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基层国有文艺团体的困境与对策

2009-02-04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兰山区艺术团团体

李 萍

摘要:本文根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市场的繁荣,我国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整改措施,针对目前国有基层文艺团体所存在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临沂市兰山区艺术团为例,对兰山区艺术团的发展过程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转企改制 经济效益 困境 挑战 机遇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各类基层艺术团体,在繁荣文化演出市场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和情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文化市场的繁荣也带来了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因为文化演出市场的放开,除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剧团之间的竞争,国外的许多专业艺术团体也纷纷来华抢滩中国的演出市场,而且还逐步深入基层,这样对基层的专业艺术团体的压力就更加紧迫。这种现况对基层艺术团体的管理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是对于管理不善的团体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因此,“向改革要生机,向管理要效益”,基层专业艺术团体如何认清当前形势,如何生存已经成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有专业文艺团体所面临的问题是:国家在财政支持上正由过去的全额拨款,变为专项补贴拨款的政策,变为不同等次的差额,有人把这种改变形象的称为“逐渐断奶”。这意味着除少数作为国家文化品牌的部分院团,如地方戏种等需要国家扶持的外,可能有一天大多数基层的普通专业艺术团体将会被要求按照“自负盈亏,自收自支”的原则运营,国家财政不再拨款,将现有的国营体制的专业团体推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彻底打破原来的机制。在此情况下,基层的专业艺术团体只有适应这种变化,转变运营机制,抢先把自己推向市场,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才能适者生存,立于不败之地。就本人所在的兰山区艺术团这几年的变化来看,充分说明体制改革对其的影响之大。

一、兰山区艺术团发展概况

兰山区艺术团始建于1970年,距今已有40年的历史,曾有过辉煌的过去。艺术团最早的名称是“临沂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87年撤县划市改为“临沂市吕剧团”,1989年更名为“临沂市歌舞团”,1995年市改区,改名为“兰山区艺术团”。建团初期,全团演职人员40余人,后来随着剧团的发展,鼎盛时期演职人员曾达到76人,现在演职人员一直保持在45人左右。

多年来,无论行政区域如何变革,艺术团始终为活跃临沂市的文化生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典节目如:歌颂沂蒙母亲的《乳汁救伤员》,歌颂沂蒙人民支前抗战的《做军鞋》一直是兰山区艺术团的保留曲目。特别是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的拥军活动,从1998年开始,富裕起来的沂蒙人民致富不忘子弟兵,用丰富的精神食粮慰问子弟兵,1998年和2002年建军节前夕,编排了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节目,在区政府的带领下,两次赴京慰问驻京部队,足迹踏遍八一军体大队,国旗护卫队,国宾护卫队,武警总队,坦克部队等驻京部队,特别是《乳汁救伤员》和《做军鞋》两个节目,受到了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在京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曾在沂蒙战斗过的将军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解放军报和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做了报道,其他的各家报纸和新闻媒体也做了大量的宣传,浓浓的沂蒙情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2004年2005年,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精心编排了一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目,随政府出访韩国的仁川和首尔,进行商务和文化交流,为招商引资活动的成功开展铺路架桥,穿针引线。2006年代表山东参加由中央文明办、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主办,首都文明办、北京文化局等单位协办的第五界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晚会,由兰山区艺术团演绎的《沂蒙畅想》获得了金奖。舞台上,一曲反映沂蒙巨变的用小提琴和二胡交替变奏的《沂

蒙山小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临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崭新形象。

二兰山区艺术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有演出团体也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我国现行文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国有文艺团体的机制的转换,其目的是为了使国有团体,打破原来的大锅饭的框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象兰山区艺术团这样一个有着辉煌成绩的团体,现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旧的观念上禁锢着发展的脚步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是专业艺术团体的最终选择,所以必须彻底根除原有机制遗留的不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形式和弊病。以前艺术团体纯粹是计划经济,职工的工资由国家全额拨款,时代造就了它突出政治而非盈利的社会主义“大锅饭”体制,只算政治帐,一切收入支出全部由国有财政承担。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这种体制,大大抑制了演员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形成了现在碌碌无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境况。因此,现行的体制改革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体制改革大势所趋。

