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经验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2009-02-09650307云南省干部疗养院程海龙
650307 云南省干部疗养院 程海龙
温针灸配合经验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650307 云南省干部疗养院 程海龙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经验穴(冲阳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治疗组56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经验穴和温针灸;对照组55例,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4%。结论温针灸配合经验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确切。
温针灸;经验穴;电针;肱骨外上髁炎
自2003年以来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经验穴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111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56例,男性20例,女性3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3~32周,平均6.7周。对照组55例,男性21例,女性34例;年龄31~62岁,平均42.4岁;病程3~31周,平均6.1周。以上所有病例都为单手发病,均有肘关节外侧疼痛,旋前功能受限,局部压痛明显,前臂伸肌群紧张试验阳性,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诊断均符合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取穴取穴以局部、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即取合谷、手三里、压痛点(阿是穴)、曲池、肘、外关为主穴,其中治疗组加经验穴(冲阳穴),隔天左右冲阳穴交换针刺;电针组阿是穴、手三里穴采用电针。
2.2 操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肘半屈内收位,肘部置于心脏水平高度,本组均采用华佗牌针灸针30号5.0 cm毫针,常规消毒后,以阿是穴为中心点,采用指切进针法,向曲池穴方向斜刺和齐刺三针4.0 cm,使局部有酸胀并向曲池放射,施捻转泻法1 min,合谷、手三里、曲池、肘、外关穴采用指切进针法直刺3.3 cm左右,治疗组加经验穴(冲阳穴)采用提捏进针法平刺向趾1.7 cm施平补平泻法,小幅度捻转1 min。
治疗组:阿是穴(中心点~中间一根毫针)和曲池穴处毫针插上1 cm长艾条(采用苏州东方艾绒厂产药艾条),点燃温针灸两炷。
对照组:阿是穴(中心点~中间一根毫针)和手三里穴处毫针采用电针(电针机型采用6805-D型,50 Hz连续波)。
以上治疗30 min/次,1次/d,10次一个疗程,一疗程后休息3 d再继续下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肘部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自如;显效: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56例中,治疗6~20次,痊愈38例,显效18例,无效0例,治愈率67.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55例中,治疗7~20次,痊愈22例,显效31例,无效2例,治愈率40%,总有效率96.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是以肘部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疾病,属中医“肘劳”、“筋伤”范畴,常见以需反复作前臂旋转、用力伸腕和肘部长期受震荡的患者,与职业工种有密切的关系,如: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家庭主妇等。在临床中,针灸对此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它以副作用少、疗效确切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不同的针灸医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治疗结果,在主穴治疗的基础上选穴和针刺的手段也有差异,比如:有的阿是穴采用单针平刺或直刺,有的用电针等,临床疗效也就有差异。笔者在选择主穴和针刺方法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采用温针灸配合经验穴和电针治疗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在治疗组中,根据本病属长期操劳,复感风寒,缠绵不愈,反复发作,肘部脉络敛缩,筋脉失养而致的病因病机特点,采用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温针灸有利于温通经络,活血逐痹,消瘀散结,通络止痛。而在十二经脉中,手阳明大肠经走鼻翼两旁,上交合于足阳明胃经,冲阳穴属足阳明胃经原穴,也是临床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经验穴,配合此穴加强了活血止痛之功。有人仅针刺阿是穴和冲阳穴,对此病也有一定疗效[1]。
在两组治疗中,在局部(阿是穴处)都采用了三针齐刺,有利于松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血循环;就本病而言,有人提出相关周围神经通道的病变与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两组针灸治疗都可能对消除致通道狭窄病变的缺血痉挛、炎症水肿、粘连等因素,提高了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从治疗中可以看出,虽然两组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对于病程较长的病例,治疗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
1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18-219
2 罗才贵,主编.推拿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11-113
1005-619X(2009)04-0344-02
200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