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2009-01-29徐慧
徐 慧
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而且还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之类的活动,使之推广。这是语文教学之幸事,但也让许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选用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方法。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尤其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和各种教学评比,我们的语文教师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学模式。据笔者粗略统计,截至到2008年年底,仅在湖南省得到县级以上教研部门首肯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不下100种,真的让人眼花缭乱。无须质疑,各种模式都有其优点,都能够有效地稳定或提高学生语文考试的成绩;有些既能提高成绩又能提高素质。如,某种作文教学模式,对文章怎样开头、展开和结尾等都有一定的规定,老师指导写作时往往是诱导学生依模式变相“填空”。这样训练学生作文,老师相对轻松,多数学生依葫芦画瓢也容易模仿,各种考试中作文分数能确保比较高。如此语文教学模式,对应试的确有效,但却贻害学生。
不同的语文教学模式,只适应某些教师,某些学生,仅仅能满足某些类型的课文教学或者作文训练的需求。有的能提高考试分数,但对提高学生素质则谓阙如。有的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但操作困难,见效慢。可见,各种语文教学模式都有其缺点,没有哪一种语文教学模式是万能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了语文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开放性等标准,还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可惜,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常以一种模式掌控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使之尽量“规范”。这样做,表面看起来课堂秩序井然,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了,而实际上大大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很难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往往事倍功半。
没有模式就无法推广经验搞好教学。但是,如果机械地照搬模式,就会在方便教学的同时,束缚师生的思维乃至创造力。既然如此,如何使用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呢?最佳方法那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运用。
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古今中外的语文教育家在教学中就没有采取什么固定模式,也不主张必须有什么模式。如,语文教学名家魏书生不倚重某一模式,他曾说:“我不主张在具体教法上搞一种模式,我也不认为我的自学法好,别的老师的讲授法就不好,我觉得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好处。”事实上,愈是没有固定的模式,语文课堂教学就愈加灵活,效果就更理想。即便是同一个模式,不同教师运用的效果也会大相径庭。只有不囿于模式,其教学才能常教常新,其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逐步提高。模式相同而教学效果迥异,这说明灵活运用模式非常重要。
刘文君、刘文娟老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曾深有感触地说:“教无定法,语文是一门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学科,只要你善于动脑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定能让更多的学生对语文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使课堂流光溢彩。”一种课型应该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如,对阅读课,就可以选用多元互动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主体——发展”模式、互促疑问导向模式等等。一种模式也可以适用于多种课型,如,“略读、精读、仿写”阅读教学模式,既适用于教读课和自读课,又适用于现代文阅读课和文言文阅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经常按实际情况,通过变换或交替使用某些模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是培养人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既决定了教学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模糊性、多元性。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语文教师如何尽快点燃学生学语文的“火把”呢?关键在于考察教学过程,分析教学结构,研究教学方法,从而灵活运用多种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找准突破点, 主动探究,将教学内容渐次拓展与深化,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键文.广州市语文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
[2]张宏泰.自主创新式语文教学的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1).
[3]刘文君,刘文娟.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4).
[4]王书合.我对教学模式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5).
(徐慧 湖南省衡南县第一中学42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