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班级管理民主化的构建与实践
2009-02-04何华坚刘端品
何华坚 刘端品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职业技术学校班级管理民主化的构建与实践中注意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化
民主是文明社会的一种进步,民主是相对专制、独裁而言的。法制与民主相伴而生,在法制下讲民主,不存在没有法制的民主,民主也需要法制的维护。在职业技术学校班级实行民主化,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这里所讲班级管理民主是指在一定的班集体中,集体和个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每一个体(主要是指学生和老师),无论性别、政治面貌等都地位平等,他们都应该得到尊重,在互信的基础下对班集体事项进行讨论决策,最终实现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班级民主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教师。
一、民主是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他们综合素质强,技能水平高。因而,在职业技术学校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锻炼他们能力,磨砺意志;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集体团结,增强集体凝聚力。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的构建
那么,该如何构建班级管理的民主化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遵守规章制度。
构建班级管理的民主化,要求集体中的每一个体都应有强烈的法制意识,要在人人遵守规章制度下讲民主。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例如,对一个纪律涣散,常旷课,屡教不改的学生讲民主显得困难重重,只能是实施“专政”。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有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二)树立民主思想,发扬民主作风。
班主任应增强学习民主建设理论,树立民主思想,发扬民主作风,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在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过程中,班主任只作为班集体的主导者,而不是主体。
(三)加深学生对民主的理解,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笔者认为,在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向学生宣讲民主含义和作用,可以采用说教或以主题班会形式,师生一齐学习民主思想,如“中、西方民主区别”“为什么要民主”“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等等。这样可以在班级里形成人人讲民主,处处讲民主的氛围。
(四)正确处理班主任的作用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
班主任是主导者、主持人,问题的发起人或倡议者,并能保持讨论问题的思想正确性,但是班主任决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班集体中去,不能做“独裁者”。因此,在构建班级管理民主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培养班干部,树立为学校、教师、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和榜样作用,可以以谈心、发放学习材料或书籍等方式进行。
班级民主氛围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不能一蹴而成,必须时刻保持正确的指导方向,时刻与个人“自由”主义作斗争。
(五)正确处理民主与个人“自由”主义的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所讲的民主相对个人“自由”主义而言,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后者指的是藐视一切规章制度,不顾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只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会做出和发表一些不利团结的行为与言论。个人“自由”思想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特立独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个人“自由”思想容易滋生,而且也很容易蔓延,如果不及时制止和纠正,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削弱正面教育的效果。因此,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民主,而应“专政”,以维护和谐、稳定和团结的集体风气。
(六)要区分真民主与假民主。
班级管理实行真正民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真民主和假民主。所谓假民主就是那种借民主的形式,行个人意志或小团体利益之实的行为。例如,班主任为工作和管理方便内定了一些人和事,即使通过班级讨论后有不同意的或有违意愿的,依然我行我素,这样的假民主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名人选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由班级讨论通过或修改,最后要落到具体时间、人员实施;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改变教育的方式,多听学生意见。此外,还要防止班干部权力过大,过于集中,不受约束。
三、班级管理民主化的实践
(一)利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灌输学生法制意识。
班主任应该向学生宣讲学校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守和学生日常行为守则,甚至宣讲《刑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其个人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创设融洽的气氛。
建立同学间、师生间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师生关系。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今天的中职学生来说,多点表扬和鼓励显得更有实效。
(三)构建民主管理格局。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行解决。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再教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民主化格局构建前,班主任应该首先明确民主的权利和义务,可先定下行使民主管理的程序,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的自我民主管理,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管理者,这样可以诱发学生的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体验情绪,进而驱使他们积极为班级服务,珍惜班级的荣誉,重视集体价值。
(四)建立班级奋斗目标。
班级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思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因此,在构建班级管理民主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班级的奋斗目标。
(五)建章立制。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但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还应该有集体的行为公约。例如,笔者所在的班级,近期开展了“我们要……,不要……”的行为规范讨论活动。笔者首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写一写;接着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小结,商量行为公约;最后全班交流,由小组长代表全组成员发言,以此制定班级行为公约(见图)。
这一活动充分发挥了班级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使确立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六)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
良好的班风要靠正确的舆论来支撑,集体舆论对每一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约束作用,对集体来说是一种“凝聚剂”。营造良好的班级舆论,除了有意识地通过对模范人物的宣传和对学生守则的阐释等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之外,还要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借助班干部的核心和带头作用,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一般的集会、主持活动、发言等都安排由班干带头,一方面锻炼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也可以树立他们为学校、老师、同学们服务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七)进行有效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就是使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集体的面貌、集体的荣誉、集体的信念对个人的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集体活动中,尽可能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担当集体活动的主要角色,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分享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例如,在“庆祝建国六十周年中华美文朗诵比赛”中,笔者所教的29名学生慷慨激昂,激情澎湃,积极参与。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更加懂得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又如,教师组织学生看弘扬正气的电影、纪录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形成一个以班、团干部为核心的良好的、团结的、温暖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六、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体现民主作风、集体主义班级风气的形成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与反思,在这个过程里,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从尊重他人到自重自爱,逐步形成他们精神内在需要和良好行为习惯,这也是他们心智成熟、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