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个真实互动的网上西藏
2009-02-07张世福
张世福
祖国的边陲西藏,是个富于传奇色彩的地方。不久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总编辑张小平。
这位40年来,30余次进藏采访、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说,世界屋脊上那明丽迷人的高原风光,那淳朴热情的藏族群众,那无与伦比的宗教气氛,使他每次进藏采访都处在高度的兴奋之中。
2009年是西藏废除封建农奴制度、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让我们随同这位老新闻工作者一起面向一个真实的西藏。
向世界客观、全面地介绍和展示西藏的历史和现实
《网络传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是何时开通的?
张小平:中国西藏信息中心(http://www.tibet.cn)是一个民间网站,成立于2000年,它以对外介绍西藏和信息服务西藏建设为宗旨,向世界客观、全面地介绍和展示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其拥有的电子资讯库内容涉及中国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旅游、宗教等各个领域,现已成为互联网络中最大的涉藏权威信息源。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建立一方面是由于“西藏问题”的特殊性、敏感性,以及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在许多涉藏领域对我进行歪曲、污蔑和攻击。我们需要让世界听到和看到中国正义的声音,以正视听;另一方面是为了克服广播、电视、报纸在海外落地难的传播局限,让海外读者,全世界人民了解一个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西藏。
一直以来,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建设始终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援藏成果展”上,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建设藏文网,要把网站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成为海内外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西藏的重要窗口。这一指示成为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很快,在各涉藏单位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网站于2001年9月12日推出藏文版,面前,网站有中、英、藏三种文版,同时管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的《西藏文化网》(也是中、英、藏三种文版),我们的目标是汇海内外涉藏信息之精华,扬中国西藏网独家之优势,使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和西藏文化网成为“世界了解西藏的窗口,西藏通向世界的天路”,成为“网上阅读西藏的天堂”。
《网络传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对外涉藏新闻报道?
张小平:我们是专业的涉藏新闻网站,力求在内容上体现西藏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在形式上突出西藏的民族特色。让西藏文化的气息洋溢在网站所有的页面上。
长期以来,对于西藏的历史、藏传佛教、新西藏的伟大变化等,许多西方国家的民众要么完全误解,要么一知半解或毫无了解。究其原因,当然首先要归咎于达赖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的长期歪曲报道,西方国家政府、媒体以及各类民间组织长期积累的成见、偏见也是重要因素。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涉藏新闻报道长期薄弱滞后。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世界已经进入21世纪,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态势远远超出人们的意料,如果我们仍然继续用传统媒体那种僵化的新闻报道模式来宣传西藏,最终将使中国的涉藏新闻报道在全球化的传播系统中“失语”。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媒体的所有功能、手段和优势,使中国传媒的声音,在国际传播新体系中得到张扬,如何在网络时代冲破原有的新闻报道模式,树立一种全球传播的大勇气和新理念,这正是所有涉藏媒体的一种新审视、新态度、新思考。
媒体对外介绍西藏的态度近年来也在不断改变,从“宣传”到“传播”,态度日渐平和、客观。过去一味以新闻报道主体的意志而非受众需求为中心的表达方式,在现代国际传播规律面前屡次遭遇被动和尴尬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都开始了冷静的思考:我们的传播理念、态度和方式急需更新。在2008年出现的拉萨“3·14事件”和奥运圣火在欧美国家传递过程中的干扰破坏事件中,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激发了海外华人、留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内网民的正义之举,一时间,涉藏宣传如春风化雨,出现了一个网上铺天盖地、舆论群情激奋评说西藏问题的新局面。互联网使寻常百姓第一次大规模的进入涉藏宣传领域,西藏知识、“西藏问题”的真相广泛而深刻地进入西方民众和主流媒体之中,涉藏宣传出现了空前良好的局面和难得的话语机遇。
传播信息,服务读者是我们的快乐
《网络传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办网理念是什么?
