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主位推进模式的应用
2009-02-05于瑾杨淑青张艳
于 瑾 杨淑青 张 艳
摘要以主述位理论为基础,分析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考研英语(非英语专业)考试中选择搭配题中常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并尝试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对其中的选择搭配题解答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主述位 主位推进 选择搭配题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近几年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的题型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与完善。自2005年来,全国考研英语考试(非英语专业)陆续增加了选择搭配题、段落排序题、概括大意题。这证明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测试逐步由应试型向应用型转变。从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选择搭配题在2005、2006两年的难度分别为0.416和0.452(07年未考选择搭配题、08年暂无统计数据)。新增备选题型,尤其是选择搭配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以及文章结构的理解,要求应试者从总体结构和逻辑对语篇进行把握,这类题型不仅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更加侧重于考察考生对语言知识应用的技能。利用主述位理论可以帮助应试者理清语篇的连贯性,对语篇连贯和语篇的语义结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解答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中的新增题型,尤其是选择搭配题时应试者可以对其语义结构进行分析,使用主位推进模式理清作者的思路,了解语篇的大致内容,顺利对语篇进行选择搭配。本文选取2005、2006、2008 三年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样题及著名英语测试学专家王长喜主编的2008考研英语测试卷中选择搭配题作为语料,拟以主述位理论为基础,分析主位推进模式在考研英语考试(非英语专业)中选择搭配题语篇生成中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主位推进模式对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中的选择搭配题解答的指导意义。
2 主位、述位和主位推进模式的论述
2.1 主位和述位
主位( Theme/T) 和述位(Rheme/R)这两个概念是由布拉格学派创始人之一Mathesius于1939年首先提出的。位于句首的成分在交际过程中有充当论述的起点的特殊作用,他把这类成分称为主位,把剩余部分称为述位,主位一般表示已知信息,述位一般表示新信息。Halliday(1985:38-39)认为,主位“是信息(message)的起点(point of departure),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
划分主述位的目的是进一步分析句子的结构,每个句子前面部分是话题的起点,是语篇中已经写过的话,能够在前文中找到,而剩余的述位部分能够完善句子意义和结构,并引领新话题。主述位能够推动话题不断向前发展,构成整个语篇的衔接。我们可以根据划分主述位找出语篇的话题,分析语篇的结构模式和逻辑衔接。
2.2 主位推进模式
每个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一个单独存在的句子,主位和述位是确定的。整个语篇的展开是随着各句主位的推进进行的,最后形成一个能表达完整意义的整体。主位推进的研究主要是由Fries和Danes等人完成的。Fries(1983)和Danes(1974)等人发现由于话题、篇幅、体裁、难度不同而导致话题不同。看似在选择何种成分充当主位时选择余地很大,但是要受各种各样的限制。他们努力从语言素材中总结出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叫做主位推进模式。(朱永生,2003)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语料分析, 归纳出考研英语考试(非英语专业)中选择搭配题中常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另外, 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对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中选择搭配题的语料分析是以段落为单位的。
3 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中选择搭配题的主位推进模式应用
经过对2005、2006、2008 三年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样题及著名英语测试学专家王长喜主编的2008考研英语测试卷中选择搭配题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四种基本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英语考研(非英语专业)试题(见表一):
在语料中,使用最较多的为主位同一型和延续型。述位同一性和交叉型的主位推进模式虽有使用, 但是只分别占10.25%和4.34%, 所占比例很小, 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讨论, 由2006年考研英语(非英语专业)选择搭配题我们可以看出,题目中的(3)、(11)运用了主位同一性, (1)、(2)、(4)使用了延续型模式。主位同一型模式在选择搭配题中的使用意味着在一个语篇中(这里主要是指一个段落),所有的或大部分句子的主位是相同的,所有述位都围绕着同一个主位展开,依次对涉及的主位进行了阐述,同一主位的推进促进语篇的完成。主位同一型模式的使用往往使得句子在结构和意义上呈排比状,结构对称、简单。应试者可以根据分析已知题干的主位寻找备选项中的相同或相似的主位。(3)就是的采用这种模式。题干语篇中各句的主位排列如下: TI─R1……T2(=T1)─R2……T3(=T1)─R3……T4(=T1)─R4,在选项中也存在主位同一型模式,即TI─R1……T2(=T1)─R2……T3(=T1)─R3,并且主位是一致的,即“he”,而在选项中不存在其它以“he”为主位的主位同一性模式的选项。应试者可以根据题干与选项中相同的主位选择正确的答案。
延续型的主位推进模式,前一小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 从而使话题延续型地发展下去。这一模式有延续话题, 引出新话题的作用,能够环环相扣地推动语篇的发展,在选择搭配题中有助于层层推进论述的展开和深入。应试者可以根据上句的述位寻找与之相衔接的下句的主位,从而选出正确答案。下面的例子是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非英语专业)》样题中选择搭配题42。
If the animals (T1) lived in the sea its body would probably sink and be covered with mud (R1). More and more mud [T2= (R1)] would fall upon it until the bones or shell become embedded and preserved (R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模式还广泛运用于段落之间起衔接作用。应试者可以依据前一句的述位,寻找与之相同的主位。这种主位推进模式的英语被应试者广泛使用。在05年的试题中有2题,06年的试题中有3题可根据此方法解答。例如附录中(6)、(7)的解答就可采用此种方法。(6)中的述位“lure”与(7)中主位“luring”存在一致性,应试者可以依此选出正确选项。
4 结语
本文运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主述位理论和主位推进的分析方法对考研英语选择搭配题语篇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出其中常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并尝试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于考研英语选择搭配题,可以看出,主位推进模式理论对于考研英语选择搭配题的解答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但由于语料来源差异较大,且样本规模较小,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究结果的信度,这种缺憾有待于将来的研究进行弥补。本文虽然只是尝试探讨主位推进模式考研英语选择搭配题写作中的应用,但相信主位推进模式会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更大程度地帮助应试者解答选择搭配题。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2]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4]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王长喜.硕士研究生考试王长喜英语预测试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6] 张德禄,刘汝山.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朱永生. 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