(二)在新的形势下不能正确定位,使前面的路越走越窄

其一,临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计划经济年代有京剧团、豫剧团、柳琴剧团以及兰山区艺术团的前身临沂市歌舞团。1998年划为三个区后,京剧团、豫剧团、柳琴剧团留给了市,歌舞团则分给了市区所在地兰山区,更名为兰山区艺术团。后来,由于戏曲市场的不景气,京剧团和豫剧团发展历程也很艰难,经过市领导班子的决策,两家剧团合并成立的临沂市歌舞团,柳琴剧团作为地方戏种被政府扶持保留了下来。临沂市歌舞团的成立对兰山区艺术团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威胁,它的成立意味着临沂地区的演出市场分成了两块,兰山区艺术团的演出市场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瓜分。由于临沂市歌舞团是新成立的单位,政府也大力扶持,从而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前市政府需要组织文艺活动都是由兰山区艺术团承办,现在则都让市歌舞团承办了。

其二,因为经济市场的活跃,应运而生出现了许多个体的演出团体。这些个体演出团体设备简陋,人员少,便于活动,演出成本不高,在许多商家促销活动的演出市场上它们占了很大优势。兰山区艺术团上有市歌舞团,下有个体演出队,就只能夹缝求生,举步维艰。

其三,作为一个区级文艺团体,兰山区艺术团隶属于市文化局,市政府举办一些大型的文艺活动,如每年的广场艺术节,书圣节,“双代会”等一系列的重要演出活动,特别是近期排演的大型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抽调了大批兰山区艺术团演员帮助演出,都是政治任务又没有经济补贴,而且被抽调的演员大多是单位高薪聘请的编外人员,他们的工资还要单位负担,这就影响了艺术团的正常运作。

其四,面临的问题就是人才的断层问题,由于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年龄大了就不再适合登台了,但是年轻的演员牵涉编制问题又进不来,可是工作还要继续,业务还要开展,那就只好从社会上聘用一些有表演专长的临时工。但是临时工的工资财政又不负担,只好依靠营业性演出来解决。可是现在的演出市场竞争的特别激烈,演出费并不高,除去成本所剩无几。艺术团每到月底发工资时就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生存很是困难。演出旺季的时候收入和支出基本持平,淡季的时候就只好东挪西借给临时工解决工资问题。管理者对这种现状很是头疼,职工也叫苦不迭。鉴于形势和市场的压力以及职工的切身利益所迫,走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的道路就迫在眉睫。

三、促进和保持兰山区艺术团蓬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物竟天择,适者生存

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在学习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以适应新的体制发展。我国文艺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有文艺团体机制的转换,其目的是为了使国有团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管理目标,根除原有机制中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运作形式和弊病。

首先,要挖掘自身的潜力,编排出有特色的节目,创出自己的名牌。这一点东北二人转的民间演出团体的发展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为什么他们一个“土的掉渣”的节目能得到这样广大的市场呢?那是因为它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迎合了观众的口味,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厚,更贴近广大观众的生活。因为艺术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走向生活接受广大观众的检验。因为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只有在得到广大观众认可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编排出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的节目,也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首要之举。有好多演员由于年龄问题,不再适合登台表演了,但是他们有着丰富舞台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从事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没有必要栓在办公室,那样是写不出观众喜欢的好作品的,完全可以让他们到各地去采风,依据红色老区的优势,挖掘一些抗战内容的题材,到时交出有水平的作品就行。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完全可以编排出一批具有沂蒙特色的剧目,只有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带来好的市场和满意的经济效益。

其次,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自身形象,树立品牌形象。要想在当今经济大潮中立足,那自身就要有过人之处。

第一,硬件要过得硬。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舞美不但是背景画幕和灯光的简单效果,现在大大小小的晚会舞台布置都是声光电的组合,让人如临其境,美奂美仑。对烘托演出气氛,带动观众的情绪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艺术团体必须积累一定的资金,装备一套专业的先进的现代化舞台硬件。

