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衡阳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

2009-01-29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金融经济 2009年12期
关键词:农民工技能培训

中国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衡阳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基本形势与特征

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劳务经济大市,全市共辖7县(市)5区,总人口731.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0.79万人,乡村从业人数310.52万人。2008年全市外出务工人数为132.3万人,其中跨省外出务工人数为89.16万人,省内务工人数为43.14万人。2009年春节前农民工返乡人员达50.56万人,属省外返回39.45万人,省内返回11.11万人,其中失业返乡农民工22.83万人。4月中旬全市再外出务工人员34.05万人,其中出省人员27.24万人,省内6.81万人,返乡农民工在家待业16.51万人。随着国家4万亿扩大内需政策及内地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效果显现,衡阳市农民工就业形势逐渐好转。

当前出现的农村劳动力回流,是农村劳动力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个选择。据调查分析,我市返乡农民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回流人员中低学历低技能占大多数。我市返乡农民工中,初中以下占10.9%,高中文化占67.9%,大专以上仅占11.2%;没有技能的普工占89%,有技能的占11%。二是回流地域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三是回流行业主要集中于加工出口企业,在外贸加工出口行业、建筑行业、制造行业等从事简单劳动的人员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83.1%。四是有序输出程度低。调查中发现劳务输出由政府、中介组织介绍、企业招工等形式比例低,大多数就业是亲戚带亲戚,朋友帮朋友,哪里有活干就去哪,哪里有钱赚就去哪,农民工外出务工表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形式

目前,我市返乡农民工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形式比较活,总体形势比较乐观,近30%的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了就地转移,找到了新的创业就业门路。今年上半年衡阳市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共介绍求职者17.2万人,提供岗位14.1万个,介绍成功5.2万人,衡阳市求人倍率约为81.8%,同比下降6.2%,但比去年四季度增加4.5个百分点,比今年一季度增加6.8个百分点。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换巢”务工。由于这部分回流人员大多长期在外打拼,既掌握了较多的务工信息,又具备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所以春节过后纷纷“换巢”。从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中西部,及时变更务工地域,分赴上海、福建、浙江、云南、长沙等地区或省内其他市州,因地制宜实现就业。据统计,我市“换巢”务工人员共有21.3万,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42%。

二是自主创业。据调查,全市目前有部分学历较高、技能较强、积累资金较多、管理经验较丰富的农民工,返乡后正在开展自主创业,这部分人约占返乡人数的10%。常宁市罗桥镇庙山村返乡农民工曲文革,去年上半年以前在广东东莞某玩具公司打工,下半年企业倒闭后返乡投资70多万元,承包了3000多亩荒山造林,创办了一家竹筷加工厂,年生产竹筷6000多件,年利润在10万元以上。

三是“回田”务农。我市大部分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返乡农民工,在国家惠农政策感召下,重新回到田土当中,大力发展种养业,走务农致富之路,这部分约占返乡人数的18%左右。常宁市罗桥镇江边村返乡农民工刘晓艳,原来一直在广东从事消防安装工作,去年回乡后参与土地流转,以80元/亩的价格租赁40亩土地种植优质烟叶,年收入达4万元以上。

四是就地转移。针对大批农民工返乡回流现状,衡阳市各级政府采取应对措施,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实现就地转移,上半年全市有14.16万名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实现重新上岗就业,占返乡农民工总数的28%。衡山县通过建立“创业示范街”(金盛华城商业步行街)、“创业示范园”(卓盈服装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创业项目,引导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受益农民近10000人。

三、返乡农民工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返乡农民工就业形势随着经济企稳向好而逐渐好转,但仍有一些问题与矛盾不容忽视。

(一)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困难仍然很大

一是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岗位供给不足。根据就业弹性理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劳动岗位供给的多少。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世界经济拖累,国家整体经济仍不景气,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制约了就业岗位的增长。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民工的转移就业。

二是职业培训覆盖面偏低。受访的返乡民工中只有45.86%的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偏远乡镇的返乡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有农民再就业培训,另外部分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担心自己学不会掌握不了。

三是就业信息渠道单一、闭塞,影响就业效率。外出的农民工五成以上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方式获得劳动就业信息,缺乏其他手段,很多原来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希望改到长三角地区寻找机会,但苦于不了解情况,无法及时有效掌握就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就业效率。

