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非洲开车“左右为难”

2009-02-06

环球时报 2009-02-06
关键词:莫桑比克塞内加尔殖民地

本报驻塞内加尔特约记者 杨 艳

倘若你让一位司机开车,从非洲纳米比亚的鲸湾港出发,经安哥拉、刚果(金)、乌干达、肯尼亚,直达索马里北部的柏培拉,这位司机一定会喋喋不休地抱怨,因为他一路上都得“左右为难”。

刚到非洲开车很不适应

根据记者的经验,纳米比亚的交通规则是车辆靠左行驶,而进入安哥拉就变成了靠右,等穿过同样靠右行驶的刚果(金),就又进入靠左行驶的乌干达,如此“左倾”着一路开到肯尼亚—索马里边境,然后再次切换到靠右。这还没完,等车辆通过索马里北部一个叫拉萨诺德的城市后不远,便得再改过来,因为接下来的那部分索马里区域又是靠左行驶了!

记者刚到非洲时,开着右舵车靠左行驶,真是手忙脚乱,适应了很久才习惯。不过我认识的几个在非洲跑长途货运的司机,却是个个练就了一身“左右逢源”的好功夫。即便如此,这种路况对司机来说也未免太辛苦,再说对非洲各国互通有无也不利啊。

和殖民历史关系大

为什么非洲会出现这种“左右为难”的尴尬呢?当地人告诉记者,这和该国进口哪里的汽车大有关系。比如日本的二手右舵车,早年间就占领了非洲许多国家的市场。在大量进口日本车的地方,交规自然也会“随行就市”。而对于开美国左舵车的国家来说,情况正好相反。

另外这也和非洲殖民历史有关。很多非洲国家曾是英法殖民地,众所周知,英国是靠左行驶,而法国靠右。当年他们在非洲地盘上各搞一套。等这些侵略者拍屁股走人,“左右为难”的后遗症却留了下来。

据记者了解,现在非洲大约有14个国家是靠左行驶,多数在南部和东部非洲。自从非洲各国独立后,“左右为难”的局面给邻国间带来许多不便。比如冈比亚,这个小国三面被塞内加尔包围,每天都有大量车辆穿越冈比亚往来塞内加尔南北方,右换左、左换右的“戏法”让交管部门头疼,更让司机七窍生烟。时间一长,许多原“左倾”国家改成靠右行驶,如苏丹、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加纳、冈比亚等。有个尼日利亚朋友对我抱怨说,当年用了很长时间才拧过这个弯儿来,因为马匹和骆驼已经习惯靠左走路。

“一国两制”的交通规则

非洲当然不光只有英法的殖民地,葡萄牙当年也有不少,这些国家可是被折腾得更够呛。原来葡萄牙在1920年之前也是靠左行驶,1920年改为靠右,于是一声令下,非洲殖民地也都照着改,像安哥拉便是在这一年改成靠右的。不过有个地方例外,就是莫桑比克,因为这个葡萄牙前殖民地被几个靠左行驶的英国殖民地包围,如果改右势必引起混乱。于是直到今天,莫桑比克也一直靠左。不知是否与此有关,莫桑比克这个和英国毫无血缘关系的国家一直对大英帝国存在好感,甚至在1995年破格加入了英联邦。

非洲还有一些国家曾被多个宗主国统治,而这些宗主国又“左右不一”,如喀麦隆曾被英法分治,坦桑尼亚的大陆和海洋部分则被英德分管,它们中大部分在独立后统一了交通规则。但也有个例外——索马里。这个国家曾被英、法、意三国分割,混乱不堪。独立后大部分地区靠右行驶,但北方原属英国的“索马里兰”地区却不买账,至今仍顽固保持着靠左行驶的习惯。外国司机宁可绕道,也不愿到索马里找麻烦。▲

猜你喜欢

莫桑比克塞内加尔殖民地
狂欢祈福
风云变幻的莫桑比克海峡
致命山洪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东南亚地区殖民地状况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二战后英属各殖民地分离倾向探因
塞内加尔邀 海地灾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