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须明确发展方向

2009-01-28沙丽丽

企业导报 2009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政府

沙丽丽

【摘要】 主要从四个角度来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回顾及分析;我国大部制改革聚焦;现行改革存在问题分析;行政改革该向何处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行政改革;大部制;政府;服务型政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回顾及分析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先后经历了5次较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5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落脚点基本上是精简机构、精简人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1)1982年的改革,其成功点之一在于精兵简政。政府国务院撤并了39个部门,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得干部年青化。

(2)1988年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行政改革更深层次的原因。由于一些复杂原因,改革并未实行。

(3)1993年的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这一年我国的改革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是个很大的突破。

(4)第四次政府改革始于1998年。改革前国务院有40个组成部委,改革后结果减少了11个;另外行政管理从具体的工业经济管理中淡出,消除了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5)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目标很明确,即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上5次政治体制的改革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行,适应了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应的,行政体制要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我国大部制改革聚焦

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一新的改革要求、改革思路,意味着中国行政改革将在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上迈出重要步伐。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这次改革涉及人数多,规模也很大,重点突出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说明这届政府是一个非常务实的政府,尤其特别关注民生问题,这次的大部制改革能后有效改变官本位现象,突出行政管理是一种公共服务,使政府成为有效的服务者,为社会提供基础性的服

务和维护公共秩序的稳定。

三、我国现行行政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1)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社会事务却是无限,这样就形成了一对矛盾,更多地处理社会事务,就必须不断地膨胀组织结构。

(2)任何一个组织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进行内部扩张,这是必然的现象。

(3)政府滞后于社会,是因为政府缺乏一个竞争机制,也就是说政府缺乏有力的竞争对手,长期下来会助长政府的惰气,滋长一些不正的行政作风。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个公共选择问题,政府该为谁服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也必须深入思考。

四、我国行政改革该向何处发展的思考

就政府转型而言,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能不能由管制型、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二是能不能由单一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治理型政府;三是能不能由手工作业式政府转变成电子网络、信息网络主导的电子型政府。政府能不能转型,关键取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我国的行政改革必须要有目标和方向,即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政府从原来的官本位转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侧重于“服务”,也着眼于“服务”,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最终目的和方向,体现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首先,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三个代表”在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本质要求。党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党,服务型政府实际上是指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都是由社会和公民的需要来决定,即实现社会本位和民本位。

其次,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政府应当是宏观调控的管理者,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秩序。

最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服务型政府更多地代表了公民的需求,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体现了新型的和谐关系。这种服务是不是全面的是不是有质量的是不是有效率的,需要依靠一定的监督机制,达成全民监督的共识,真正利用公民手中的合法权利监督政府行为,使朝着有利于优化政府内部改革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服务型政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

[2]范恒山.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J].中国经贸导刊.2006(10)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府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完善河北省“两个代办”制度的学理审思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