四是社会保障覆盖率低。农民工群体是弱势群体,从中央到地方对返乡农民工问题高度重视,但是其社会保障却相对滞后,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为零,就算参加了医疗保险也是农村合作医疗。其它如工伤等保险基本上缺失,而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长时间疲劳过度,安全隐患多,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出现事故,多数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给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社会影响问题

一是增收难。一批农民工因失业而返乡,仍然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是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从农民的收入结构来看,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经营和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占60%以上,农业经营约占40%左右,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就业难。当前返乡农民工“四偏现象”突出,即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职业技能偏差、对工资待遇要求偏高。同时又由于省外企业用工减少,农民工失业率上升,就业难度相应增加,加之我市就业岗位有限,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又在增加,因此,部分返乡农民工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再就业。

三是维稳难。当前,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一部分失业返乡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员已基本适应城市生活,他们没有务农经历,缺乏农业生产知识,也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他们返乡后可能因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等原因,难免会铤而走险,做出危害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活动,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与农民工一道返乡的随返子女,大多需要回原籍就学,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了新的压力;随着返乡农民工在家“赋闲”时间的增长,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以及要求民主、民生、民权、劳动保障的意识将更加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村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债权债务等新旧矛盾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压缩在一起,由此可能引发新的群诉群访事件。

四是维权难。外出务工农民对国家地区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了解,不善于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在劳务纠纷中体现尤为明显。据调查数据,63.3%的务工农民在外务工时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过劳动合同,41%的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83.2%的人没有拿到经济补偿金。在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务纠纷时,部分人不能很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劳动权益。

(三)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创业意愿不强。部分返乡农民工有创业愿望,但缺乏创业的胆量和信心,害怕创业风险,处于“想创业、怕创业”的进退两难境地。对于无创业经验的个人来说,创业之初要面临技术、资金、市场三道“门槛”。

二是创业能力较弱。多数回流劳动力的投资能力依然有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外出期间的收入除了支付家庭日常的生产、生活开支以外,能够转化为资金积累的并不多。同时绝大部分返乡农民工了解市场、熟悉市场的窗口较少,很难掌握波动较大的市场行情和抓住发展项目的机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

三是创业环境不佳。由于当地在经济发达程度,基础设施状况、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了回流劳动力的投资积极性,许多回流者打消了创业念头,还有一些回流者创业失败,又重新加入外出就业者的行列。

四、引导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建议

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民生工程。

一要强化引导,优质服务。要深入调研,准确掌握返乡农民工存在的问题,积极宣传创业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返乡农民工由“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换,营造“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社会氛围,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大胆创业,发展经济,特别对具备农业生产条件和技能的返乡农民工,重点引导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优质周到的就业服务,有针对性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如“就业援助周”、“送岗位行动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重点工程就业服务周”、“承接产业转移企业服务周”、“新农村建设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为广大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求职平台,帮助部分返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业。

二要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工欲其善必先利其器”。要按照“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工作思路,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以达到“有所需就有所学、有所学就有所获”的目的。一方面要调整培训对象。在加强各类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同时,把返乡农民工作为各类技能培训的重点,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依托技工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有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要调整培训方式。由集中培训向多形式培训转变,采取集中培训、订单式培训、农业生产适应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拓宽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和门路。

三要加大帮扶,优化环境。对有创业愿望,且在外地积聚了一定财富又掌握了一定信息的返乡农民工要求创业的,除组织他们参加必要的创业培训外,各级政府和银信部门要在用地、融资、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税收征缴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和扶持,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金融支持帮扶工作,尝试创新开办经营权抵押,土地和山林承包权、生产资料动产抵押、质押贷款和联保贷款等信贷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规范工作流程,降低创业门槛,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良好的创业场地,出台优惠的创业政策,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进行自主创业,指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本地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使部分返乡农民工在扩大内需中实现就地就近转移。

四要调整政策,维护权益。要及时了解农民工返乡动态信息,准确掌握返乡农民工就业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政策,对现有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户籍管理、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可持续、可转移的办法。政府以财政投入的方式设立创业风险担保基金,并有条件吸纳一部分社会资金,分担一部分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给予资金上的扶植,要着力维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等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切实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从根本上维护大局稳定,确保经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

(课题组长:阳冬发成员:刘尚东 蒋俊峰 高兵生执笔:蒋俊峰)

猜你喜欢

农民工技能培训
高级技能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