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疑在课堂中散发光彩
2009-01-29洪秋兰
洪秋兰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促进儿童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整个理解的心理过程应该是感知语言,再造想象,体会感情,领悟中心四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潜心领会课文”的过程中,应怎样使学生“于不疑处有疑”,发展学生的语言呢?
一、 比较探疑,感知语言,疏通思路
感知语言通过视觉器官认识语言文字,借助已知生活经验和语言环境形成语言所反映的具体事物和客观现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比较,寻找疑点,既可帮助学生感知语言,又可疏通学生的思路。
《飞夺泸定桥》一课,作者用了一大段话描写泸定桥这一天险,教师通过与现实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桥是架在江河、山谷之间等以便通行的建筑物,作者为何称泸定桥为天险呢?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入手,一步一步地领略文章的内容:桥离水面有几十层楼高,桥下水流湍急,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有木板的时候,人走上去都是摇摇晃晃的,现在敌人还把木板抽掉了,桥上只剩下铁链,这时候过桥有多危险啊!这样,语言信息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中,再通过生活经验的参照,学生初步感知了语言文字。这时,老师再提出假设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桥上只剩铁链,桥下水流湍急,即使没有敌人的堵截,稍不留神也会怎样?看到这样的桥,会让人感到怎样?一经比较、假设,学生就会发现疑点,接着在疑点上展开思索、讨论,思路得以疏通。从知疑到释疑,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了,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断发现的情境之中,这样,既使他们掌握了“心惊胆寒”本身的含义,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 触景生疑,再造想象,丰富思路
再造想象是对感知所形成的形象在头脑中继续加工、改组,产生出课文所要求的新形象,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中高年级课文中有不少景物描写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都是小学生难以领悟的。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在质疑解难中学习,在联想拓展中扩充知识领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如《失踪的森林王国》第一自然段的描写:“那里鲜花四季开放,野果挂满枝头……生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对这段的描写,学生通过阅读,能从语言文字中领略到森林王国的美丽富饶,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在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老师诱导学生在景物的描述中生疑: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最后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了课文的意境中去,参与意识增强,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的理解。
三、 反问求疑,体会感情,搞活思路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求学生要动情。只有动情,才能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的神韵所在。在教学中,启发诱导学生反问或自问,是搞活学生思路,让学生动情的好方法。
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小红军拍粮袋时,为什么不用“挺起胸”、“使劲拍”来表现他的倔强,而是用“轻轻地”呢?这样写有没有矛盾?这样的问题往往就是创新的开始,我鼓励学生再读课文,认真探究课文内容,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我的点拔下,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探究的欲望强,疑得深,疑得透,疑得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体会到了小红军的机智、懂事以及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留给自己的高贵品质。
四、 疑中追疑,领悟中心,扩展思路
领悟中心,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这是对课文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过程。课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含蓄性的语句,这些语句,既是课文的重难点,又是学生阅读中的疑点。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这一疑点落实在语言文字上,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概括,让学生在疑中追疑、释疑,训练思维渗透的深刻性。
《小站》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老师可抓住“点缀”这一文眼,教学生如何剖析这一牵动全篇的词语。首先,老师叫学生运用词典理解它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把它放在句中加以理解。接着,教师进行引导:在句中讲什么“点缀”什么?除了蜜蜂还有什么?(喷泉、杏花、假山、小树、小宝塔、光荣榜、宣传画等都把小站点缀得玲珑秀丽)这时,在学生对“点缀”一词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后,老师又继续把问题引向深入:一个无人注意的小站,职工们为什么精心点缀得如此美好呢?学生思路扩展,一下子就悟出课文的主题:小站的职工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要把温暖的春意送到旅客的心里,传到祖国的各条战线。这样抓住文眼进行教学,指引思维发展的方法,能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思路拾级而上,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这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促进了其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
当质疑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的课堂也将散发出最美的光彩。
(责编蓝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