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良校风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2009-01-28孔德鹏

企业导报 2009年12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意义

刘 静 孔德鹏

【摘要】 高校是直接为和谐社会培养、输出高素质公民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但是目前的高校的和谐氛围并不是很理想。优良的校风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优良校风;和谐校园;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部署,高校作为直接为和谐社会培养、输出高素质公民的重要基地应该从自身的基本情况出发,以良好的校风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构建和谐校园,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它代表了高校高质量的办学水平,是创品牌、树信誉、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从对优良校风的认识入手、分析目前高校校园的现状、优良校风对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二、对优良校风的认识

校风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关键,具有明显的特征和重要的功能。

(一)校风的涵义

校风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全校师生行为规范、综合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大学校风反映着该大学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凝聚着师生员工高尚的精神风貌与品格情操。优良的校风是建立在凝心聚力的党风、朝气蓬勃的团风、遵纪和谐的班风、精益求精的教风、惜时如金的学风和诚实守信的考风基础之上。

(二)优良校风的功能

1.导向功能。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优良校风的内在要求,是广大师生言行举止的指向标,为师生判断是非、分清善恶提供了标准。

2.教育功能。优良校风具有情境教育的功能,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受到熏陶、感染和同化。优良的校风是学校隐形的教育系统,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3.约束功能。优良校风是广大师生形成的一种意识共同体 ,可以促进师生个人意识的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对其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

4.改造功能。高校是先进文化的集散地,一个高校的优良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与之密切联系的区域和行业领域,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其具有改造功能。

5.凝聚功能。优良的校风能够孕育出美好的环境,能够提高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产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向心力。

三、目前高校校园的现状

(一)和谐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和谐”是指事物的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有三项基本特征:首先是“各明其位”,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都要明确各自在统一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其次是“各得其所”,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整体中构成一定的关系,相辅相成,共生共长。再次是“各尽所能”,即各种要素、各种成分、各个局部要在统一整体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使整体呈现和谐、稳定和有序的状态。作为直接为和谐社会培养、输出高素质公民的重要基地,高校是具有多重关系和矛盾的共同体,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环节和组成部分。

(二)高校校园的现状

1.过多强调物质环境,忽视了精神环境。近几年,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这使得高等教育的规模得到迅速地扩大,高等学校的硬件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各地高校纷纷建立气势恢弘的新校区,校园之大、环境之美则不言而喻。这是我国高校发展的美好春天,是值得人们去欢欣雀跃,但在享受这美好的校园环境的同时,是否能够感觉到精神环境的缺失?

2.师生心浮气躁,不能踏实研究和教学。在学生层面踏实学习的人不多,花前月下、热衷经商、沉迷网络游戏的倒不少,在他们身上一定程度地表现出令人窒息的懒散气氛和精神萎靡。在大学教师层面,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领域不正之风盛行已是不争的事实,使整个高校校园里充斥着社会的不良风气,不论学生和教师都不能冷静的看待所有一切,急功近利。

3.师生的交流不多,理解较少。在目前高校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找不到老师,教师的天职就是授业、解惑,学生找不到教师又去找谁解惑?好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刚入学的学生在迷茫中没有找到解决的途径,选择逃避和放弃,最终就导致了好多学生偏向了理想的另一端。师生交流少还导致了彼此的不理解,在校园贴吧里对老师的咒骂声一片。

四、优良校风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优良校风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

优良的校风确立了“以人为本”、“以人立校”的办学理念,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一语道出了大学的真谛:“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也就是说大学不仅仅需要的是美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更重要的是精神环境。物质环境通过建设和精心设计和创造是很容易达到的,精神环境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这就需要优良的校风发挥作用。优良的校风不仅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率,节约办学资源,减少办学浪费,将有限的硬件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在良好校风的影响下,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和其他人员,只要一踏进校门就会产生一种肃然起敬之感,使其不能不受到同化,即便是带有某些不良习性的人,也不得不逐渐地自觉克服和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作风。

(二)优良校风有利于学生个人修为的养成

优良的校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身心和良好情操的养成,良好的校风对学生具有渗透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整合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统一的目标和意志,学生的激情、潜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奔涌而出,有利于促进其成才。学生的品德的养成是需要内化的过程,良好的校风对于学生的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优良校风的影响下会注意自己的行为,然后不断改造自己,良好的校风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校园舆论压力,在学生自己行为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的调整其行为,不会任意妄为。优良的校风有利于学生个人修为的养成,会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学校地生活中不仅学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修养。

(三)优良校风有利于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

优良的校风使广大师生都具有了高尚的品德情操,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就不会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别人。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人们彼此尊重的不平衡,当别人不尊重你时,你会很气愤,当然你在不尊重别人时,也是如此,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最终会影响一个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校内的人际关系主要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校风具有凝聚的功能,这就会使师生之间多了许多的认同感和集体自豪感,校内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不会很紧张。良好的校风给广大师生以认同感、归属感,对学校的自豪会转变为对本校师生的爱,就会很好的解决校内不和谐的状况。

五、结语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要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有具有和谐思想和理念的人,作为直接培和谐公民的高校校园的和谐构建就有必要的意义。良好的校风是高校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无形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良好的校风具有引导、教育、约束、改造、凝聚的功能,对校园内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大学生个人身心与品德修为养成、高校内人际关系的和谐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优良的校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王香,舒建华.论高校教风与学风的内涵及关系[J].文化建设.2006(5)

[2]向阳.论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重要意义[J].前沿.2007(1)

[3]周鹃.建设学风大学必须关注的主题[J].管理科学文摘.2005(12)

[4]文胜利.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3(2)

[5]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高校理论战线[J].2004(7)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意义
有意义和无意义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