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合法企业是未来社会的价值所系
2009-02-05陆新之
时近年底,“改革开放30周年”的专题非常有声势。2009年共和国60周年纪念又将开始。回望过去这段时光,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一年几乎长于过往十年。经济环境在金融海啸的涤荡之下,一片萧杀。作为中国人,当然乐见祖国在“改革开放”的光环护佑下,风景独好。然而,30年对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体系,毕竟还是成长阶段。这个时刻的发展总结,显得尤为必要。
今年在中国发生了众多的大事件,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世象做出了注释。年初,救助自然灾害体现了社会力量是如何把坏事解决了的。奥运成功,体现了社会动能是如何把好事办好的。在市场经济领域,“奶粉门”在社会力量面前暴露了危机处理意识的不足。如今家电零售龙头国美的未来变化则是对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一次考验。
很多海外的政商界朋友屡屡问起,国美创办人黄光裕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虽然此事传言甚多,但是冷静下来审视事态,国美电器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真正的大事,只是企业管理团队中的一个人在与国美无关的投资行为中受到司法调查。目前调查范围没有牵涉到国美的部分。国美是一个每天按时开门、明码实价、经过国家工商注册、有30万职工、年利税20亿的正规零售企业。至少到现在为止,国美没有群众受困,没有儿童死亡,也没有引起民愤。
当然,之前不乏企业不争气引来公众无限愤慨的风波。“三鹿”事件就暴露出乳业经营中的短视投机和管理缺失等缺陷。此类风波给社会以及产业经济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国家的市场秩序乃至公共安全,甚至国际形象也遭受重创。所以这类作奸犯科的企业,如何惩罚都不为过,也不值得维护。不过,也许是“企业每每不负责任”的这种阴影,造成了我们今天的社会舆论导向,对企业在经营中的问题空前的敏感。
还有一个一度曾经争论声浪很大,但是突然降温的企业风波——“汇源转售”事件。虽然,如从市场角度,这个事件更应该表达为“可口可乐控股汇源收购案”,但在公布之际,不少舆论着眼于“民族品牌保卫战”的冷战思维,聚焦于批评汇源创办人朱新礼,一些媒体更推出了让网友投票是否支持此项收购的调查。这些行为都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亦体现出社会成熟度不高。试想,三个月前,朱新礼将汇源卖出了一个好价钱,否则拖到今天,汇源的议价能力必然大打折扣。一个商人预见到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选择套现,既没有违反公序良俗,也没有影响社会就业机会,这是不应该受到过多责备的。
还有一个反面的例子,就是牛根生悍然发出万言书,呼吁蒙牛的股权“宁予兄弟勿给外人”,且不提企业家个人素质如何,仅仅是这种较为粗糙和躁动的态度,实在不是解决蒙牛危机的应有举措,也无助于正常的商业秩序形成和市场的发展。如果因此对其喝彩,那就有点逆商业文明趋势而动了。
假设把目前国美的困境放到成熟度比较高的社会体系中,媒体和社会舆论可能不会如此兴奋。原因很简单,本案据媒体披露,属于调查中的个人责任的违规事件,具体案情尚未明确,而涉案问题完全没有明确牵涉到涉案人所在的正规经营的企业,如给企业的经营秩序带来无端干扰毫无必要,关键是无人得益,而社会为此很可能付出巨额成本,是一种多输的选择。
社会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发挥对不合理现象的督导改善,但另一方面,可能因易于受到情绪影响产生舆论误区。和谐社会,呼唤舆论能够随着国民素质、媒体素质、言论思辩的进步而更加成熟。
也许是受到三鹿这类企业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眼下舆论导向对危机的忧虑之弦绷得过紧。所以,很多牵涉大企业的风波,本来是应该更加慎重处理的问题,往往会过度诠释以阴谋论看待。实际上,过当炒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对稳定的市场秩序的危害同样显而易见。一个张弛有度、成熟审慎的法理环境、舆论秩序,才是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需求。面对国美这一类并非出自原罪的风波,我们该怎样去评判,如何去对待,是对市场经济发展成熟度的一次考验。
陆新之
财经作家,商业观察家,现任风至飞扬出版机构首席顾问。出版的新著有《决胜华尔街》、《王石管理日志》和《说郎咸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