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实践路径创新
2009-02-03季昌伟
季昌伟
摘要: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但更要引领时代的步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被提出来的一个新型教育课题,它是综合教育资源、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当代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校要从教学主体、栽体、环体三个方面统筹进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路径。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实践路径;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6—0118—05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综合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的新式教育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教学工作影响的日益加深,“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话题逐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从整体上、客观上讲,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论述大多还处于初步的摸索、探讨阶段,还没有系统、权威的论述。
当前关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按照学者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种类:
一是资源论取向。
持此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从教育资源论的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进行分析的。他们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的重要意义,是“相对于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形式的显性资源而言的,它不是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而是以不被人注意的形式存在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主要表现为校训校风、校容校貌、校园文化或校园文化活动等,这些因素从本质上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都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取向从资源论角度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定位。
二是方法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研究的学者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注重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种教育学取向。
从这个意义上有学者指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围绕同一日的采取的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谓隐性教育是指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实践论取向。
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模式。
有学者指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通过各类载体来实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含隐性教育功能的思想观念的物质化和外在的物质承载体,如:计算机网络、校园环境(建筑、树木),大众传媒(书籍、报刊、影视)、教职工言行等。因而隐性教育的作用也是通过以上载体发挥出来的,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方式:网络隐性育人,优雅环境美化育人,文化氛围熏陶铸人。这种方法强调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过程。
以上的三种研究方向是从不同侧面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论述,资源、方法、实践分别是这种教育模式运用和发挥效能的三个阶段,因此,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下定义应当综合包括以上三个方面:
所谓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形式,通过对受教育者周围环境如校园文化、校园环境、教学细节等因素的塑造和运用,使之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模式。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隐性课程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延伸应用,具有间接性、有效性、教育过程的随意性、开放性以及教育主体的自主性等特点。
二、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和时代的变化对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改变更加迅速、深刻。“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
通过全面的,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突破原有的单纯显性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和培养,是政治任务、时代使命、社会责任。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本世纪头20年是关系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问题,通过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淡化马克思主义,推销其价值观的做法越加严重。同时,全球化浪潮带来了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文化处于相对优势,而我国处于弱势。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更加重要和艰巨。胡锦涛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85周年之际对广大青年提出了“四个新一代”要求: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高校教育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培养“四个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非常必要。
二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多源化”与“多元化”要求我们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时代发展不同以往时代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信息交流的空前迅速以及网络空间的日益发达。这两者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首先是网络交流推动人的交流,各种认识、潮流、思想交流激荡,信息传播良莠不齐,一方面,信息传播过泛,扰乱了大众视听,另一方面它客观催生着大众个性思想、独立判断的形成;其次是对“知识”、“大家”的认识出现变化,“占有知识”与“获取知识”能力更加接近,网络给大众提供了平等、广泛的展示平台,众多“平民专家”出现,“草根文化”日益兴盛;再次,由于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接触更主动、有效,以上两点影响在年轻人身上得到了更深刻的显示,对“80后”尤其是“90后”的争论就是重要表现。这种情况对社会文化、理念、思想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教育工作的实际冲击比表现出来的要大得多。
三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需要我们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要为国家、社会输送人才,也要为高校学生的就业、从业、工作做出有效的努力。当前中国的人才市场面临两个尴尬的事实:首先,一方面呼喊缺少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一方面年轻人学历日渐提高,另一方面工作能力
同比下降。此种情况的产生,为我国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高竞争力、高价值的毕业生任务迫在眉睫,由此看来,“高价值”应当受到重视。在这里,所谓高价值,就是培养出的学生有“价值”,也有“使用价值”,成为有人用、可以用、能用好的毕业生。以上三方面的培养不仅仅是技能培养,包括道德品质、思想政治、体能素质的养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其中起到把握方向、引领素质、培养德行的作用。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
——提高教育主体水平、完善教育方式与载体、塑造和谐有效的教育环体
新时期,积极探索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新路径,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用日益彰显。相对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渗透、暗示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使教育对象受到有效的教育。
因此,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创新,应该统筹高校教学的主体、载体、环体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环节,在以人为本原则下,从内容、形式、效果多个方面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社会形式、学生需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其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与高校大学生发生最直接、最经常联系的一个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否健全合理,教育者自身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影响隐性教育的内容是否合理有趣、形式是否丰富新颖、效果是否显著良好。
创建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要从政府、高校和教育者个人三方面同时入手。
首先,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关心、爱护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思想引导,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中存在的消极思想。要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其次,高校要在人员选拔、培养、使用、考核、晋升、处罚等方面形成一套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形成一支结构优化、功能显著、有较大合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此外,高校还应通过工作交流、专题报告、专家辅导、在职深造和出国取经等方式,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业务素质,并为其提供带薪学习、生活补助等优惠条件,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发挥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感染力。负责专业课教学的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教育、影响、熏陶学生,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用先进思想和良好行为“感化”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二是规范和改进高校学生活动,积极指导、优化制度、改进组织,努力形成规范、活跃、实效的高校学生活动培养机制,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成效显著、生动活泼,易于被广大学生接受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在人们的知识、信念和行为之间有一个必须用参加一定种类活动的经验来填补的网眼”。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以活动为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具体任务,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高校学生活动要“巧用时机,善抓教材”。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南方冰雪折“脊背”,汶川地震摧毁家园,北京奥运震撼世界,“神七”飞天再创辉煌。灾难之下,人们无私无畏、坚强勇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辉煌之中,人们不骄不傲、奋勇争先、进取创新、永争先进。形成了伟大的抗击冰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和航天精神。高校应以这些重大事件为背景,抓住它们彰显出来的伟大精神内核,开展形式多样的演讲竞赛、征文比赛、话剧表演、主题晚会等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创相关歌曲,征集相关视频、报道,讲述感人故事,写事后感想。同时,高校在开展赈灾募捐、灾区支教、志愿服务等活动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奉献、互帮互助的品格,使大学生走出“唯我独尊”、“金钱至上”的误区,使学生在举办和参加这些人性化教育活动的同时,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达到隐性教育于无声处见成效的目的。
