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主阵地是班会课
2009-02-10张燕芳
张燕芳
尽管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在学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近一个学期以来,笔者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投入有所减少。渐渐地,学生对我敬而远之,信任感减退,相互之间的知心话也少了。班级的整体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反常事件屡屡发生,科任教师频频反映课堂纪律不如从前,搞得人焦头烂额。
当笔者觉察到这些情况时,深深地体会到一种危机感。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不懂得如何处理自身的种种不快,就选择以消极的言行来表示对立情绪。这时更需要教师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笔者仔细回顾了几个月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了班级发生变化的种种原因,决定以班会为主阵地,与学生展开沟通和交流,以求扭转局面,改变现状。
于是,笔者主持召开了一节名为“寻找我们的班主任”的主题班会。笔者走下讲台,坐在了学生中间,和他们促膝谈心,学生当即把这番举动称为“零距离接触”,彼此之间的情感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在自己一直崇尚的有错必纠、律人先律己等做人理念的指引下,笔者首先确定了以自责求理解、以真情换真心的班会引导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老师近期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请他们帮助笔者追根求源,以便师生齐心,补漏拾遗,迎头赶上。
在简短的开场白后,学生却仍不敢发言。笔者在一张张凝重却又稚气未脱的脸庞上看到了疑虑,也看到了拒绝。于是,笔者又进行了一番真诚的自我剖析和诚心的引导,学生们开始陆续说出了心中的不满。他们不满于笔者陪伴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是下课铃响就匆匆而去;他们不满于在自己有心里有话要对笔者倾诉时,却难在办公室里找到老师的身影;他们不满于以往和蔼可亲的老师现在越来越爱发脾气。渐渐地,学生开始产生失望情绪,不仅和笔者拉开了距离,也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上课不听讲,甚至扰乱课堂秩序,致使其他教师无法上课。学生们说,他们就是想以此来引起笔者的注意或是表示无声的抗议。听着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笔者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片刻沉寂之后的畅所欲言使课堂气氛空前热烈。此时,已经没有了师生之间的差别和顾虑,有的只是朋友间心与心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感动了笔者,更是感染了一些平日里常常一言不发、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感觉到了老师真诚的内心,看到了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希望。一个平常很少话的学生讲出了在心中埋藏已久的秘密:一直以来,她都渴望和老师交朋友,但是老师的威严、自己的胆怯,使她不敢面对和奢望。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和老师谈笑时,她都会产生一种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失落感。这节班会课,笔者的真诚使她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初步找到了症结所在,并表示要大胆和老师交流,争取成为老师最知心的朋友。有的学生说:“还没有哪位老师敢于对自己的学生承认错误,但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勇敢地做到了!”孩子们觉得自己很幸运,也看到了身边的榜样。聆听着学生们真挚的发言,看着一张张天真而又严肃的面孔,笔者深深地感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
总体而言,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班会课。师生之间的心结解开了,学生不再有任何顾虑。此后的日子里,笔者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他们的进步:上课时都能听讲了,发言的多了,也能积极地思考问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践证明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各科老师不再反映上课纪律差或学生学习不用功了。期中总评,笔者所在的班级被学校评为示范班级。无论是学习成绩、课堂纪律,还是文艺体育,都在学校名列前茅。学生们自豪地说:我们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再次回想起这节班会课,笔者真是思绪万千,感悟颇深。
感悟之一:班级管理要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时代特点。现在的学生一个个在家庭中都是娇娇者,在学校里更希望自己是“佼佼”者。他们思想独立、个性分明,有着强烈的叛逆情绪。因此,只有尊重他们,才能走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
感悟之二:学习成绩固然是主要的,但思想教育不容忽视。社会的进步,总是在繁荣昌盛的主流里潜伏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因为毕竟我们处在一个百花齐放、海纳百川的时代。孩子的教育问题早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一些家庭甚至学校都陷入了教育的误区,溺爱和娇宠、盲目和慌乱往往取代了正、严格的教育。部分家长庇护学生的错误,不惜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一些老师也因此投鼠忌器,失去了应有的严格与责任心。
感悟之三:不能单纯以成绩论英雄,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如果将大脑比作机器,机器不转就会生锈,只有积极转动的机器才会越转越灵活,而思想教育就是学生转动机器的动力。
感悟之四: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应时刻牢记在心,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因为,只有老师先做到让人信服,学生才会真正敬佩你、亲近你。我们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做到育人先育己。同时,“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必须让学生先学会关心自己的事,然后再去学习、关心学校和同学的事,继而去关心社会、国家的事。无论是老师和家长,都必须先行一步,为他们做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