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活动中的传统美学思想及审美观探析
2009-02-04孙国东
孙国东
摘要:旅游审美是旅游活动的最高追求,而传统美学思想中不重外在的偶像膜拜、追求人与自然的精神统一、肯定存在的意义在于人间、主张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和谐、向往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以中和为美即重感官的愉悦又重感情的愉快,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具体便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崇尚自然、寄情山水”、“比德、畅神”、“江山之助、写意人生”等渗透着旅游本质——愉悦的审美观。
关键词:旅游 旅游活动 美学思想 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传统美学思想是随着我国的文明、文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入在我国传统的哲学和文化里面。它一方面要求自然的情感具有、充满、渗透、交融着社会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求社会情感的节奏、韵律、形式与自然的节奏、韵律、形式相符合,即天人合一。审美活动是最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又是发生在自由时间当中的一种休闲行为。旅游审美是旅游活动的最高追求,在当今学术界中更有学者认为是旅游的本质。本文则试图探析传统美学思想和审美观与旅游活动的这种联系,从而使旅游更好地发展。
一、传统美学思想要旨
传统美学思想主要有四大主流,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屈原为象征的楚风和佛教的禅宗。其中儒家学说的“美”是人道的东西,即重人际,宣扬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就是乐观的奋斗精神;道家的“美”主要讲自然,重神而轻形,强调精神的自由解放,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便是超脱的态度;屈原的“美”则是道德的象征,把道德情感化、自然化,也就是所谓想象中的人化,如“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为执着顽强的情感操守;而佛教本土化后产生的禅宗则讲究直觉地把握“美”的本质,其“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形而上的美学思想。
这四大美学思想之间的渗透交融和对抗矛盾激起了中国美学思想的许多波澜。不重外在的偶像膜拜、追求人与自然的精神统一、肯定存在的意义在于人间、主张情感与理性的均衡和谐、向往自由独立的人格理想,以中和为美、即重感官的愉悦又重感情的愉快。在审美实践中形成“比兴”的审美意识,并努力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旅游活动中传统美学思想的体现
第一,“无为而为”的旅游追求。旅游活动的阶段之一,便是进入忘我的状态,毫不吝惜地消费宝贵的生命时光,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面对眼前的美景,从而陶醉于“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古代孔子的周游列国,墨子的摩顶放踵,乃至纵横家朝秦暮楚,他们看似是在游历于山水之间,而实际主要是为了宣传他们各自的政治主张和道德原则;汉代司马迁的足迹几乎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其游历主要是为了搜集史料,撰写著作。前者可以说是为“善”,而后者则是为“真”,在无为的游历过程中从事自己有为的事业。因此,可以看出旅游活动是一个“无所为而为的玩索”、“蕴于内而形诸外”的审美追求。旅游期间会忘乎所以、袒露胸襟,会找回真实的自我,同时恰恰又会获得平时努力追求而不能得到的美的感受,那种愉悦犹如行云流水在心头徜徉。
第二,“雅致美感”的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有赖于审美的敏感,即要能迅速捕捉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并能引发相应的心理联想,同时结合真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无以言明的美感。传统美学思想中有关于美感的评价,沈约曾评价山水诗人谢灵运“兴会标举”,《世说新语》中也说到游兴的“兴”,这个“兴”便是旅游活动中生理、心理的上的体验,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雅致美感体验。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应目会心”,具体到旅游活动中反映的也是“乘兴而去,尽兴而返”的雅致旅游美感体验。在对自然山水美、大好河山、灿烂文化的观照中,往往由现象而得意,领悟某种人生情趣,获得这种雅致的旅游美感体验。但这是一个十分考究的审美过程,因此,在我国古代旅游的中坚“士”这一阶层,因其拥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才领略到了这种体验。
第三,“超逸人生”的旅游价值。在我国古代的旅游活动中,“乱民的逃避”和“盛世的补偿”成为旅游所带来的价值的两极,构成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魏晋时期旅游之风大开,但士大夫和庄园地主多是以发现和表现山水美,来反衬他们厌恶和鄙弃官场和世俗的丑陋,形成了“超逸”心理。宋代,对于游览名山大川的社会价值的看法,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从意境来讲,仍然认为自然山水之境,在于能够超越尘俗,又涵融丰富,是人的精神解放、安顿之处。如今人们虽不再是去作隐逸之士,但旅游时仍探寻“山水可供隐逸,隐逸推崇山水”,这种传统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旅游价值,使自己在旅游中做到回归自然的超逸,超逸而又放逸。
第四,“天人合一”的旅游境界。传统美学思想中“天人合一”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相处,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审美意识中,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对立关系,而是认为人是其中的一部分。宇宙自然不是人以外的外在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宇宙整体。生气灌注的宇宙自然是生命之根,是人可亲可近、相交相游、俯仰自得的亲和对象,人与自然是亲密无间的。在审美心态上“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相信人与自然总是和谐的。而这些在旅游活动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旅游过程中体会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体会山水所影射的宇宙精神,再经由感知——体验的美感中介,与人的生命状态异质同构,从而催促新我的诞生——即达到“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举怀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天人合一”的旅游境界。
