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与展望——湖北雕塑艺术展”研讨会纪要

2009-02-01

雕塑 2009年6期
关键词:楚文化湖北雕塑

王 辛 余 萌

孙振华(展览学术主持)今天的研讨会主要是配合“回顾与展望——湖北雕塑艺术展”,谈谈湖北雕塑的历史和现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需要老一辈的艺术家总结湖北雕塑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希望批评家、媒体朋友们对湖北雕塑状况、历史与现状加以评点;同时也欢迎年轻的艺术家、理论工作者能够参与讨论和发言。

刘政德(湖北雕塑家)发展本民族的雕塑艺术,是有别于跟从西方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湖北地区拥有灿烂辉煌的楚文化,有这样的文化资源,就应该设法利用它,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文化高峰上继承湖北特点、创造令湖北人骄傲的雕塑作品。艺术本身具有地域性,湖北雕塑家的责任就是传播这种地域性带来的美。如果致力于这一方面并作出成绩,我们的作品将对世界雕塑产生重要影响。这是我通过实践得来的一些想法,可能只是一个基点,有待于理论上的提高。

朱达诚(香港艺术公社董事会主席)以前说学雕塑一定要有素描基础,美术基础,但是到了黄陂这些说法被打破了。农民没有美术的基本功,但雕塑仍然可以做得好,而且形神兼备。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专业的工作者与工农兵的方法相结合,尤其与农民的方法相结合,它能够在短短的几个月里把人物的基本造型、喜怒哀乐描绘得非常清晰。这是一条很值得总结的路子,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如何能够把这么多的内容浓缩在短时间里进行消化?再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发挥。对文革我们是采取否定的态度,但是走到工农兵中间去,知识分子向农民学习,将知识与农民经验结合在一起,却非常有意义,不能全面的否定。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展览的题目是“回顾与展望”,湖北首创先河地对自己的雕塑史做了一次回顾,但是在肯定此次展览的同时,我也发现了几处问题。第一,我们的研究工作做的不够。在座的艺术家的水准和应有的知名度是不对称的。我希望艺术史系培养人才要术业有专攻,招收专门的湖北雕塑史研究生。自己的传统需要得到自己的重视和研究,一个地区的艺术发展不是孤立的,是综合的生态。第二,我昨天又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因为在前辈创造的作品面前,我感觉到现在的艺术与他们差距太大了。湖北、湖南的楚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文化传统是艺术走向现代的营养与基础。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有困惑,传统是好的,但是如何来完成现代的转换?是否能很好的完成转换?传统楚文化里的器具,方圆结合、刚柔相济,局部的丰富与整体的统一相结合,达到高度的完美。这不是一个符号和风格就能说明的,关键在于对审美形式和规律的研究。

当代艺术的形态越来越向空间与材料转换,对雕塑概念的理解也应该扩大。当代艺术的“四大天王”纷纷向雕塑转型,复制自己的作品,把平面绘画变成了雕塑形态。这虽然只是产品的延伸与开发,但是他们注意到大型空间里雕塑的材料对空间的占用。所以雕塑家在今天是真正具有当代语言形态的艺术家,而我们在这一块的研究也应该更加开阔,要互动,不仅是远观,还要拓展思路,让空间的整体形态得以呈现。

范伟民((《雕塑》杂志社社长))这次来到湖北,看到博物馆的漆器,让我感受到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湖北雕塑艺术展所要做的正是把这个传统挖出来。我看到主办方的研究者们在黄陂雕塑上下了很大功夫,这种努力值得钦佩和肯定。但我想,湖北有更久远的历史和传统。黄陂雕塑的手艺勃兴于清朝末年,距今也不过150年。而代表楚文化的漆器,它可是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如何从这种深厚的传统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文化精神,应该是我们艺术家、理论家面临的迫切问题。湖北美院希望树立自身的特色,这可以是一个切入点。在这样的时代下我们如何体现出艺术的地域特点和传统价值?现在一种倾向是重观念,轻工艺,认为注入一些民族元素就可以体现这种特色。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误区。文化精神需要物质材料作为载体,这个载体不仅是那些表象符号,更是多年来积淀起来的工艺传统。工艺如何发展,工艺如何演变?离开这种探索性的工艺精神,谈民族传统只能是空中阁楼。湖北的艺术家现在有意识地想融入楚文化的深层精神,创作手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很有锐意进取的姿态,但我想,前人不懈探求的工艺精神更是需要重新挖掘,今后也需要把作品体现得更加完整、完美。只有这种完美的艺术作品,观众看起来才会喜欢甚至愿意收藏,这样我们的雕塑家才能在市场中检验自身的艺术价值。

