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聊斋志异》
2009-01-29苏东亮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之作,由众多“鬼故事”组成,可谓“鬼话”连篇。但是,绝不单纯如此,它还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诚如《聊斋志异》主题曲所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
一、满纸荒唐言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蒲松龄以鬼怪写真实,重要原因之一是出于兴趣爱好。他的朋友王软亭说:“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蒲松龄在《自序》中说得更明白:“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甚者,还是在《自序》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出生时的情景:“松悬弧时,先大人梦一病瘠衢头,偏袒入室,药膏如钱,圆粘乳际,窹而松生,果符墨志。”蒲松龄的降生被涂抹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不论是真是假,但也许作者本人认为就是如此吧。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夏日炎炎,蒲松龄在道口以绿豆汤换得路人的奇闻异事,作为写作之用。这样的行为,没有报酬,没人强迫,只能解释为是出于兴趣和爱好。
二、鬼狐有性格
小说中有大量的狐鬼花妖故事,大都发生在书生暂居的山寺或郊野书斋之地,忽然有少女来访,二者相会日久,后知其非人。这些少女兰心惠质,多才多艺,能给寂寞的书斋生活带来欢笑。如天真无邪的婴宁,成熟深沉的聂小倩,豪爽不羁的莲香等,这些形象仪态万方,个性鲜明。
作者塑造这些形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作者为那个时代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反对束缚女性的封建礼教。这些非人的狐鬼形象可以不受“男女授受不亲”之类人间伦理道德的约束,作者便于突破限制,自由书写。二是作者自娱自慰的因素。作者除了在扬州宝应县为同邑进士知县孙蕙做过一年幕宾外,其余三十多年都是在缙绅家做塾师,设帐生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这种生活,诚如作者《家居》诗所说:“久以梅鹤为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因而作者幻想有温情女子来解除寂寞,温暖情怀,亦属人之常情。
三、笑骂成文章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以嬉笑怒骂的风格暴露现实的黑暗和科考的腐败,极具批判性。
小说中,作者斥责的是“强梁世界”(《成仙》),认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知》),衙门公役“无有不可杀者”(《伍秋月》),“官虎吏狼者,比比皆是也”(《席方平》)。世道不公,苛政严酷,作者讥刺起来入木三分,振聋发聩。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作者耳闻目睹,更是由其亲身经历而得来。作者并非农家之子,但却出生、生长在农村,一生位卑家贫,25岁与兄弟析居,《呈石年张县公俚谣序》中作者说:“数椽风雨之庐,十亩荆榛之产,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生活本已艰难,再加上苛捐杂税,每每输产略尽,使他不堪重负,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文度日。经受过生活的贫苦,遭到过催租吏的逼迫与恫吓,又有做过幕僚塾师的丰富阅历,这一切都让蒲松龄对社会黑暗的认识与揭露显得极为清醒而深刻。
蒲松龄家学渊源深厚,他的祖父辈中,有二人曾以科举跻身官场,他的父亲也曾致力儒业。蒲松龄自幼聪敏好学,19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可是,此后却年年应试,屡屡失利,直到51岁才放弃应举。作者在《叶生》中借主人公之口说:“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不是学问不好,实在是科场腐败,命途多舛,让他困顿场屋,难以有成。在《司文郎》、《贾凤雉》等诸多篇目中,作者极尽讥刺揭露之能事,而抒发的仍是自我胸中之块垒。在71岁高龄时补了个岁贡生,说明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崇奉“学而优则仕”的信条。只是成为岁贡之后,作者没几年就去世了,他和科举的情结,让人堪恨堪怜亦复可叹,实是一言难尽!
《聊斋志异》的写作历时40多年,有490多篇,内容颇为复杂,不过总起来说还是以狐鬼世界展示社会内容,寄托作者幽思为主。作者在《自序》中有言:“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而今,《聊斋志异》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为人所熟知,蒲松龄老先生地下有知,当不复孤愤与寂寞了吧!
(苏东亮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第二中学 05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