三、源自于传统美学思想的旅游审美观
第一,“崇尚自然、寄情山水”观。对自然山水的崇尚始于魏晋时期,当时玄学大兴,兼之社会动荡,战祸频仍, 文人士大夫多归隐山林,山水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大幅度提高,以至于寻访名山大川成为一个时代的风气。置身于名山大川之中必受山川之气象风度的熏陶,久而久之,襟怀日见开阔,胸中的浩然之气也日增。自魏晋始,人们便在不断地丰富完善这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观念,而且通过游历山川来获得某种有益身心健康,有助精神发展的营养物。显然已经超出游玩的范畴,而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这基本上可以说是源自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道家美学思想,老庄思想把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诗、画、散文等文学艺术形式去表现山水美,人们为了追求“美”的享受而放浪形骸于自然山水之间,以超越世俗之上的虚静之心对山水,使自然山水成为自身思想情感、审美潜能得以释放的对象。这种对自然山水的欣赏、崇尚并寄予一定情感的审美观,在旅游中长久存在。直至今日,人们之爱旅游与这种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审美观也有着必然的联系。
第二,“比德、畅神”观。中国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伦理文化,道德是中国古代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中国长达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中国人把道德的价值放在其他价值之上。因此在欣赏山水时,也要在一切山川景物中都发现可贵的“德”,将人类的美好品德赋予特定的自然对象,从而在物我交融中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启迪人道德的完善,这也成了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儒家思想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成就道德人格。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道德哲学。把自然与人的道德联系在一起思考,符合儒家赋予天下万物以善恶等道德属性的特点,使自然对人的道德思考起导向作用,从山水中产生睿思。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贡提出的“君子见水必观焉,何也 ?”的问题时说:“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倨皆循其理,似义; ……”。这实际上是以山水比附道德的思想,在游览观赏壮观秀丽的山水中看出崇高伟大的人间道德。 由此可见,人们在旅游中的自适、畅神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观照,也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过程。
第二,“江山之助、写意人生”观。在我国,人们早就有这样一种观念,即通过旅游可以获得某种有益身心健康,有助精神发展的营养物,人们将这种收获概称之为“江山之助”。旅游者通过旅游体验在旅游中获得的感悟,尤其是受到特殊的山水景物的启发感染,会突然悟出一个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励自己,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志向。也即所谓的山水“移情”之说,就心理过程而言是人格的对象化,也就是在欣赏自然景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性格、心境、情操移注于自然物,继而感受到自然物质生命气质品格,然后反过来受到这种气质品格的影响暗示和感召激励,现代心理学把这一先移情后感动的过程称为“认同”。南朝诗人陶弘景曾作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是面对景观所产生的超功利的人性自由,是一种沉入意境的心灵状态,也即是写意人生的过程。旅游过程之美的最根本意义在于人生之自然升华,走向大自然,放眼蓝天,偎依绿地,与白云絮语,沐浴清风,乐山乐水。旅游的目的也就是领略美感,接受某种美感的洗礼,去寻求人生的某种意境,这便是写意人生的一种审美体验。
四、传统美学思想及审美观对旅游发展的启示
首先,传统美学思想逐渐促使旅游美学思想形成系统。人类的审美意识具有延续性,旅游活动更是突出地体现了这样的特点。旅游活动中无论是对秀美的自然风景的陶醉、精湛的人文景观的赞叹,还是对高雅、古典艺术的品析,对通俗、现代文艺的欣赏等等,都不乏有“比德”、“寄情”、“写意”等美学思想在有意无意地引导审美意识,从而使人领略到最佳美感。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导向作用,随着旅游审美活动的成熟,便能形成系统的旅游美学思想。
其次,传统审美观使旅游活动更富内涵和活力。现代旅游和旅游业是在产业革命和交通运输条件发展下快速兴起的,并涌现出众多的旅游内容,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城市旅游、乡村旅游等等。传统审美观使这些旅游活动没有停留在仅仅是“看”的层次,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而是达到的美感升华,并体会到感情的愉悦。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自助游”、“自驾游”更是体现了传统审美观中的寄情山水的审美追求。
再次,传统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对旅游发展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当今,旅游发展中有关可持续旅游发展提的较多,可并没有找到很好的途径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旅游中更多地还是在追求世俗的享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旅游产品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旅游发展没有带来社会的和谐等等的一系列问题普遍存在,旅游发展中的众多问题越来越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传统美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以及由此衍生的审美观,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万能钥匙。本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发旅游、发展旅游、进行旅游活动,就会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钱穆.论语新解.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
[5]王柯平.旅游审美活动论.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6]谢彦君.基础旅游学.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
[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