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路与对策

2009-02-02徐海峰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当代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徐海峰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时代化,既是大众化题中应有之义,也规定着大众化的基本取向。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属性、历史使命和开放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转变观念,抓住重点,夯实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1-0013-0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何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何以需要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何以实现大众化?等等,这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中带有哲学性质的基础性问题,都需要我们作出深入思考。

一、何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描述和解析离不开对“大众化”的追问。从词源学来看,在《辞海》中。大众,“泛指人群;民众。”化,即“变;改”,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态。”大众化,亦称“群众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大众被明确限定为“群众;民众。”大众化也被细化为某事物“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文艺的大众化要求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便于群众接受、掌握和流传。透过这些释义可以看出,大众化是使某事物与群众一致、为群众周知或普及。

从实践来看,最早关于大众化的理解来源于20世纪初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对哲学大众化的实践。《大众哲学》是普及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通俗读物,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能够接受。”具体讲,艾思奇的哲学大众化可以概括为四个特点:一是在情感上,把哲学与人民大众结合起来,为人民大众写哲学著作,使哲学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锐利的思想武器;二是在形式上,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哲理表述出来,从而把哲学迅速地传播和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三是在内容上,顺应时代的潮流,反映人民大众关心的问题,合乎人民大众的需要;四是在形态上,注重建构知识化、科学化的大众形态,做到通俗而不庸俗,简明而不简单,保持大众哲学的科学性。

综合上述对大众化的阐释,可以得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理解,即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大众形式,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和信仰,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普及化、通俗化、民族化、科学化、时代化构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它们规定着理论大众化的基本取向。

普及化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大众化首先表现为面上的普及。没有普及,理论作用对象的范围就会受到限制,理论本身就缺少广泛的群众基础,难以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需要人民群众的“物质力量”与人民群众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武器”。二者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其掌握最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也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

通俗化是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大众化离不开通俗化。理论只有通俗易懂才易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理论晦涩难懂不是优点而是缺点。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列宁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他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邓小平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通俗化要求用大众熟悉的语言谈与大众相关的道理。表述理论内容的语言不但要准确,而且要明白,不但要易懂,而且要生动,诙谐而富有哲理,深入浅出又发人深思。这有利于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理论、接受理论和掌握理论。

民族化是大众化的文化根基。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民族化现实化的理论形态,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都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文化因子。理论的民族化为理论的大众化奠定了厚重的民族认同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很好地把握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结合人民群众认知心理和思维模式的特点以及中华文化习俗等来进行。

科学化是大众化的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学说,科学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恩格斯就曾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大众化、通俗化不是一种随意解读,更不是简单化、庸俗化、低质化,而是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科学精神的。科学的大众化才能令人信服,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才能有效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要求。理论只有反映时代需要,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大众最为关心的时代性问题,才具有掌握那个时代的群众的价值。在当代中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时代性理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鲜明的时代化是大众化的内在活力和外在形式。大众化的要求是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时俱进。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何以需要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立足人民群众的实践,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历史使命,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

1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属性的内在需求。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不

是远离生活、脱离实际的纯粹思辨理论,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沃土之中,是来自实践,又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品格。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证。在这个意义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发挥理论改变世界的功能、实现理论实践价值的现实途径。

2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科学理论,承载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强调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理论指导实践、解放和发展自己。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也强调,任何思想“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中国的事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事业。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是通过使广大人民群众认知、认同和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宗旨所在。

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放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要求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团结和带领人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新的实践中,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广大人民群众践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程度。从这一意义上说,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正是在最广阔、最深刻的人民群众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4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扩大。”n3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引导着新的实践。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们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当代中国,为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深刻反映了广大群众需要精神力量、需要理论武器的现实要求。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程度和实现程度,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实践程度。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掌握和运用科学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何以实现大众化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一项重大任务,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和具体的现实诉求。

(一)转变观念,增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自觉性

当前,在理论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严重干扰和制约大众化进程,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是转变重纯学术轻通俗的观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理论读本和宣传讲授,这不是一项简单容易的工作。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指出:“写通俗文章比专门学术文章更难。专门的学术文章,不十分着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写作技术是第一要义,同时理论也切不可以有丝毫的歪曲,这就是一个困难。”又说:“《大众哲学》实在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样的精力来做专门的学术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两倍以上的成绩了吧”。艾思奇对大众化、通俗化工作本身存在难度的深刻洞见,不能不说是一些学者偏重于理论学术化的重要原因、通俗化受冷落的原因不仅如此,还有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就存有一种轻视乃至鄙视通俗化的偏见,认为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联系起来,就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或使之简单化、庸俗化,错误地把大众化、通俗化等同于庸俗化、粗鄙化,于是,把学术研究与普及研究对立起来,用学术化否定大众化、通俗化,这种倾向在一定范围内相当盛行。一些学者常常自闭于书斋和象牙塔之中,不关注时代发展,回避“中国问题”,自我陶醉于纯粹的“学术思辨”,使得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与生活渐行渐远,变得越来越经院化和贵族化,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没有也不可能发生作用和影响,也与马克思主义直面现实、实践的本真精神相违背、偏离,对这一倾向必须给予批判和纠正。

