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探索

2009-01-29高美玲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本阅读教学

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文学作品篇目占到总量的50%以上,可见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然而一直以来,学生喜欢看课外读物的程度远远高过听老师讲文学作品。很多时候我们埋怨学生素质低,与我们有代沟。可是,扪心自问,我们老师是否只顾唱独角戏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心理,而让他们心生反感?苦恼之际,笔者抓到了接受美学这个救命锁。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离开了读者,作品就失去了其意义与价值。“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接受者的能动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它确定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美学地位。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把文学作品的阅读自主权转向读者——学生,让学生直接参与文本的能动和创造接受的空间。老师就做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引发他们认真地思索、想象、探讨,积极地参与课堂。

第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展示的真理感到震惊……”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1.重视课文朗读。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必须借助朗读体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引起情感共鸣。有时学生自己朗读感受不出美来,听示范朗读却能受到感染。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学艺术的显著特色是“声情并茂,兼之以导”。她“把文章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之口,如出我之心”。

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朱熹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学需要情感为纽带,这种纽带应首先由教师抛向学生。即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形象、既和谐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气氛和情境。“利用影视听手段进行指导,也能有效地促进技能的学习。”“电影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呈现全部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观察整个情况”(《学与教的心理学》)。形象本身具有感悟作用,借助影视形象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边城》时,作品的背景时代跟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又是节选,高中学习任务重,课下找原文来读的学生不多,他们无法领悟湘西风情,更难走进翠翠的心灵世界。借助多媒体那些富有感染力的镜头,伴随那动人的音乐,学生一下子就融入其中,感受到湘西景美、人美、情更美,才思如泉涌,迸出耀眼的智慧火花。

第二,恰当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对作品所抱的心情、预期的效果。它与我们阅读作品后的感受之间的距离为审美距离。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读者解读作品,只有距离恰当,才会产生判断高峰。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恰到好处。1.当文本看似简单,学生期待视野为零时,教师不妨故意犯错误,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李镇西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时,他就故意写错板书为“在暴雨和烈日下”,以此切入,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在学习。2.当学习同类作品倦怠,出现审美疲倦时,期待视野趋于零。教师可以把看似毫不相干的两篇作品扯在一起,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其神经。《孔已己》与《最后一次演讲》两篇文章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可也有某种联系,那就是都是“呐喊”,让学生寻找原因,做个研究者。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在此突显出来,学习过程就成为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当文本偏难时,审美距离过大,制造期待视野,不妨浅入深出或以文本解注文本。《离骚》是比较难读的作品,突破语言关都不容易,何况读懂其主旨内涵?但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恰好是其精神的写照,更体现在《离骚》之中。让学生用《离骚》去注解这两句言近而旨远的诗,就能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既可以打通语言关,理解诗人形象的意义,又能触摸到诗人的伟大灵魂,与他进行心灵对话,对学生自己的灵魂也是一次洗礼。

第三,重视学生阅读的再创造性。文学作品具有召唤性结构,以许多艺术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给欣赏者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造成更大的刺激效果。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文本,把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结构合理组织起来进行再创造性活动,教师可以这样创设学生“下海”的环境:1.对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不妨让学生尝试改写,以深刻领悟其特色。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被称为“诗化的散文”,体会这一特点的好办法是让学生把它改写成军旅小说。女同学以水生嫂的身份、男同学以水生的身份来回忆那次战斗,再与原作对比。这样尝试充满趣味性不说,还练了笔,并加深了对孙犁小说风格的理解。2.对文学作品中留有的“空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来填充。如《项链》的结尾“不完满”,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请学生续写。还可以设想:假如她没丢项链或者丢掉后立刻知道是假的,结局将会如何?这对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笔者曾听一位教师上《小公务员之死》,学生没有教材,她在印发给学生材料时,故意省去了题目和结尾部分。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续写结尾,并起个题目。学生热情高涨,题目百花齐放,结尾丰富多彩。再如《祝福》,祥林嫂改嫁的前前后后,鲁迅先生一笔带过,留下了“空白”。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补写她出嫁时怎样反抗留下了让人耻笑的伤疤,婚后怎样与贺老六幸福生活,生下阿毛……3.对文本中较生动的对话、典型的动作描写等不妨请学生以表演形式来体现。例如在学习话剧《雷雨》时,笔者试着将它搬上舞台,让学生表演。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表演是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是深入理解作品的能力,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教育目标从教育心理的角度可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而课堂表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恰恰能三者兼顾。

总之,运用“接受美学”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方法很多,关键是充分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心理背景和情感因素,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现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学生当家作主”的愿望。

文学作品“像一部乐谱时刻等待着阅读活动中产生的、不断变化的反响。只有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和生命”。学生积极品读作品,能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语文素养,彰显文学作品的价值。把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会真正变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样,老师教得省心,学生学得开心,此所谓“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高美玲 广东省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529000)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文本阅读教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