第二,软件的开发。一场好的演出,好的硬件是绿叶,好的节目才是红花。要想有好的节目就要有好的编创人员,所以人才才是挑战市场、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节目的内容要跟上形势的发展,曲高和寡不是我们的追求,喜闻乐见的东西才会有市场,寓教于乐才是我们的目的。怎样才会有寓教于乐的结果呢?向上,要把握住文艺是政府喉舌的原则,向下,要挖掘民间的优秀节目,“春晚”的老太太剪影的舞蹈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群众基础,民间有大量的未被挖掘的优秀节目,如孝行天下“卧冰求鲤”的王祥,“砚池洗墨”的书圣王羲之都是很好的题材,这些宝贵财富就等待我们去发现。另外,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拿来弥补我们的短处。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绝活,相互借鉴,学人之长,取我所需才能使自身不断提高。还可以和外地团体结对子,相互组织交流演出,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吸收各类作品的精华,以提高自己剧目的水平。2000兰山区艺术团就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为了更好的举办2000年春节晚会,打破以往的框架,给观众一个全新的感觉,特从内蒙乌兰牧骑歌舞团聘请国家一级编导,为晚会编排了具有浓郁蒙古风情的舞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晚会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虽然至今已经好多年了,但是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已经成了兰山区艺术团的特色,至今演出都会受到观众的喜爱。这说明民族的作品才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作品。所以,基层团体的管理者也可以考虑适当引进人才,或者请人专门为我们创作节目,搞出自己的特色。

第三,彻底丢掉计划经济带来的优越感,抓住市场。放下架子,走到观众面前,演出一些喜闻乐见的节目和观众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我们没有能够适应市场的东西。市场需要的观众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低等的不是低下的,更不是低级的,放下架子,深入社会。想要市场吗?就先要知道市场在那里,搞清楚什么是市场。市场现在的需求是什么。只有这样市场才会给你提供生存资源。为什么街头演出也有人看,那也是个市场,高雅的艺术有时也要靠通俗的形式来表现。要把握观众的欣赏取向,调整自己的节目形式。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我们自己做好了,才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才会有市场,才能生存,发展。个体演出团体那么红火,这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只有抓住了市场才能保证经济来源。

(二)演艺团体的改造工程

我们要把演艺团体的“转企改制”当作一件社会性的工程来做。首先我们不仅要帮助演艺团体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主体,而且要尽可能地去帮助营造一个“成熟的”市场氛围帮助演艺团体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主体,不是仅仅促其“转企改制”便可一蹴而就的。因为改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适应的过渡时期。

其次,政府应鼓励社会资金有偿或无偿资助演艺团体和演艺生产。其实,这种资助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整个社会。因为演艺产品将对社会大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从而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涵养。专业艺术团体的这种现状,牵扯不少历史遗留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就需要各地的人事和财政等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拓宽演出市场。除了完成好政府公益性的演出外,还要积极寻找各种演出途径,不要等米下锅,要寻米下锅。

再次、要借助社会各界的拉力,提升单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可以尝试文企联姻,政府层面可以出面牵线搭桥并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比如,对于赞助演艺事业的单位在政策和税收上给予优惠。地税部门完全可以在所得税上给予部分减免。这样做既会鼓励赞助单位的积极性,政府又不用多出资金,演出单位也有更高的积极性,拿出更好的作品回报社会。这点一些国家级的专业院团已经做了很好的典范,基层文艺团体也可以和企业联姻,让演员和职工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既活跃了企业的文化生活,自身也有一定的经济回报。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相互扶持,以谋求最大的市场效益。

猜你喜欢

兰山区艺术团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金钟之星”艺术团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
中国音协金钟之星艺术团慰问演出走进十八洞
临沂市兰山区食用林产品农药残留情况分析
临沂市兰山区棚式番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大学生朗诵表演艺术团组织建设和管理研究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心连心艺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