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的重点是写藤野先生吗?
2009-01-29王义林
教学《藤野先生》一文,已有两三次。教学过程中免不了对这篇文章作一些分析与思考,越想越觉得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表现藤野先生的某一方面的品质,而是借对往昔的回忆,激励自己的斗志。藤野先生只是一个线索人物。
一、从散文集《朝花夕拾》这一整体角度分析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写于1926年的散文集。这一年,“三·一八”惨案发生,鲁迅先生以实际行动参加了群众斗争,对屠杀者发出了愤怒的抗议,他指出“三·一八”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他还与“现代评论派”展开激烈的论战,始终站在青年学生一边,揭去了那些欧美绅士们虚伪的面具,戳穿了他们所玩弄的扮演帮凶的把戏。“三·一八”事件以后,鲁迅受到了北洋政府的通缉,前往厦门大学担任文科教授。在厦门,鲁迅完成了在北京已开始动笔的这本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虽然十篇各自独立成篇,但又首尾相连,紧密贯通。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躲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实际上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的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赞扬藤野先生,怀念藤野先生”,实在是没有结合这本散文集的背景和创作意图,把这篇文章与《朝花夕拾》中其他文章割裂开来,把它看作是片段的回忆录,满足于对这篇文章作单篇的分析,而没有把《朝花夕拾》看作是有机的整体,从总体上来理解和把握这一散文集的构思、寓意和思想。
二、从《藤野先生》这一个体角度分析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的第九篇,前一篇《琐记》,详细记述了作者到异地南京去求学的经过。在南京求学几年,大失所望。在《琐记》的末尾说:“所余的还只是一条路:到外国去。”到哪里去呢?1902年作者到了东京。那么东京又是怎样呢?那就是《藤野先生》一文中开头的这句话:“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就恰恰反映了作者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接着写中国留学生浑浑噩噩、糜烂庸俗的生活,他们白天迷恋樱花,并把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弄成各种花样,不以为丑,反以为美。晚上则学跳舞,震得地板咚咚地响,造成“满房烟尘斗乱”,这与表现藤野先生有何关系?其实是反映一个爱国青年忧国忧民的悲愤,紧扣“无非这样”,表达失望之情。至于“日暮里”和“水户”,不正是反映作者没有找到救国之路的迷惘和苦闷吗?不然这两个地名为何还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与藤野先生也没有什么关系。至于受到优待,教参分析认为鲁迅先生是心存感激的,然而作者却用“白菜”和“芦荟”自比,把这种优待幽默地自嘲为“物以稀为贵”,难道我们不能读出一个弱国国民被同情的心酸和隐痛吗?在仙台求医的过程中,写藤野先生和“我”谈话交流的内容不多,但写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的内容却很长,作者是不是有意突出这两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打击?如果说,匿名信事件只是让作者感到被歧视,进而不平,“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那么,看电影事件就使作者彻底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最终促使鲁迅先生找到了救国的关键,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思却变化了”,“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梳理自己的思想,进行着深刻的内省,所写文字虽为“正人君子”所“深恶痛疾”,但这不正是自己当初离开藤野先生的初衷吗?因此,不能偷懒,要继续斗争!
三、从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分析
鲁迅先生逝世后,藤野先生写过一篇回忆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中写道:“那时我在仙台的空崛街买了房子,周君虽然也到我家来玩过,但已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据说周君直到去世,一直把我的照片挂在墙上,我真感到高兴。可是我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把这张照片赠给周君的了”,“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照片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我虽然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但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为惟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从这封信的内容看,藤野先生与鲁迅之间没有非常亲密的关系,也没有非常深厚的师生感情。
从以上三点分析来看,虽然藤野先生的确是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老师,没有民族偏见,对鲁迅很关心,但是在《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中,只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来组织材料的。不能说题目叫《藤野先生》,就表明了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写藤野先生的。文章是重点写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通过回忆往事,梳理思想,激励自己继续战斗。
(王义林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初中部22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