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班级自主教育管理

2009-02-10吴翔武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时代性个性化班级

吴翔武

一、加强实践性是开展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基础

班级自主教育管理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则以活动为中介,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中,才能使主体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可抽象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人类的现实据为己有”的内化过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活动不断地将已有的心理品质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他们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才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在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主体性,所以活动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主体性教育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规范、组织和引导,因此,必须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使影响他们主体性形成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达到优化,使各种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决定它们的诸多条件相互促进,紧密配合,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发挥主导作用。

1.班集体的建设需要把教育实践融入到生活之中,要使班级自主教育的能力培养具有生活性。研究表明,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并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在,但在学习各种新鲜事物时,他们更喜欢生活化的东西,也即希望事物直观、可感。如他们对电影电视的情感投入往往要超过对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的情感投入。因此,选择生活性的教育内容就成了教育者在开展系列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笔者在实践中,实施了一系列既有趣味性、又有生活性的教育内容。比如,开展了当一天家长、当一天管家、做一天主妇等活动。在具体实施时,还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形式等,并与家长取得了配合,从而形成了合力。

2.班集体建设需要融入到社会当中,以使班级自主教育能力的培养具有社会性。随着教育开放性程度的提高,学校不仅是一个小社会,它还具有大社会的功能。陶行知说:“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所以要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共和国,须把社会上一切的事,拣选他主要的,一件一件的举行起来。不要使学生在校内是一个人,在校外又是一个人。要使他造成共和国国民的根基,须在此练习。对于身体方面、道德方面、政治方面,凡国民所不可不晓得的,都要使他晓得,那学校便成为具体而微的社会了。”当今世界,社会管理社区化,义务教育管理也趋于社区化,社区教育在各地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学生教育具有社会性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除了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社区教育活动外,还组织了一些全班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与盲童学校的学生结对子,参加居委会的义务劳动,暑期到工厂、商店打工,上街宣传,搞社会调查,等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突出主体性是实现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灵魂

主体性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个体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个体的需要、满足,强调对个体权利与尊严的肯定、维护,因而提出了哲学的主体性、道德的主体性、德育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开放而产生的自我价值取向的一种深层的理论表现。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品质,即开放性和自主性。随着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自主能力的逐步提高是实现其主体性的必要前提。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发挥,但在班级的自主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应体现出同样的主体地位,而只是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具体说来,在教育活动中,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担当生活教育的主角,并随时运用富有启发性、情感性、激励性的教育手段来适度、适时地引导学生走向自主教育的主角,这样,学生的自控能力、创新精神的发展就能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因此,教育学生学会自控是促进他们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占了很大比例。这些独生子女的成长虽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也得到了更多的溺爱,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容易形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在处理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时,往往只注意自身的存在,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极端个人主义”,自主意识和自控能力呈不协调发展状态。笔者认为,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情感、态度、观念、意识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自主教育活动中,学生与教师始终处于不断的磨合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中也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处于主体地位,比如,在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的过程中,教师就应首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做到耐心、仔细;再如,在要求学生书写作业细心、端正时,教师在课堂板书中也应做到一丝不苟,有板有眼。实践证明,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正是教师主体发挥作用,且影响学生主体发生转变的重要手段。学生的自控能力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能够形成,并得到发展。

三、强调时代性是推进班级自主教育管理的动力

“世界正成为一个地球村”,这种大背景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虽然学生仍没能深入地接触社会,但较以前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而在时刻关注社会发展、国家命运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其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正在觉醒。因此,学生的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的一个常说、常新的主题,而强调时代性正是推进班级自主教育的动力,如果没能在其中凸显出明显的时代特色,学生就会感到自己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而不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也不利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1.时代性决定着人才的发展必须个性化。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整个世界发展潮流的体现。龚自珍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就是说,在时代性的要求下,社会必须营造一种适合各种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即要在各方面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各种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班级自主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心理、情感、学业、生活等诸方面,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个性,使他们在宽容与宽松的环境中寻求最佳的发展途径。

2.认同多元化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坚持的态度。因为个性化是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多元化又是个性化发展的依托。因此,在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个性化与多元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而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它与人的个性化发展一样,也必须具有个性。所以在指导班级自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集体目标是基础,个体目标是终极,多元发展是形成班级浓郁的自主教育氛围的重要手段。在符合集体目标的条件下放手让学生去学、去独创,这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正确态度和教育观念,教师必须善待各种不同性格的学生,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实现个性化成长。

班级的自主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新世纪教育在关注学生、发展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它必须有别于以往的自主教育,要具有实践性、主体性、时代性,以体现集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辨证统一。在教学中,如果坚持了这些原则,就是对学生发展的终极关怀,也是对未来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猜你喜欢

时代性个性化班级
班级“无课日”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国共产党党员质量标准演进研究
同桌宝贝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