变迁的结果。
欧洲和美国的关系出现过一个不短的冰冻期。长期来看,欧洲大陆作为美国政治文化的发源地,向来有种“自视甚高”的姿态,对美国实际上主导世界政治格局的现实颇有微词。分裂的欧洲各强国都曾有过辉煌的时代,历史文化动辄就上千年,相比之下,美国的历史却只有短短几百年。加上“全球化”背景之下,打着美国邮戳的“华盛顿共识”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开始席卷全球,欧洲传统的福利制度渐渐抵不住强势的资本自由化倾向,欧洲各国的相对竞争力在急剧下降。欧盟虽然建起了联盟的架子,却无法突破宪法危机,政治改革总是难以走上正规。这使得欧洲各国虽然躲在欧盟这个巨大的蓝色雨伞下,却常常有深刻的危机感。危机感驱使之下,欧洲各国自然会把“怨气” 的矛头指向美国。所有这些潜伏因素,再加上小布什政府的刺激,演变成为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疏美”或反“美国化”运动。比如六角国(法国,因为国家地形是个六角形而得名)就曾经以“保卫法语语言纯净性”为名限制英语在法国的使用。根据法律规定,电台广播节目中英语使用率不能超过20%(英语教学节目除外),英文歌曲同样不能超过总歌曲比例的15%。英语单词不能随便进入法语语言系统,需要有专家审核等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奥巴马的当选被欧洲解读为“新的美国”的诞生,奥巴马的“变革”口号也被认为是为欧洲和美国重归于好吹响号角。简而言之,奥巴马当选这一事件,在欧洲媒体和欧洲人民共同的渲染之下,被绘制成一张精致的、令人无限憧憬的画皮。这张画皮承载着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政治期待,同时也承载着欧洲人民对美国人民的期待。但是,奥巴马真的就是欧洲人民所希望的那种总统吗?他的政策会不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给欧洲带来实际的好处?欧洲和美国的关系,是不是会从此进入一个相对“温馨”的友好发展期呢?奥巴马的欧洲画皮,是否会一直像现在看上去这么美丽,还是会变成一个惊悚的结局呢?
方向不同的变革
自从上帝在“巴别塔”即将完工时“混乱”了人类的语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歧、误解、猜忌等等,人们的思想无法形成统一,高耸入云的“巴别塔”也无法再建下去了。或许从“巴别塔”之后,人类就无可避免地分化成为不同的集团,操持着不同的语言,发展着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追求。对待同一件事情,即便双方使用同样的词汇,背后蕴涵的意味和指向都可能大相径庭。
如果仔细回想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或许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巧合。奥巴马口口声声说着的“变革”,不正是2007年法国竞选中社会党竞选人华雅尔的竞选口号“改变”(changement)?奥巴马著名的“是的,我们能!”(yes, we can!)和萨科奇口中的“一切皆有可能” (tout est possible)又何其相似。是的,即便欧洲和美国——哪怕是在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对何谓正确的政策走向不能达成一致, 他们总能对一个简单的事实达成一致:需要变革!“变成怎样”还有冲突和争论,但“需要变”却是肯定的。
可惜目前的趋势是,变革对美国来说意味着向左转,而对欧洲来说却意味着向右转。既然双方未来的政策趋势完全相反,怎么能肯定双方的关系会变好,双方会更加“紧密合作”呢?
先说欧洲的经济政策,举法国为例。法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在欧盟经济区是比较垫底的,原因主要在于福利制度(不一定是福利制度的指导思想出错,而是设计的制度存在漏洞或错误)之下沉重的经济负担削弱了国家的相对竞争力。比如劳工合同。法国的中小企业雇主对雇用新职员非常谨慎,因为辞退职员的经济成本非常大,而且程序相当冗长。这种顾虑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制约了经济增长,导致失业率增高。所以法国总统萨科奇上台的首要措施就是降低中小企业的税收,削弱劳工合同的保护力度,增加企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总的来说,类似法国情况的国家会走一个国家权力减弱,经济控制放松的过程。
但是与之相反,对于美国来说,强大的经济危机之下,要求“中央加强控制”的声音越来越强。媒体常常把奥巴马和肯尼迪、林肯相提并论,但是不要忘了,正是在肯尼迪、林肯这样的总统作用下,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才不断得以加强。如果欧洲批评小布什政府不顾广大美国人民民意,实行实质上的政治独裁的话,奥巴马政府的权力照现在趋势看来,或许会膨胀得更大。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国家权力增强,经济控制收紧的过程。
如果有人反驳说经济政策是内政,对欧洲和美国之间关系的影响比重不大的话,我们可以此思路分析一下外交方面的政策。
很多欧洲小报在奥巴马上台之后都热情洋溢地写道:“奥巴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吧!”愿望是美好的,可是将希望寄予奥巴马身上是不是理智的呢?奥巴马肯定不会像小布什一样,但是奥巴马的额头上刻着的恐怕还是四个字:美国利益。尽管美国梦也曾经意味着自由、民主和富裕,但将一个祖籍肯尼亚的黑人的胜利认为是“人人平等,家家均富”前兆的想法如果不是太幼稚的话,就是太肤浅。奥巴马的胜利甚至不能认为是美国黑人的胜利,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实际上是很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精英化的轨迹;他的胜利就更不能被认为是肯尼亚黑人的胜利,哪怕在很多非洲国家为了庆祝“同胞”奥巴马的胜利甚至特意放假一天。
一切皆有可能
不过,欧洲对奥巴马的期待也不是一点都不理智。至少在“后布什时代”,欧洲和美国的对话总算能够回到西方传统的政治框架里了。即便双方政策考虑的出发点都是“国家利益”,也至少有规律可循,欧洲各国也不会像在小布什任内那样“摸不清方向”。
除此之外,就现在奥巴马以及奥巴马的“西翼”显示出的能力和意向,一个更为理性的对话协商环境或许已经呼之欲出。奥巴马换届的这段时间,正是欧洲和美国拉近关系共同面对经济危机的好时机,相信双方都不会放弃这种机会。
总之,就像这句被用滥的口号一样——在向右转的法国,萨科奇用过;在向左转的美国,奥巴马用过;在全球资本自由化的时代,耐克用过;在全球反“全球化”浪潮中,砸毁麦当劳的皮埃尔老伯(欧洲反全球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发动多次损毁麦当劳连锁店的活动,并多次因此被警察罚款甚至拘留。)也用过——世界的发展局势也正是“一切皆有可能”!■
编辑:陈畅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