唐尧(《中国雕塑》副主编)我谈两个最大的感触与收获:第一,这次展览让我第一次非常完整地看到湖北雕塑的来龙去脉。在此之前对湖北的雕塑概念非常模糊,现在看到这些作品呈现在眼前,收获非常大。第二,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湖北雕塑的质感。质感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湖北美术学院传统中法苏的血统通过黄陂的农民泥塑,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中产生了一次非常奇妙的融汇,其间的艺术风格、价值取向的直接性与生动性形成了湖北的传统之一。另一方面则是器物感,比如刘政德先生做的寓言雕塑,在语言的处理上就非常到位,所有细节上都能够感觉到从器物当中所寻找到本体的语言探索。傅中望老师对于器物造型的感觉完全进入了他创作的潜意识当中,通过这个展览,我试图想从当中找到一些语言上具有特质的地方:我们怎样站在较高的起点,继承自己的文化?

展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我意识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吸引全世界的年轻人来研究中国的文化,不能光靠古文明,须把文明不断地花样翻新。第二,这次展览还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非常好的问题:到底什么是地域性艺术?什么是国际性的艺术?如何来看待两者的区别?湖北是否会因为受楚文化的影响而加了一个紧箍咒,无法去创造?但如果没有湖北特征、全部国际化,面对多元的世界文明,我们自身如何更新、让自己的文明变成一个现代文明?这是一种矛盾。

姜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每次看老先生的作品,听老先生讲他们曾经的经历都觉得特别感动。一个人的作品之所以成立,都是与所处的年代、所经历的事有很大的联系。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我年轻的时候会有叛逆感,总觉得西方的东西更有吸引力,但现在觉得身边的东西更吸引我,因为那是自己身边的一部分。这次展览让我比较集中地看到了湖北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感觉很多艺术家做得非常好。

郝京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这次展览让我想起黄陂农民泥塑,尤其是好多作者做出了很多好的作品,让我感触很大,可以说黄陂农民泥塑培养了一大批人。值得总结的几点:第一,专业工作者如何做到普及工作,不仅当时需要,今后也是需要的。第二,美术教学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项金国、傅中望、陈育村他们三人的作品都很有特点,这一方面与各个艺术院校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黄陂农民泥塑这段经历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并且对他们的学术有了很深的影响。

白家峰(《艺术当代》)编辑第一,最近来武汉三次,感觉这里的主场意识越来越明显了。把“主场意识”真正的转化为对湖北雕塑创作的一种生态带动和对活动氛围(包括经营性的空间)等等的带动。这是今后进一步深入的工作。第二,我们把传统归纳到楚文化的范畴里。一是因

为大家在这里面寻找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寻找文化的合理性。但如果把传统单一归为“楚文化”的大框里,会使我们的阐释与对作品的理解存在概念化。当然,无论是武汉还是湖北,作为地域性特征的楚文化是一种背景,我们要把历史传统的文脉与现代生态的文化融合起来。

刘春冰(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回顾与展望”作为展览名称,意为对历史与未来的探讨。我看到了不同形态和不同时空的雕塑,感觉造型方式的变化非常大,但不管如何变化都是在写实、表现、抽象这三个领域里巡回、融合。第一代的雕塑家主要以“主题性创作”为主,这也是当时时代所需要的,比如说黄陂的泥塑,就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形式。

项金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楚文化如何转化为现代的文化,这是一个大课题,一个涉及到地域性的问题。上海的“海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黄土画派”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但实践者运用传统文化的时候往往容易走上模仿、引用符号的道路。1990年,我和傅中望开始做楚文化游览区的公共艺术,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借此机会也遍读楚文化的著作,得出一个结论:楚文化是一种精神,而不仅仪是造型。楚文化浪漫、唯美,与黄河流域厚重、庞大、浑厚不同,它讲究飞动、灵巧、精致,又不失滓厚与博大。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转换要领会其精神,不能流于形式。如今,年轻艺术家身上已看不到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让他们接触到的信息、的方式不是看文本。和学生谈创作,需要仔细琢磨他们的生活方式,否则无法与他们对话。同样,艺术的发展也不能有规定动作,湖北的楚文化如果和体育比赛一样有规定动作,那艺术就无从谈起了。我想国际化、全球化与地域特点、文化个性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形成。

