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2009-02-03李淼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35期
关键词:政治哲学民本和谐

李淼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大背景下参与新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先秦儒学民本思想中两个基本思想的解读,以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先秦儒家 政治哲学 民本 和谐

儒学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几千年来的政治思想。它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展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儒家传统和谐思想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先秦时期作为我国政治哲学思想的发端,是形成学派和建立政治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历史时期。可以说,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民本思想和和谐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先秦儒学中的民本思想

先秦儒学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使之成为儒家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民本思想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旨所在。

孔子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孔子认为,要使社会维持和谐稳定的等级秩序,在处理君民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以道德原则来对待庶民百姓,把自身的高尚道德泽惠于民,取信于民。他主张“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德之治,善待、关爱民众。在他看来,民众的信任对为政者至关重要,为政以德必先取信于民,取信于民必须诚实无欺,讲究信用。同时,他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认为“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提出先圣而后王,唯有圣者才能为王的理想政治模式,并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大胆的主张。在他的思想中,重民众、申民心、限君权是核心的理念。他尊重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树立了要“以一人养天下”而不是“以天下养一人”的思维方式,痛恨暴君污吏。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理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有:

(一)“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的认识

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在他看来,无土地则无以立国,无人民则无以存国,无政事则无以治国;不仅诸侯的封国、天子的天下,而且一切大大小小的国家、形形色色的政府,都是如此。可以看出,先秦儒学思想家把人民的地位摆在相当高的位置。

(二)君主与民众的关系是相互制约

《论语•颜渊》里的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非常明确的描述了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先秦儒学思想家看来,君与民,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作为君主,要重视“我民”,还要敬爱民众,顺承民意,一切都要为民众利益着想,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三)实行“德治”和“仁政”是民本思想的根基

孟子“[天]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孟子•万章上》),体现了仁政的重要性。《礼记•大学》里的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将国之关系比喻为家之关系,国君犹如父亲,民众犹如子女,要求统治者爱民如子。同时,先秦儒学思想家认为,不施仁政必然会导致天怒人怨,国家覆亡。孟子的 “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孟子•离娄上》),荀子的“天下归之之谓王”,“非圣人莫之能王”(《荀子•正论》)都是这个意思。

由此看到,先秦儒学肯定民众在政治上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追求民众的政治权利要求统治者的政治实践符合民众利益,重视民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下层民众的权力和利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它为现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时代的限制,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是以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的。重民、爱民、利民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君主的利益,目的是为了使统治者改良政治、缓和矛盾,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以至于发展到最后,对统治者,这些思想成为没有约束力的“道德戒律”;对平民而言,这些思想成为一种政治慰藉;对儒者自身而言,这些思想是一种必得瞧着统治者颜色把准时机才能叙说的理想的政治说教。

先秦儒学中和谐社会思想

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核心理念。和谐思想最早出现在西周末年的太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国语•郑语》)中。他认为,“和”者,和合同心;“谐”者,协调共济。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为政以德”的理念,提出了“身”、“家”、“国”相统一的和谐关系。“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然后达到“天下平”的目的。孔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未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卫灵公》)体现了反对贫富差距拉大,重视社会阶层间物质平等和精神平等的理念;“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则强调以家庭为核心的从而推广至社会的人际和谐思想。孟子主张“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强调了和谐理念中的善治和秩序良好。荀子积极倡导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其政治和谐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他把“和齐百姓”,人民安居乐业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称其为“群居和一。”总的来说,先秦儒学的和谐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天人和谐

“一阴一阳之谓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系辞上》)是先秦儒学的基本观念。它的意思就是天地万物的运行具有规律性和秩序性,宇宙是和谐的统一体。可以看到,这样的叙述还有很多,“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易•系辞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之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列星随旋,日月递熠。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二)人身的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和谐:身心和谐

先秦儒学认为身心和谐是人最理想的人生存状态。思想家们还提出了体现和谐性的心性修养方式,从而使得人能达到身心和谐。孔子认为人要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就要把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天下之定理。“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荀子认为人要靠自身的修为来达到身心和谐。“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荀子•修身篇》)。

(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人际和谐

孔子用“仁”来统一各种德行,主张“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仁”为核心来实现各种道德要求的统一。他把“仁爱”看作是人与人之间获得安定、团结、友爱的最高准则,主张从“仁爱”观点出发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并希望以人际和谐为基础,达到社会和谐,因此,他描绘了一幅“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视天下为一个家庭。

(四)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群己和谐

儒家思想主张调和社会矛盾,反对个人同社会割裂、纯粹从个人出发。“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篇》),“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章句》),都说明了作为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公利。儒家思想认为,人与人之间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各自都有各自的具体位置。在这一特定的位置上,人们必须安于其分,自觉遵守道德规章,不得僭越其位,这样才能达到群己和谐。

综上所述,先秦儒学思想主张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类社会的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思想对民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塑造了中国文化超越性的精神品格,同时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价值,也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启迪和借鉴。

但是应该看到,先秦儒学思想严重脱离现实,更多的只是对政治统治的权术总结,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行批判与超越。而且,这些思想也有其政治、经济上的局限。

先秦儒学政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先秦儒学思想家对人性都有深刻的分析

如孔子的“人性相近”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他们认为,政治主体对政治运行过程中是可以被教化、德化的,因此,他们根据“性善”论提出“仁政”的治政方略,根据“性恶”论提出“隆礼重法”的治政方略。因此,他们可以从“人”的角度和感受出发,思考现实世界中“人”的多方面的需求和现世中“人”的各种境遇和矛盾的解决,最终在处理各种政治问题时力求以人为本。

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也应该采取相同的态度。正如邓小平所言:“不能抽象地讲人的价值和人道主义”,“离开了这些具体情况和具体任务而谈人,这就不是谈现实的人而是谈抽象的人,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实实在在了解人民的需要,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赋予民众各种政治、经济的实质权力,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关系

它认为人不能只是被动地去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现在,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加剧了本就已经很尖锐的人和环境的矛盾。先秦儒学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无疑给我们提出了一种有益的参考:摆脱以人为中心的思维定势,树立天人一体化的思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认识自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先秦儒学思想倡导较高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先秦儒学思想不把个体看作是孤立的、没有联系的个体,而是看作互体中的主体,它认为社会的目的应该是要使民众都能各尽其德,以各养生而遂性,这样就实现了和谐。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高,则风行草堰,化民成俗,社会风气与社会秩序良好。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参考文献:

1.宋宽峰.试析当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学—兼评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复旦学报,2008

2.杨国荣.儒家政治哲学的多重面向—以孟子为中心的思考.浙江学刊,2002

3.汤浩.论孟子行政思想的内在逻辑冲突[J].求索,2006(11)

4.冯春芳.论从儒家“民本”向现代“民主”的转换[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猜你喜欢

政治哲学民本和谐
“两元保险”背后的民本思维——西安交大教授王立剑:风险管理再添一筹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兜底治疫
历代赏石文献中所蕴含的民本思想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
论柏拉图“哲学王”制度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