二是转变重当前轻长远的观念。目前人们对大众化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足够认识,有的认为大众化要靠群众运动、突击学习来解决,把大众化的过程简单理解为“一阵子”,热衷于形式主义;有的追求立竿见影、毕其功

于一役的政绩工程,缺乏长远意识,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范畴、观点、原理、规律,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但是有些术语和范畴以及一些新的思想,不是一般群众都能理解的。因此,理论要想深入人心,真正为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三是转变重领导轻学者的观念。党的各级领导承担着对理论大众化的倡导、组织和领导,作用至关重要,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学者的作用。他们在理论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中的地位无可取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被毛泽东盛赞胜过十万雄兵,李达的《(矛盾论)解说》和《(实践论)解说》,对全国人民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从当前来看,一定范围内存在着重领导轻学者的观念,即用领导讲话代替学者研究,用邓小平的话来讲,就是一切照抄照搬照转。必须摒弃把大众化仅仅看成是党的宣传部门的工作,而不承认它是一个有专家学者参与、由多方面工作构成的系统工程的观念和做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把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努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神圣事业,要注意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使他们自觉担负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崇高职责。

(二)抓住关键,明确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重点

要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中介手段和客体三个方面,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增强大众化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加强大众化的理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在于理论自身,理论内容、形态、风格、气质要大众化,大众化的根本任务在于宣传教育群众、理论武装群众,理论人才队伍建设显然至关重要。长久以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被“学术界”视为“边缘”,致使这一领域队伍在逐渐萎缩,特别是在年轻的学术梯队中。“目前来看,依然形势严峻。虽然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博士生培养点与学生数量在增加,但实质上,从每年的毕业论文来看,真正乐于做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化工作的人非常之少。”这种状况,迫切需要加强大众化的理论人才队伍建设。要宣传表彰对推动大众化有贡献的专家学者,推介他们的研究成果,扩大他们的社会影响,给理论大众化强有力的舆论支持;要对大众化的实践活动给予扶持,提供科研经费、进修学习、成果出版等方面的支持,培养和造就一批“大众学者、平民教授”。

二是建设大众化的现代媒体平台。现代化媒体传播手段具有实时性、交互性、覆盖面广、传播迅速快捷等特点,大众化要利用现代媒介载体,主动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要重视利用互联网、电子媒介等大众媒介,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精心选择和创造性发挥,打造大众化的现代媒体平台,使之成为社会大众追捧热议的文化精品,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三是大众化的对象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选择合适的普及对象是提高理论传播效果的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首先着眼于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经验表明,《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舆论阵地,曾经影响了像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改变中国命运的青年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应该准确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思想发展趋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夯实基础,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工作

夯实大众化基础工作,是做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当前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基础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基础和重要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我党领导人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实践资源,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需要深入挖掘和研究。当前,需要大力挖掘马克思把理论彻底交给群众的思想,恩格斯把理论“变成推动美国群众的杠杆”的思想,列宁把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通俗化”的思想,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很朴实的道理”的思想,江泽民指出的“最基础的工作”是用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思想。胡锦涛强调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等战略思想。

二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理论研究,保证大众化的科学性方向。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围,在深入研究该理论体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方面,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得出科学结论,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原典、特别是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关系,理论体系中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关系,理论体系的建构等等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会有效防止大众化过程中走向庸俗化、简单化、低质化,从而科学地推进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进程。

三是加强大众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证。要建立和完善由党政职能部门牵头,马克思主义各专业背景人员共同参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党的宣传工作者通力协作的资源整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聚集各方力量,多层次、多视角、多渠道地推进大众化。在科研选题、成果考核、专业评奖、社会评价等方面,要建立健全与大众化配套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大众化营造良好环境。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反馈等机制,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广大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践中的焦点、难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确立大众化理论宣传普及的重点和方向,掌握普及宣传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不断增强大众化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

猜你喜欢

当代中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必然性
浅析当代中国中学德育的风险和建设对策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