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环境雕塑造型选择的要素

2009-02-01廖卫东

雕塑 2009年6期
关键词:城市雕塑雕塑形式

廖卫东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了总结宣传山东省城市雕塑建设成就,促进新时期城市文化的发展,山东省委宣传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厅联合组织开展了“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城市雕塑成就奖评选及论文竞赛”活动。各市、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踊跃参加,全省各地共推荐上报了153个城市雕塑建设项目和40篇论文参加评选。经全国知名专家认真评审,共评出建国60周年山东省城市雕塑突出成就奖项目9项、成就奖项目51项,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7篇、三等奖论文10篇。

获奖作品质量高,艺术性强,涌现出许多反映现实、关注民生、关爱自然,彰显时代精神,弘扬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在社会公众中有着广泛的认同和影响。其中不乏老一辈艺术大家的作品,如钱绍武的《董仲舒像》、韩美林的《天下第一牛》、张得蒂的《孔子列国行》等,还有目前活跃于中国雕塑界的一批成就卓著的中青年雕塑家的作品,如黄震的《五月的风》、曾成钢等的《月光》。另外山东本土的雕塑家也都积极参与,成绩不凡,如李友生的《甲午海战馆》、孙本龙的《沂蒙精神》。获奖作品和优秀论文也总结和再现了山东省城市雕塑60年来由纪念教育为主题的政治服务阶段到以人文审美为主题的公共艺术阶段,由无规划无审批阶段到纳入城市规划、健全体制机制阶段的循序渐进发展历程。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雕塑管理工作,全省各级城市雕塑主管部门将以此次“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山东省城市雕塑成就奖评选及论文竞赛”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对城市雕塑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城市雕塑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城市雕塑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彰显城市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发展,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因此,特将本次获一等奖的论文刊发于此,以向广大读者汇报。

环境雕塑的研究与创作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的而兴起的。“环境雕塑”的提法也是近几年对以往“城市雕塑”讲法的一个包容性说法。其范围更加宽泛。内容涉及各类环境、场所,也更加具有分门别类的针对性,消弭了“城市雕塑”即“城市标志”的简单模式。环境雕塑的发展是随着环境设计的需要而发展的,环境设计的风格、氛围决定了雕塑造型选择的模式。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变化,雕塑为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代的需求以及自身形态的推演发展,逐渐呈现出更多的表现形式。这些新形式既与架上雕塑有关,又和公共环境有关。本文试图从造型选择的角度去探讨分析雕塑与环境、雕塑与视觉经验的相互关系。从造型演变的角度去解析文化与造型,以利于推进雕塑创作思路、发展雕塑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对雕塑艺术新的研究方向和创作方法有比较与启发作用。

一、按照雕塑自体语言的发展推理演绎造型形式的变化

公共环境造型选择的依据首先是作品造型的呈现方式,也就是作品本身。雕塑对于创作者永远都是视觉和触觉的体验性表现方式。无论是对人或物的立体性还原,还是观念性解读、矛盾性提问,都是对世界诉诸于个体的情感经验的表达。这种表达是人类生存经验的表白、提问、解读和重新定义,在对媒介物的处理过程中也体现了人类对视觉与触觉世界的探索、对永恒与存在的追问。

翻开雕塑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雕塑语言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我们以立体三维的形式来简单地还原我们所认知的世界,以对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直接临摹、塑造来体现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和感受,力求还原人类曾经经历的情感形象和理想形象;当这种描摹不能够满足大众不断发展的视觉经验和复杂的情感需求的时候,艺术家从雕塑制作的过程、使用的材料、创作的观念上,发现了更多“尽细微,致广大”的视觉体验,也就是说注重了对材质本身语言的发掘和对制作过程终止的选择。这种经验改变了以往那种造型直白的图解方式,丰富了视觉与精神的想象力,延长了欣赏的过程与时间。当上述方法不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的时候,艺术家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对现成品的重新解释与构造的解读上来。通过指头性的概念模式反思个体存在和个体与社会对话的形式,以观念替代了单纯的技巧表现模式,以形式多变取代了单一写实,深入了对造型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对形式的宽容大过了对思想的宽容,对新形式的实验也越来越多;更由于多学科的交互穿插,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媒介的发展,艺术作品形式的多元化,雕塑功能性语言的淡化,使得雕塑作品更多的以三维“艺术作品”的形式出现,这大大拓展了雕塑语言形式的表达范围。