张小平:为了给西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西藏特色,整合社会资源,实行信息援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向往西藏、热爱西藏,渴望了解西藏、走进西藏,进而感受西藏、享受西藏,正在成为当代海内外民众的普遍追求。因而,“传播信息,服务读者”成为我们的办网理念,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为网民提供便利成为我们的快乐。比如,由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创办的,具有涉藏出版资讯和服务功能的大型专业网站“西藏图书网”,为各涉藏图书出版机构、作者和国内外读者之间架起了在线服务的桥梁;“西藏旅游网”为所有关注和热爱西藏旅游的人士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建设西藏各地区子网站,传递西藏各地更详尽、更准确、更及时的动态;成立“爱西藏联谊会”,随后又派生出“涉藏校友录”、“援藏战友录”两个网上团体,为海内外热爱关心西藏的人士提供交流互助的平台;联合多家媒体共同发起了“推荐藏羚羊竞选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网上签名活动;“卓玛在线”做为传播西藏知识、解疑释惑的平台,受到我有的好评。博客和论坛,已经成为网友发表西藏话题作品的个性空间。
《网络传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个性化特征是什么?
张小平: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始终坚持以西藏和与西藏有关的信息作为我们的主要信息。同时我们也注意具有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对国内、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我们也会及时报道。比如:每年的“两会”、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奥运会”,我们不但发布相关信息,还制作了大型专题,被许多网站转载或采用。
专题网站切忌狭隘,要有广阔的视角。我们一定要把西藏放在全国、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样才能有全局观念、祖国概念,才能更加突显我们自身的特色,我们的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被关注,才有影响力。只有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才能得到整个世界的认可。否则,只重视个性,容易助长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大局,甚至出现舆论导向上的重大失误,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要求网站从业人员在涉藏新闻报道中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祖国统一的捍卫者,民族团结的促进
者,西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在重大新闻事件中走向第一线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是如何表现的?
张小平:网络媒体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尤其能体现出传播速度快,图文并茂,以及互动性强的特点。这在2008年的工作中感受尤其深刻。
拉萨发生“3.14”事件以后,我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报道了这个事件。“3.14”后的第20天,我带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报道组到达拉萨。
这期间,我们到老百姓家,到机关、学校、商场走访一个个受害者,在现场拍摄照片,于是,《探访八廓街受害商户》、《见证阳光下的罪恶》、《拉萨二中经历的“3.14”》、《坦然而镇定是我眼中的旺多老师》、《走向安定的拉萨街头》、《还给孩子一个和平的世界》《祖国是拉萨强大的后盾》、《八廓街是民族团结的象征》等一大批新闻和评论作品出现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网页上。那段时间,我们先后发布了自己采写的219篇文章和500多张新闻照片,拍了上万张资料图片,图文并茂地讲述事实真相。这些文章、专题、照片被国内外的许多网站转载。
这期间,我们和“人民网”合作共同开办了《西藏问题系列网络访谈》,受到网民的欢迎。还和“中国广播网”合作进行了现场访谈“我眼中的西藏”。
在奥运圣火登珠峰的日子里,我们派了两位年轻的女记者到珠峰大本营采访,编辑部前移到拉萨直接编发上传稿件。前线记者与后方编辑部通力合作,制作出了许多转载率极高的专题、文章和图片。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在关注抢险救灾的同时,我们特别注意报道抗震救灾中的民族关系,组织了“给灾区藏族小朋友写信”活动,并编辑成书送往灾区。还派出由网站领导带队的“灾后四月访藏乡”报道组,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藏族村寨,报道了这些地方的最新信息,这些文字和图片也被海内外媒体广泛转载。
《网络传播》:作为涉藏网站你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张小平:在我主持网络媒体的工作中,最让我感到困难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政策把握的问题;二是人才的问题。
政策方面,涉藏宣传的政策性、敏感性极强,不能有丝毫的疏忽。西藏问题的特殊性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必须有丰富的西藏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否则,你怎么报道?怎么把关?
目前我们缺少的是对西藏文化、历史有了解的、藏文水平较高的人才。
对于人才,我们是用感情、用事业来留人。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和西藏文化网工作的人员,每天都生活在充满藏族文化的氛围中,很多人都有机会到我们的西藏工作站轮岗,和西藏近距离接触。能去西藏锻炼、写作,展示自己的才华,是每个网站员工的希望和期待。
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
《网络传播》:你在事业上的追求和生活有没有冲突?你是如何协调、平衡的?