第二,高校学生活动要突破陈规,创新模式。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存在着“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问题。活动形式单一、陈旧,内容枯燥无趣,这在~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使得以这些活动为载体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高校学生活动要从学生变化了的思维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跟上时代步伐,推进改革,不断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革新活动模式;可以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鼓励他们自创形式,创建他们喜欢的各种“沙龙”、“协会”、“艺术团”和“活动中心”;可以跨越国界,以交换留学生的形式,把大学生送出国门,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能力。
第三,高校学生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假如高校是一个工厂,那么大学生就是产品。有才无德的学生是“次品”,只有知识不会实践的是“废品”,德才兼备、实践能力强的才是“精品”。近年来,高校屡出“次品”、“废品”,大学生犯罪率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高校在传授书本知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爱国教育、三观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邀请英模报告团和政策宣讲团做报告,开展三观评优活动等。此外,高校在为学生提供充分就业指导、定期开展实习活动的同时,还应开展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如举办科技下乡、手工艺品制作大赛、模拟法庭、职场竞技等。这些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奋勇争先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开展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以“调动学生主动性”为途径的学生活动,做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以人为本”的视阔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三是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校园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熏陶在隐性教育中的作用。
罗伯特·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中指出:“发展中的人生活在家庭、地理环境、学校和各种社会环境中的事件将决定所习得的是什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他(或她)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说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重视环境氛围的熏陶,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重要途径之一。
在所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学校环境是从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的角度影响隐性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之对广大学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引起人们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首先要优化校园物质环境。高校要在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操场、教室等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上下工夫。除了张贴名言警句、图画标语,给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外,还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生活场所的设计师,定期举办宿舍装饰、教室装饰大赛和校园建筑构图征集大赛等,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环境下,发展自我,健康成长。
其次,优化校园环境,要建设生动活泼、缝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一方面,高校要改善文化设施,加快校园绿化和美化,定期举行宿舍、教室和校园卫生大扫除,在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宁静、整洁、优雅、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律、勤劳的精神。另一方面,在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体竞赛、文娱活动等形式形成统一的校园文化的同时,还要构建以宿舍和班级为单位的文化圈,使不同宿舍和班级形成各具特色、彰显个性的宿舍文化、班级文化,达到“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效果,使“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无形教育、无声管理的作用。
再次,优化校园环境,要整合协调校园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高校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管理育人”为手段,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心理咨询法、预防教育法、冲突缓解法、思想转化法等解决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学生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各种校园人际关系不仅能为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隐性教育活动解除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心境,还能使他们在这种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中学会宽容、大度,懂得珍惜、尊重,以巩固隐性教育的效果。
四、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实事求是,务求长效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时代潮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今,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培养,符合当今大学生的思维特点,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内核,具有相对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的独特优势。
一方面,通过间接、隐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逆反心理、摩擦和冲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平等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另一方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开放性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取得长期效果。实事求是,务求长效,这也正是各种机制体制要去解决的问题。在当今社会浮躁之气日益泛滥的情况下,通过长期不懈、统筹兼顾的教育模式,将会大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为指导。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求”就是让我们去研究,“是”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由于种种原因,当今的教育改革处于一种模糊状态:既没有清晰的方向,又没有扎实的步骤,更没有服众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轻易之间被社会发展的很多末节和支流左右了改革步伐。
高校在教育系统中处于比较靠上的位置,在改革中应当带头干事情、带头出成绩,真正培养有用之才,真正不负高校之名,真正做到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学生。这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真正了解改革的方向。
二是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力争长效为目标。
务求长效,就要形成机制,强化体制。以往教育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机制的形成。加强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详细规划,拟定步骤,分阶段实施,强调机制的形成,从高校主体、载体、环体多个方面并行推进。这样,才可以实现长期目标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五、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前瞻
教育应当担负起引领发展的重任,而不应沦落到被动改革的地位。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曾经说过:“教育是强国之本,我从来没听说有哪个国家因为办教育而变穷了。”然而,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步医疗改革的后尘,把公益性的事情交予了市场,导致了很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这意味着人才的断层。任何时期都会有一小部分拔尖的精英人士掌管、奉献国家和社会,但是,教育的挫折会使绝大多数受教育者的总体质量受到影响。
高校教育处于国家的高端教育阶段,当今的社会众多高校学子,人不能有所用,人不能尽其用,这与高校教育的定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到了市场利益的需求,却忽视了市场质量的需求。人才培养是要看市场的需求,但人才培养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市场的方法解决公益性的教育方向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这里所说的不适应市场质量的需求,是说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但不一定符合高利益岗位市场的需求。
其次,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虽然有所加强,但落后于实际要求。这就导致毕业生在思想品德、政治素养甚至人生定位上与现实社会的需要有所冲突,择业、就业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指向忠党爱国的教育,它涉及思想品德、政治素养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它是最直接催生毕业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课程。
综上分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将来的发展中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也是在为家庭培养优秀、合格的孩子,为个人培养干事创业、社会求生的能力。
二是坚持“隐性”自然化。隐性的教育一方面在于主观的塑造和实施,另一方面在于它的潜移默化,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把优化环境、创造氛围形成一种自然状态,达到长期“隐性”、长期作用,不求立竿见影,真正做到潜移默化。
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现实的需求。任何理论与实践的归宿均在务实,求真务实才能彰显价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择业是当前大学工作的两个需要突出关注的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指导,这也可以成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