现代雕塑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注重创作的过程,也就是把创作的过程直接转化为创作的结果,强调作品创作过程中材质语言所带来的视觉与触觉的审美感受属性和精神物化的轨迹,把雕塑的物质属性转化为审美属性;而传统的观念是把创作的过程压缩为一个最终的结果呈现出出来,给欣赏者一个直白的审美结果,从而大大的忽略了欣赏过程的体验性因素。

雕塑始终都是体味与触摸世界的一种艺术方式。无论是东方还是两方,传统还是现代,都是从能够体察的细枝末节入手,去感悟与表现。中国画里的各种皴擦渲染、书法里的飞白收放,那些对细节的趣味体现、对材南性能的把握都和现代雕塑里对材质制作过程里对琢痕,焊铆的情感体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这种过程的形式深入,延长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程度,在哪个阶段收笔,那个最后结果就反应了艺术家对形式体现的不同个人面貌,也就形成了个人的风格。我们应加强对形式本体语言自身的研究,而不应给形式本身附着太多的社会、文学属性。通过研究雕塑自体语言发展变化规律、深化雕塑形式语言,不断提高雕塑作品的艺术质量,雕塑史上才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具有艺术深度的艺术作品。

二、按照公共环境的设置要求与氛围形式寻求和突破雕塑造型的形式

雕塑作品的形式与周围环境应该相互呼应、体现彼此和谐的空间关系。在环境空间中,环境的语境特征、表象存在是相对固定的,雕塑作品是这语境中的视觉中心,既有文化的印痕、又不完全独立于语境氛围。因而在环境空间的营造中,雕塑作品应该具有这样的视觉凝聚力:它是想象空间的延伸,带有明显人为创造的痕迹;和自然与地域文化相互依存、和谐有序;体现创作者的独特视觉表述,求得心理共鸣;视觉空间中点位的作用,表达存在的重要意义。

进行公共环境雕塑创作首先要对环境进行评价与分析,对环境的识别、设置评估和感知,决定了雕塑设计的造型尺寸、位置等基本造型要素。在环境设计中,设计师对雕塑作品的位置和尺寸是有要求的。从环境造型的角度要求艺术作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是空间环境中视觉的中心,对环境的文化氛围具有拔高的意味和画龙点睛的作用。②是环境空间关系整体部分中某个物象的对称点,具有转场的视觉意义。③是局部空间环境中意境

创造的主体,决定空间环境的文化氛围。④是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经验表达,引导观众体验新的视觉与思维空间。因此,对环境氛围的判断决定了造型选择的性质,对造型形式选择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环境氛围的质量。

美国雕塑家卡尔德为芝加哥市联邦政府中心广场设计制作了著名的盒属焊接作品《火烈鸟》,这个广场四周是高大的现代大厦和写字楼,以红色的钢铁和大跨度的形象来冲击人们的视觉,为冷漠的现代建筑群带来些许温情,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无限美好遐想,拓展了周遭一成不变的视觉感受。我想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对死气沉沉氛围的一种艺术化改变,软化“硬感觉”的环境、使雕塑作品与周围环境对话。卡尔德的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但是相同的环境我们可以利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只要能够达到对环境软化、增加亲和力的目的,能够扩展我们的视觉想象力,我们不必计较它是具像的、抽象的,还是观念的。另一个例子来自雕塑家伦纳德·巴斯金的广场雕塑作品《青年·老人未来》,青年立像和老人坐像与象征未来的神秘怪物遥遥相对,相互之间形成的对话关系,结合周围的环境与社会,不禁让人思索人类社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卡尔德是以抽象的造型形式来体现作品内涵的,而伦纳德·巴斯金虽然以传统的塑造方法来表现形象,但是却更新了形式的组织方式,以情节性的语境传递反思性的内涵,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随着艺术家对社会的关注、对自身的反思,个性表达的灵动性表现会引导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追问,我想这也是感受新的视觉体验的一种方法,这种观念的更新既是对感官知觉的科学性发展也是艺术形式拓展的必然。所以,坚持个性化的艺术创作道路、合理引导观者视觉体验与认知的探求和思索,比一味的迎合大众审美情趣会更有价值。

当我们研究西方雕塑史,学习传统雕塑技法的时候,西方已进行雕塑语言的现代性研究;当我们专研现代雕塑语义的时候,西方已进入后现代语境的时代。这些雕塑形式的演变除了受社会发展、其他艺术形式演变的影响外,多少都和环境影响有一些关系。我们知道,雕塑在西方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最常见的公共艺术形式,在今天的欧洲城市的老城区,写实具像的雕塑随处可见,在我们感叹作品被保护完好之余,也为作者的高超技艺所折服。但是正因为对传统创作方式的不满足,西方艺术家不愿意再从事以前那样的没有创新的工作,在新城区我们会看到那些充满无明确主题及材质变化的现代雕塑。当你在老城区看到现代雕塑的时候,不要诧异它与环境的不协调,因为你已经进入了后现代雕塑艺术的新语境了,就象贝聿铭在卢浮宫里的金字塔的建筑设计一样,在经历了充满争议的热论后迎来了全球的盛誉。

