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读者反应论和精神分析批评论
2009-01-27徐玉萍
任何文学批评都离不开对作品的诠释,都必须围绕对作品的解释这个中心进行。文学作品具有传播知识、社会教益和审美功能,同一素材由不同的人来写,结果会大相径庭,所以文学批评要扬优去劣,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批评的第一步便是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只有对作品恰当的理解才能做出恰当的批评。
文学创作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社会现实、作者、作品和读者。由于在解释作品过程中对以上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侧重点存在差异,历史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批评流派,比如形式主义或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读者反应论和精神分析批评论则另辟蹊径,分别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反映和人的心理需求来研究解释作品,视角新颖独特:读者反应论把认识的中心放在读者身上,重视读者的反应,其切入点非常新颖;精神分析批评论从人的内部心理进行批评,为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一、读者反应论
在二十世纪70年代,几乎与解构主义同时,出现了一种视角独特的文学批评理论。这种理论把认识的中心放在了读者身上,重视读者的反应,由此得名读者反应批评论。读者反应论的出现与结构主义也有很大关系,我们认为是和结构主义的“理想读者”相关的。
同一部作品由不同的人来读,对作品中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的评价往往差异甚大,甚至截然相反。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读者反应论的批评家们对此很感兴趣。
读者反应论认为,阅读是一种行为,一个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文学文本并不像形式主义和新批评派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实体。在被阅读之前,可以说作品并无任何意义,只有在被阅读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审美实体。作品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作品中存在许多“未定点”或“空白”,作品本身只提供了一种理解的可能,只有在被阅读时,在文本的提示下,通过读者积极的参与赋予这些未定点以一定的意义,作品本身才变得完整,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这种情况颇像中国的水墨山水的构图,画面一定要有一定的空白给观者以想象的空间。读者反应论者认为,只有存在一定量未定点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由于读者群的不同,作品本身有时会产生几种不同的解释,这也有些类似我们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作品要靠读者的阅读才能产生意义,这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代被不同的读者阅读,结果也就不会相同。因而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他们主张每一代人都应重写自己的文学史。
读者反应论切入点非常新颖,把读者的地位提高到与作者和文本并列的地位。但同样,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如果片面夸大读者的作用,作为批评的本体—作品就会消失,这就会又步入另一个误区。
二、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的理论依据是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依德学说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无意识。他把人的心理过程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无意识中的内容是被压抑的欲望。同时他又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只是一种使本能需要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而自我和超我则对本我进行压抑。弗洛依德把本我中最基本的欲望归结为性欲,由此导出了“俄狄浦斯情结”等一些重要概念。由于欲望受到压抑,在意识的状态下不可能显现,这些欲望就只能在梦中以各种不同的面目出现(即使在梦中,这些欲望为了躲避检查官的检查,也只能以间接的形式出现)。要想弄清梦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必须对它们进行解释。同样,弗洛依德把文学创作也看作是一种与梦类似的原欲的曲折表现。他把文学创作的过程比作白日梦,意思是作家在作品中就像做梦一样,把平时不敢说或做不到的事通过文学作品曲折地表达出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文学作品就如同梦一样,如果要搞清楚它的意思就必须要透过显性的内容深入到作品深层的潜在内容。而这一过程,精神分析的方法又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作品得到与做梦一样的效果。
精神分析批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作者、作品和读者,强调人的心理作用。但同时他们也忽视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对文学的影响,只是一味地从人的本能角度来分析问题,不免有失偏颇。
关于作品的理解方式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家各派自有独到之处。二十世纪的文学批评流派纷呈,种类繁多。我们在分析它们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各自的特点,又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不足,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正确的文学批评观。
参考文献:
[1]班澜,王晓秦.外国现代批评方法纵览[M].花城出版社,1987.
[2]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徐玉萍(1971—)女,汉族,山东青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山东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