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巴马胜选:“网根”民主时代的到来?

2009-02-07杨国斌

网络传播 2009年1期
关键词:胜选麦凯恩民主党

杨国斌

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胜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大选揭晓后,媒体盛赞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入主白宫的黑人总统,标志着美国民权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同时,也有评论家欢呼美国第一位“网络总统”的诞生,甚至说如果没有互联网,奥巴马就不能当选。奥巴马本人在胜选当晚的演讲中,也不无感慨地间接承认了互联网的作用,他说竞选的胜利靠的不是别的,而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从他们微薄的积蓄中,掏出5元10元或20元钱,来支持我们的事业。”据统计,竞选期间,有300万人为奥巴马捐款,捐款总额达6亿多美元。这其中相当数目是来自网上的小额捐助。

利用互联网竞选,不是奥巴马首创,也不是他的独门暗器。在2004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前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靠互联网筹资的成功,已有先例。即使本次竞选,通过Youtube发布视频竞选节目,也是麦凯恩在先。奥巴马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比别人走得更深更远,对网民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和诚信,从而使他在竞选的21个月期间,在网上聚集了人气,调动了热情,赢得了“网根”。

“网根”(netroots)一词与草根同源。公民社会的基层组织,向来称为草根组织。而在互联网时代,活跃于网络的新生代,被冠之以新的名称——“网根。”他们建网上社区,写博客,制作视频,每隔两分钟就察看一下自己的Facebook。他们生活在网络中。尽管美国的网络普及率很高,但网上活跃人群,尤其是Facebook这样的社会网,仍以年轻人居多。要争取年轻人的选票,必须“打人”他们的网络。

然而美国政界却有一句警世名言:你告诉我谁想靠青年选票获选,我就告诉你谁会落选。意思是说,别指望年轻人会去投票。美国于1971年把投票人的年龄从21岁降到18岁。在1972年到2000年之间的总统大选中,18岁至24岁年龄段投票人的投票率下降了16%,从1972年的52%跌落到2000年的36%。2004年首次有所回升,达到47%。到2008年,终于恢复到1972年的52%的水平。另据2008年大选后对青年投票人进行的民意调查发现,有50%的受访者投了奥巴马的票,只有30%投了麦凯恩的票。

由此看来,奥巴马的竞选,颠覆了美国政治上的一个真理。在他的动员下,青年投票了!这一成功,无疑反映了美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共和党和小布什的不满。但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与年轻人达到了沟通,在他们中间唤醒了失落已久的理想主义精神。

70年代初期以来,青年投票率的持续下降,说明在经历了60年代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之后,美国社会走向了保守。以60年代的青年文化为基础的美国左翼文化和政治趋于衰落,年轻一代逐渐疏离于政治。1992年克林顿竞选时,曾经给青年人带来鼓舞,当年的青年投票率是1972年到2000年18年间唯一一次呈上升趋势。

近年,有研究者认为,美国左翼力量的衰落和民主党的几番败选,是因为左翼力量丧失了政治热情。从民主党到支持民主党的公民社会,在组织上和行动上都缺乏激情和理想。他们常常用冷冰冰的,技术性的语言,去宣传政治主张和行动方案,起不到振聋发聩的作用。反而是保守的右翼,包括共和党和很多基层宗教组织,搞起政治来激情之澎湃近乎痴狂,颇能鼓动人心。其所向披靡之势,被美国著名的左翼知识分子,60年代的学运和反战领袖托德·吉特林(Todd Gitlin)比喻成“推土机。”吉特林在2007年秋出版的《推土机与大帐篷:盲目的共和党,软弱的民主党及美国政治的复苏》一书中,指出各类左翼运动之间缺少团结,致使民主党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呼吁民主党通过博客等新媒体手段,调动“网根”,重建基层左翼力量。也有分析家提出,民主党必须改变其缺乏激情的政治风格,用饱满的热情和自信,发出振奋人心的声音,从感情上打动人心。