因此,我们应该秉承雕塑自体语言的发展规律,按照公共环境的设置要求与氛围形式寻求雕塑造型的新形式,甚至还要突破环境要求的一般性规律,创造更富有灵动的艺术形式。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我们国内这几年公共环境雕塑发展的一些偏颇之处:不是写实具像型雕塑为主就是几何变形的简单构造。写实具像型雕塑是因应现实主义的文化教育方针和两方早期美术方法的导入,以迎合与取悦大众为目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集体主义性质作品形式,远没有深入到探索新的视觉经验,以个性体味的引导创新视觉空间的程度上来。而关于简单几何形体的变形,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曾经以陶艺作品里的几何体为例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陶器最单纯,也最神秘。其形态的基本结构是简浩抽象的几何体,这是人类较早出现的艺术形式。通过这种简洁抽象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时代文化背景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它同任何试图模仿的艺术无关,必须列入纯粹艺术的范畴。”正因为简单的几何形体这种结构性质,又能够完全从具像写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大多数艺术家都能够从这里入手进行雕塑造型的现代性试验,因而几何形态变形的作品也就遍布各地。大家只要使造型本身具有形式的美感就可以了。这本身倒是可以看作是公共环境雕塑形式变化的一个进步。不过未免被动与牵强,从整个情况来看还是变成了另一种藩篱、缺少了那么一点艺术性。

三、雕塑造型的选择符合艺术家自身文化选择的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

从历史上看,中国现代雕塑应该说是发端于19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那个时候留日、法等国的老一代雕塑家象李金发及刘开渠、滑田友、曾竹韶等,把“洋”雕塑技法引入到中国,以此揭开了中国雕塑新的篇章;也就是说中国现代雕塑是循着西方的脚步,亦步亦趋的走过来的。历经旅日、法、留苏及自我培养几代人的努力,希望达到形成自己的一个面貌。老一代艺术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造型世界——以形似达到神似、以细节感知世界,用新思想和新技巧,以科学的态度构建了中国现代雕塑的雏形。从此中国雕塑走上了以科学的态度还原世界的新里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思想解放、90年代以来的视觉开放,更多的人走出去、引进来,使我们学到西方人以推理演绎幻想,以理性求得思想,以戏谑批评现实的思想方法和制作方式,使我们以材质语言替代了简单的物理还原,呈现出谋求世界语境的新姿态。21世纪以来,我们的社会又学会了以经济促发展、以市场谋生存的运作形式,出现了以经济价值体现艺术价值的趋势。今天的中国雕塑艺术家从心理和实践上都无法避免对文化背景下的全球化艺术发展做出判断与抉择。

民族艺术往往囿于自我而独具特色。正因为如此,我们曾经在如何应对西方文化,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上有过争论。有很多人提出“民族的就是国际的”“中国艺术家就要体现中国特色”。其实,这里面有好多刚题需要澄清。第一,中国是个以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艺术形式也是以士人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形态。经过历史的发展与各民族的交融、汇通,如今已成为以中华民族来统称我们大家庭的各成员。如果仅以汉民族的本位来找寻我们的国际性,似乎很难说得清楚。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艺术特色任讲法上又显得过于笼统和牵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说法似乎就没有必要。第二,经过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特别是在中国打开国门以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已使文化与科学的国别界限越来越模糊。仅仅以我有你无或者你有我无来区别艺术的表现形式,不能从文化的精神探求、视觉经验的发掘入手,我们就很难创作出有影响力的作品,“中国艺术家就要体现中国特色”的说法也就变成了一句虚伪民族自尊心的口号。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开放性的问题。文化共享的全球化今天,如何保持作品的特色往往不是基于自身的民族性或者血缘关系,而是基于自我对文化的选择。简单的说,就是作品呈现的表达方式并不因为你是哪国人或者哪个民族的就必须表现哪一国或哪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是你对表达方式的选择是以你自己想要的方式来