沈伟(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授)关于湖北艺术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湖北的研讨会上有两个词出现频率很高:“楚文化”和“当代艺术”,前者是“传统”问题,但我们—直是象征性的谈,没有实属性的探究。因为要说到地域的特点,但又无法归纳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就找现成的源头,即“楚文化”,但“楚文化”存在于博物馆,存在于考古学和文化研究,是能看不能摸的,与现实的距离很大。在艺术创作中,它不是可以直接转化的形态,而只是起间接作用的精神回响。实际上,越是把“楚文化”当做我们的传统,就越说明我们没有现实意义上的传统。正因为如此,武汉有了做当代艺术的优势:没有传统观念的约束,没有具体的趋同点,没有地方画派的凝结力,因此做艺术的方式和面貌极其多样,也显得想象力丰富。但要把想象力丰富认为就是楚文化传统、就是楚国浪漫精神,那就有些滑稽了。所以对地方文化我们需要更深一层的认知才会把资源运用得更好。雕塑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纯艺术的雕塑,更多的是与生活空间联系在一起的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因此当代雕塑总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了国际化语言的当代艺术形式,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当代艺术是不是等同于国际化的语言?我持怀疑的态度。改革开放之初,有一股学习“世界语”的热潮,真以为世界大同了,但今天呢,说英语的仍是英语,说汉语的仍是汉语,这就是文化,没道理可讲的。果真有国际化的语言,那也只是为了一般性交流的方便,真正有语言魅力的,还是方言。

孙绍群(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第一,这次“回顾与展望”的展览的使命是让年轻一代看到前辈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将来往下一步怎么走。第二,辐射广、成就大。所谓的“辐射广”,比如朱达诚先生往来于香港和湖北,每每和大家交流各方的状态与感受。还有史金淞和在北京的很大一批朋友正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与生存环境。第三,创作多元化、后劲足。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年轻一辈题材的多样性、广泛性上。在一个广泛、开放、多元的大格局下还是有很多沉淀下来的思想,尽管不成熟、不厚重,但这样的特点意味着将来有很大的后劲。

张卫(湖北羹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我们应该进行更多个案的分析与总结,不应该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性标签,比如说是否要楚文化。艺术实践者还应以实践为主,至于上升到某种概念和理论高度是理论家需要做的事。这么多年一路走来,有非常多的方面值得总结,无论是教学、创作,还是思想、观念,大量个案的分析是最好的途径,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

张松涛(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湖北对外的信息没有北京那样发达,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对要差一些。我的主业是教书,对于雕塑毕业生每年的创作如何继承传统、引入当代的精髓这…方面有非常多的困惑。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像史金淞老师这么优秀的雕塑家,以后能和我们的学生多做这样交流。

孙振华今天研讨会发言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五方面:一、传统问题。有些专家与老先生谈到了传统于我们今天的重要性,如何很好的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创造与发扬;同时也有一些老师谈到了传统的丰富非单一性,每个人接受传统一定是与当代生活有关的,应该把传统放在与当代并列的概念上来看待其真实性与有效性;有老师提到了在传统问题上的个人选择性。二、地域文化。具体落实到湖北就是楚文化的问题,我归纳为两方面:①谈楚文化、谈湖北的地域性一定要对湖北人的性格有所了解,把作品同这个地域生活的人联系起来。②把地域性物质化,最后落到形式的分析上。比如说谈到楚文化造型上的特点、楚文化的器物感对雕塑创作中的影响,及其在今天所留下的痕迹等等。三、今天的研讨涉及到很多珍贵的史料。站在当代文化的角度来将民族文化的建立、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需求联系起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四、在对个案的分析方面,老先生谈到了刘政德的作品,年轻的雕塑家谈到了史金淞的作品。这使我们的研时更加丰富,对个体作品的分析有点有面,有利于我们对展览的认识、对雕塑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以及对我们优势的认识。五、此次研讨会很客观。通过展览我们看到湖北的雕塑艺术,特别是在年轻雕塑家身上不够成熟、完善的地方。具体来说有几方面:①制作上还不够精致。②随意性比较大,玩的成分居多,用心的投入不够,所以造成了经典性不强。③特邀的专家对青年雕塑家将来如何创作、如何展览、如何在材料的空间应用上更上一层楼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傅中望(湖北省艺术馆馆长)作为艺术馆策划的展览,首先是强调包容性。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老先生的好作品,也有全国性美展的获奖作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展览的方式与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其价值的判断应该更为多元,体制内的、体制外的,甚至各种方式、各种标准都应包容。其次,我们在选择作品的同时,也应该以历史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特别是对改革开放至今这段时期的作品。我们不能用过去传统的雕塑的概念来德量这些作品,它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由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既定的事实,也应给予记录与展示。这也是此次展览选择作品的标准。

作为回顾性质的展览,我们有很多方面做得不足。比如展览研究的问题、雕塑本体创作的语言问题、关于传统的话题,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认为,湖北的艺术不应仅仅探讨自身创作的问题,要将其放在中国雕塑发展大的背景下去探讨雕塑的现象,从而进行深入的研究、展示。

猜你喜欢

楚文化湖北雕塑
巨型雕塑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湖北2009年7月13日企业收购生猪价
2009年5月18日湖北企业收购生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