奥巴马显然看到了美国民主党和左翼文化的症结所在。他打着“改变美国”的旗帜,把竞选活动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我发现和文化认同的社会运动。一方面,他施展其颇具煽动力的演说才能,以雄辩打动听众。在这一点上,他大大超出败给小布什的民主党前两届候选人戈尔和凯利,也远胜于他的竞选对手麦凯恩。同时,奥巴马也充分认识到“网根”的力量。他首创在总统竞选班子里设立网络媒体办公室,并聘请Facebook的合伙创建大休斯(chris Hughes),为其网络竞选策略出谋划策。于是,奥巴马和他的竞选班子,通过网站、Youtube视频、电子邮件组、短信和网上社区等多种新媒体渠道,上演了一场全方位的,互动参与式的网上竞选狂欢。

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的电子邮件组收集了1300万个邮址。从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参选,到选举获胜的21个月内,他的竞选班子通过电子邮件组,发出了10亿封邮件。除了办自己的网站,奥巴马还加入了15个网上社区,在这些社区里拥有500万个支持者。仅在Facebook,他就有320万个支持者。整个竞选期间,他在Youtube上发布了的近两千个视频竞选节目,总收看时间长达1400万小时。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对于奥巴马所要争取的选民来说,他上Youtube视频,加入网络社区,建Facebook社群,体现了他的以变为本的竞选口号,表现出一种新的政治风格。这种政治风格的核心,是互动和沟通。是让选民通过互动和参与,发现和重塑自我,获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的体验。

这也正是互联网文化的风格。Web 2.0时代的网络媒体的核心功能,是社会生产,是让消费者同时成为生产者和创造者。试想没有网民的发贴,看贴和回贴,哪来的互联网文化。在奥巴马的网络竞选中,互联网所特有的社会生产功能,给选民提供了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他们本来已经生活在网络中。网络是他们天然的世界。但奥巴马其实也是年轻人。他不仅在年龄上比麦凯恩更接近于网络社区里的年轻人。他的竞选口号,其实就是年轻人的口号。他说要“改变美国”,说“我们能做到!”这种乐观和自信,正是青年人的精神。所以,当他和他的年轻的支持者们全方位地进入网络世界的时候,新时代所呼唤的理想主义就诞生了。青年网民们不仅开始在自己的社区里谈论政治,而且他们自建网站,写博客,上Facebook,做视频,传短信。枯燥无味的政治竞选,因此变成了乐趣横生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和创作活动。这种互动式的新风格,与小布什的傲慢无知和顽冥不化形成鲜明对照。而那位不会用电脑,不看电子邮件的竞选对手麦凯恩,在这种风格面前,则显得无可就药地落伍于时代,无法给身处危机之中的美国选民带来憧憬和希望。

奥巴马动员了“网根”,不仅争取了青年选票。更重要的,是“网根”动员起来后,又自愿地在网上网下展开了多方位的拉票活动,成为奥巴马竞选的集团军。据统计,奥巴马的个人网站MyBarackObama.com,有两百万个注册用户。仅靠这一个网站,就组织了20万次网下的竞选活动,组建了3.5万个志愿者群。

所以奥巴马的胜选,要感谢“网根”的支持和网络的力量。这并不是说,网络是他的救世主。他的胜选也是时代的机缘。奥巴马出现在美国政治文化陷于危机的年代。他以一副全新的面孔,站出来竞选,给美国公众带来一股新的气息。就在同时,美国青年文化象地火一样,也在悄悄地运行,并从网上开始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应该记住这样一个事实:Facebook 2004年才出现,Youtube的创建则是近在2005年2月的事了。整整两年之后的2007年2月,在Facebook和Youtube最火热的时候,奥巴马宣布参选。

奥巴马的“网根”民主何以为继?经历了危机的美国政治,能否在奥巴马执政期间真正注入“网根”民主的新风格?竞选狂飙过后,美国广大选民依然热情不减,提出了大量具体的建议,期望奥巴马把网络民主纳入正轨。正在组阁的奥巴马,明确表示要把网络民主发扬光大。不管未来怎样,奥巴马此番胜选,表明美国的草根政治,从此进入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根”政治时代。

猜你喜欢

胜选麦凯恩民主党
麦凯恩越战被俘经历迷雾重重
特朗普 吐槽麦凯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