体现的。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性或者说民族性在当下的文化态势,就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艺术里的民族自尊心已经被文化共享的全球化交流逐渐消解掉了。民族性的现代化消解又可以被看作是经济上的文化消费,其本身的文化历史价值依然存在,只是变成了全球文化共同体架上的一本可供查阅的资料,其使用方式自在于创作者。艺术作品独具特色的外在表现应是作者对世界自我体味与感触的偏执性追求和艺术形式的排他性特点。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民族文化所追求与张扬民族精神不能等同于民族符号性的简单表现。狂艺术表现上,我们对崇高性人格的追求,对美好情感性的张扬不能简单靠民族特征表象的组合来体现我们艺术表现的独特性。不能说我们把长城、龙、旗袍等民族形象的拼接组合就说成是我们艺术语言的独特创造。问题的关键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去表现和彰显了民族文化的精神追求和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的东西,就是学习理性对待世界,对待自己的态度。绝不是学习那种表面浮夸、单纯张扬的简单形式。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静下心来从中国传统文化里、从西方文化里要学要找寻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我想,在东西方文化愈来愈“大同”的今天,文化表现与精神状态的开放性决定了文化表达的从容与自信,开放性的创作和欣赏态度决定了公共艺术雕塑的新形式的存在与探索。

所以,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造型选择一方面虽然因地域、欣赏人群、民族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设置要求,但是也可以作者的视觉经验引导来超越这些具体的可设定条件,从而进入新的视觉与精神体验;另一方面城市化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的必然性也决定了雕塑创作的开放性态度和多元性结果。

四、环境雕塑造型的选择应注重引导观者与作品的交流向视觉与思想深度发展

符合环境形式自身需求的雕塑造型形式很多,除去委托方的权利意志干扰之外,我们往往会考虑这样的问题:选择什么形式的雕塑让观众去接受?或者说选择哪种造型形式会更好?是符合大众审美意识的形式还是更具个性化的形式?

公共环境雕塑的造型选择总是在公共需求与个性申张的权利之间飘忽不定。业主与艺术家之间的角力从没停止过,而大多是以艺术家的妥协收场。这种局面往往造成艺术作品质量的不确定性,成为艺术家心中永远的痛。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都难免教皇对其艺术创作的横加干涉。但这不能证明艺术家就应该完全按业主的意志行事。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是一个例子。罗丹于1898年完成的著名雕塑《巴尔扎克》像虽然被委托方法国作家协会否决,基于罗丹的坚持与不妥协,最后还是于1939年揭幕。这事件也为今天的西方公众和业主提供了解决公共环境雕塑造型选择的方式,由此基础上产生的公共艺术作品造型选择的方法也逐步重视了艺术作品的视觉经验的个性化引导。它的启迪性意义在于:一味迎合公众欣赏的作品有抹杀观者独立思考的危险,简单否定新形式的做法有可能泯灭艺术家独特的视觉经验的引导。

一直以来我们的雕塑造型形式都以直白的图解方式表现我们所张扬的文化精神和社会指向,这和我们的社会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束缚的逐渐减少,我们的艺术家就应该倡导一种更为自由的创作精神,体现视觉的深度与艺术的灵动。改变那种“公共环境雕塑就是地域标志”的简单思维模式。从作品造型选择的角度引导观众欣赏的纵深思维向多元化、体验性发展。就像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施克罗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说的那样:“艺术的目的就是要人感受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情,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的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的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既然艺术是文化表达的领引者,那么雕塑造型的视觉经验的个性化引导就应该得到尊重与倡导,环境雕塑造型的选择就应该往重引导观者与作品的交流向视觉与思想深度发展。

以上通过对公共环境造型按照雕塑自体语言的发展推理演绎造型形式的变化,按照公共环境的设置要求与氛围形式寻求和突破雕塑造型的形式,雕塑造型的选择符合艺术家自身文化选择的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环境雕塑造型的选择应注重引导观者与作晶的交流向视觉与思想深度发展等4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公共环境雕塑造型创作的思维方式决定了雕塑造型的选择方式、决定了雕塑造型的艺术质量,从时代性要求、文化反思性特点引导雕塑造型选择的多元性,创造思维的开放性,从而凸显环境雕塑造型选择的评价方式与理解路径。

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造型选择是针对雕塑创作本身而言的一项复杂工作。开放性的创作思维和积极思考的欣赏方式对我们都是有利的。在这里简析公共环境艺术作品的造型选择的要素,目的是通过创作方法的比较,语义背景的分析,找到我们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思辨的途径,弥补自身创作思维的不足,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有效的艺术创作,使我们的劳动变得具有文化意义上的批判性作用。更由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雕塑由大环境逐渐步入小环境,由室外公共环境进入个人家庭限定公共环境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倡导环境雕塑创作的个性化、造型方式的开放性,就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猜你喜欢

城市雕塑雕塑形式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写实雕塑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自然雕塑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费城城市雕塑
挪威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