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下的公允价值

2009-01-28

企业导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金融危机

徐 函

【摘要】 公允价值计量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即计量工具,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只是在表层将风险资产和负债以一种“公允”的方式反映出来。

【关键词】 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

一、公允价值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转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的交易中,双方应该是持续经营的企业,不打算或不愿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情况下仍进行交易。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公允价值定义为:报告实体所在市场的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出的价格。公允价值隐含着两个假设:(1)企业是持续经营,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不会大幅度缩减其经营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2)公允价值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计量属性,不是以某个实体的计价为基础的价格。公允价值有一个时点的问题,是“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代表的是当前交易下资产或负债的经济“价值”。

二、公允价值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公允价值使用的基本条件是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应当以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

值。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允价值通常无法取得或无法恰当的反应的相应的市场价值,有时运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难度很大,现值计量的复杂性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易推行的主要原因。普遍存在的关联方交易严重影响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确认的,市场坏境复杂多变,有的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确认或寻找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有的却无法寻找而只能估计,尤其对于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在市场环境的预知性难以把握。

公允价值具有计量数据不易取得、计量过程存在主观随意性较大、信息不够可靠等缺点,特别是在非流动的市场上,市场不存在公平市价的情况下,要审核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否准确也比较困难。

三、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是一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危机,资产价格泡沫,就是资产的价值与价格相离甚远,违背价值规律,公允价值反应的是资产的价格而非价值。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按照公允价值准则需要将市场价格迅速下降的资产价格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受打压的价格反映不了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亏损、撇账、评级下调、更多坏账等接踵而至,致使金融机构无以为继并最终破产。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复杂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金融管制的顾此失彼,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加重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计量属性,即计量工具,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本质原因,只是在表层将风险资产和负债以一种“公允”的方式反映出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上市公司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上市公司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通过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而“创造”的利益是一种幻觉,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改变公允价值会计原则,将会剥夺投资者在最需要关键财务信息的时候获取这些信息的权利。单从会计角度

来看,公允价值原则本身与金融危机无直接关系,有问题的是上市公司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

四、对公允价值的思考

(1)对公允价值的肯定。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只是将资产的真实价值报告给投资者。当市场情况恶化时,公允价值将不可避免地提供不利的信息资产和负债等特定项目的计量上,和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具有优势。应坚持公允价值在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上的计量,就其在特定资产和负债项目中的推广计量展开研究。会计本身知识应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公允价值计量能反映企业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状况,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说是必不可少。

(2)公允价值的前景。公允价值计量自广泛应用以来尚未经历过金融危机这样的环境,缺乏与环境相适应的准则指南也是情有可原,可以把此次金融危机视为促进公允价值相关会计准则尽快完善的催化剂。到目前为止,经过改进后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会被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代替,其需要的只不过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公允价值的定义问题———基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公允价值计量》[J].财会学习.2009(1)

猜你喜欢

公允价值会计金融危机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成因比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