张小平:加入到网络媒体事业,几乎占用了我生活的全部。一直是忙忙碌碌,甚至比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都忙。特别是今年,西藏大事不断,我的工作也就更加忙碌,面对的挑战也就更多更大。
我做了多年的新闻工作,这个行业的特点使我对前卫性、新闻性、突发性的事物十分敏感,所以我现在只要一坐在电脑前就会感到兴奋、就会有精神。最新的信息,最新的动向都会不断激发出我的工作热情。每天,我的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我的电脑也一直保持在线状态,我向同事们承诺随时都能找到我。
多年来,工作融入了我的生活,工作也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既然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了,那矛盾自然也就统一了。
《网络传播》: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媒体经验,在这里给刚刚从事网络业的或者将要从事网络媒体业的年轻人,提一点建议,他们应该提高哪些素养或品质?
张小平:首先是要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大局意识,要有为国家服务的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是媒体从业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比较深厚的知识功底。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百科全书、一幅知识长卷。西藏文化中的任何一个门类,只要你钻进去都够你探索一辈子的。
三是工作态度上要勤奋、努力,要有主动性。要热爱自己所服务的网站的专业。比如“卓玛在线”上面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很难应对的。
走向2009,迎接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
《网络传播》:目前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的整体实力如何?
张小平:目前,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站内容涵盖新闻、数据、专题、评论、图片、旅游、图书、音乐、影视、咨询、互动、网络杂志、联谊会、企业黄页等方面,总信息量达120G以上(其中英文10G,藏文14G);网站年均独立访问用户总量3000万左右,年均页面访问数约5亿。网站已被全球近3000个网站链接,超过70%的信息被GOOGLE等大型搜索引擎收录,海外读者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印度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对世界著名搜索引擎所提供的数据采样分析表明,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在互联网上信息量已居领先地位,稳据国内涉藏网站(包括官方和民间网站)第一位。在世界知名的网站统计机构ALEXA的全球排名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站的名次也一直领先于达赖集团和西方的涉藏网站。
网站注重全方位加强信息采编工作,在拉萨设立了工作站,专门与西藏各界沟通,采集第一手信息。随着工作的发展,网上首发和独家信息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被国内外各种网站、新闻媒体转载的数量不断上升。
除此之外,网站还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涉藏省区有关部门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四川藏学所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内各涉藏网站保持沟通和联系,与新华网西藏新频道、人民网西藏频道、央视网西藏频道、中国西藏新闻网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并为西藏各地区和部分县建立和管理了门户网站。
为增强网站的海外影响力,我们采用“借船出海”的办法,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多个网站、平面媒体和留学生团体建立了链接。
几年来,网站陆续引进一批专门研究民族、宗教、网络传播的研究生和有网络宣传工作经验的人员,已形成一支由藏、汉、满、蒙古等多民族组成的具有一定外宣政治素养,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
《网络传播》: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升级、传播手段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受众不断地被市场细分,中国西藏信息中心下一步如何发展?
张小平:当前,全球互联网的发展态势迅猛,我国互联网用户与日俱增,海内外网上读者对西藏的关注度有增无减。应当说,这是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2009年是西藏平息叛乱、实行民主改革、解放百万农奴50周年,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将是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在海内外读者面前的又一次隆重亮相。
在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中国西藏信息中心遵循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信息源,增加信息量,为读者提供更多、更新、更权威的涉藏资讯。
另外,要进一步办好西藏博客、论坛和“卓玛在线”等互动平台,使更多的读者登陆中国西藏网,对藏事直抒胸臆,发表最新西藏题材的图文作品。
我们要对中英藏三种文版再度改版,突出网站的实用性、观赏性和可读性,使资讯更加丰富、分类更加明晰、页面更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我们要努力和国家级的网络媒体合作,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突出自身特色,进一步丰富我们网站的音视频内容,继续扩大网站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我们要推出一批即时报道和全新的专题,隆重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深情讲述百万翻身农奴半个世纪以来的辉煌岁月,展示天上西藏的美丽画卷。
我们要继续学习、探索和创新,使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成为网上涉藏信息的发布中心、西藏问题的讨论中心、西藏知识的资料中心,西藏图书的展示中心,西藏旅游的咨询中心,为新西藏的发展、进步和繁荣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