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娱乐选秀节目的瓶颈“怪圈”

2009-02-05

科教导刊 2009年23期
关键词:怪圈瓶颈

徐 威

摘要我国电视娱乐选秀节目需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质量,但是随着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发展,相信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最终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选秀节目 瓶颈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传媒的社会。由于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出现和广泛影响,使得资讯高度互通,人们渴望通过大量的信息资讯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以至于整个世界。另一个方面,紧张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迫使人们不断寻求减压的途径。于是,作为大众传媒手段之一的电视,顺理成章地承担了传递信息和消费娱乐的功能。

在这个前提下,一种新的电视节目类型———娱乐类节目应运而生。电视娱乐节目作为一种新生的节目类型,与电视新闻,电视剧等元老级的电视节目并驾齐驱,用独特的节目形式吸引了一大批的观众。

其中,近几年来对国内影响最大的,当属曾席卷华夏大地的选秀风了。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9年,各地电视台各种娱乐选秀节目有数十个之多。在这种背景下,传媒市场必将发生新的洗牌、分工和规则再造。一直独领风骚的央视在娱乐选秀节目的竞争中似乎行动有些迟缓,实力未能充分展现;有娱乐风向标之称的湖南卫视主打“草根明星”牌,虽然快乐依旧,但已不是一枝独秀;东方卫视异军突起,《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在全国刮起海派娱乐风潮。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由过去央视、湖南卫视的“两军对垒”转化为央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三强鼎立”。 学者们说,电视娱乐选秀节目已经走向“战国时代”,南北各路“诸侯”你争我抢。

但当娱乐选秀节目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一些诸如“低俗化”、“过多过滥”的批评也时有耳闻。选秀节目如何走出瓶颈,健康发展?据《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指出,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是指通过电视这一特定的传播媒体传播的,大众广泛参与的,以审美性、娱乐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突出特点的电视节目。那么选秀,还能走多远?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选秀节目的路却更窄了。

其实,不少选秀节目都面临公众诸如“格调不高”、“过于炒作”的批评。评委刻薄点评、主持人着装古怪、选手痛哭流涕、公司“爆料”选手隐私……这些毛病不断引发公众的质疑。当然,发展到直播评委当场大哭、场面一片混乱的荒唐程度。有人认为,这和选秀的商业化出身有密切关系。追求收视率及背后的利润的驱动力如果太过猛烈,以至于冲垮了节目对社会责任的足够坦承,节目就马上会“变味”。

目前我国娱乐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意不远,传达错误导向。从语言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性格,从电视节目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不仅如此,电视节目还可以传达一种精神上的导向,引导受众的精神状态,这是因为节目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在其范围内可以产生传播功效。

比如现在风行的平民造星类娱乐节目所展示就是具有一定特长的一种普通人短时期内很快成功的语境。如果长期浸淫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首先就会觉得“成功”容易得到,当这类节目在浮躁的给出一夜成名的模板时,人们的心态也会越来越浮躁,而导致“泡沫意识”的产生。

(2)“克隆”节目泛滥,创意不足。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有它的优势:贴近生活,讲究观众参与性,很适合于休闲娱乐。但其实早在综艺娱乐节目一窝蜂地“冲刺”时,有不少专家便亮出了警告牌,他们指出娱乐节目过多过滥,缺少文化品味,将会导致一大批模仿者迅速枯萎、中途夭折。而如今几年过去了,有些盲目追风尚未打响的娱乐选秀节目变得更加的悄然无声,而有些一度很火的娱乐选秀节目的收视率也出现了大的滑坡。当然有电视节目增多造成收视群体分流这一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掌握当今观众们的口味,跟不上观众水平提高的步伐。

(3)格调不高、媚俗味过重。在娱乐节目中,娱乐是应该的,搞笑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娱乐选秀节目不止是搞笑和娱乐了,而完全是在游戏人的情感。博君一笑,胜过无数。这样的无聊文化导致的娱乐元素在当今的社会表现得很明显,湖南台火爆的《超级女声》,人们最爱看的是海选现场的片段,因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在上面出丑,红衣教主黄薪因此成名;人们抱着复杂的心态观看节目,万人空巷共赏少女出洋相的“超级女声”,宣告了跨媒体时代关于“平等沟通”神话的终结,不知情的表演者们被暴露在与他们的梦想无关的目光之下,成为新世纪“喜剧暴力”的牺牲品。

显而易见,这与我们国家广电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格格不入的,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曾明确表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出现明显的变化,选择范围大大扩展,消费能力增强,鉴赏水平提高,广电改革就是要制造出丰富多彩的各类节目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那么,娱乐选秀节目怎么才能从同质化严重的浅滩中挣扎出去,继续向着健康之海遨游呢?邪路走不通,创新是正途!有人开出药方:邪路肯定走不通,依靠节目品质才是康庄大道。

2005年《超级女声》之所以火爆,究其根本就在于创新。它带给观众一档全新的娱乐节目。如今,选秀节目最需要做的仍然是节目元素的创新和品质提升,依靠这个才能真正走出瓶颈。

通过对电视娱乐选秀节目的轨迹和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

首先,应更加注重日常化和生活化。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是一种大众化的节目,它的创意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日常化和生活化的节目才为观众所喜闻乐见。从综艺节目的“文以载道”到目前一些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在对观众的欣赏趣味的把握上的进步是明显的。

其次,参与者由名人应更多的走向普通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电视节目是名人的专利,普通百姓仅仅是“看客”。这种现象在目前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电视娱乐选秀节目逐渐成为普通人的舞台。

第三,电视娱乐选秀节目的内涵有待增强。一些简单的游戏难以让节目的发展看到希望。以前的一些电视节目依靠明星的捧场和俊男靓女的主持取悦观众,展现普通人的智慧、发掘成熟有内涵的节目主持人是大势所趋。近来的选秀节目也有意识地注意增加节目的文化内涵。如益智类节目对知识的提倡,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关注等。

第四,选秀节目应更注重创意。创意长期以来被电视娱乐界人士所忽视,以至于电视圈内外都对电视抱有一种成见,即认为电视娱乐节目没有创意。其实,选秀节目对创意的依赖性是相当强的。因为选秀节目是一种更新非常快的节目,一旦不能跟上人们生活的节奏,就将被观众所厌弃。

第五,应更加注重节目的互动性。这里的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另一个是媒体之间的互动。网络、报刊、手机短信等媒体,电脑、现实中的游戏将越来越多地为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所用,节目的发展方向将是真实与虚拟界限的进一步模糊,它将成为一种陪老百姓过日子的节目。

第六,应更加注重节目形式的包装。节目的包装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意识问题。国内的电视节目对节目的包装是相当滞后的,这与专业性不强有关,也是与国外节目的基本差距。

可见,坚持互动性、草根性,这是娱乐选秀节目魅力的根基;贴近大众的心理,尊重大众的意愿,但同时要有所不为,保持格调,不能简单迎合;调动大众的情感,但不要滥用煽情元素,避免动不动就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加强策划力度,在节目形式上、比赛内容上下功夫,做到“人有我新”,自然能出类拔萃,在收视不俗的同时保持健康。

我国电视娱乐选秀节目需要的不仅是速度,更是质量,但是随着电视节目多元化的发展,相信电视娱乐选秀节目最终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猜你喜欢

怪圈瓶颈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幽灵怪圈再次现身
麦田怪圈
滴水藏海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闪存能否让数据中心一劳永逸
2015麦田怪圈(下)
2015麦田怪圈(中)
2015麦田怪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