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湟川中学
2009-01-27林玥
林 玥
我们是老湟川的最后一届新生
1949年9月5日解放大军进驻西宁,宣告西宁解放,随即青海解放。9月中旬,西宁局势很快趋于平稳,我从乡下返回西宁去湟川中学报到。在这之前,我已于暑期报考了湟川中学,并以高分名列录取榜首。那年我在国师附小第三部(今西关街小学)应届毕业,报考仰慕已久的湟川是我的宿愿。湟川那时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招生,是当时很有名气的学校。我到学校注册报到,成为湟川的学生,那也是老湟川中学的最后一届新生。宿愿已偿,非常开心。
新生报到,编班上课。那时正值庆祝青海解放,并筹备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我们每天下午准备庆祝大会的具体事宜。组织秧歌队、学扭秧歌,成立歌咏队、学唱新歌,还有办墙报、写标语等工作。操场上锣鼓喧天,大家情绪高涨。那些新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民主青年进行曲》《咱们领袖毛泽东》等愉悦欢快的歌声,激励着年轻人的心。我参加歌咏队又参加墙报编写,既忙碌又愉快。
10月1日那天,我们湟川的师生队伍前往小校场(今省政府大院)参加“西宁市各族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我们的歌咏队把那些新歌唱到了会场内外,非常响亮;我们的墙报贴在原省政府门前三棵榆处的大照壁上,满满当当,好不气派;我们的标语满大街到处都是。我们湟川的秧歌队工农形象打头,后面各种角色动作齐整、活泼热烈。我们的队伍和其他中学的队伍跟着解放军的队列整齐地行进在大街上。我们静坐在会场上,听领导讲话,呼喊口号,会后上街游行,锣鼓震天,口号嘹亮。我作为湟川队伍的一员,参加庆祝活动,心情格外激动,非常自豪。
那时西宁市的中等学校有:
原中央教育部所属学校两所。
1、国立湟川中学,校址在西郊贾小庄。
2、国立西宁师范学校,校址在西郊大营盘,今交通巷中段。
原省立学校五所:
1、省立西宁第一中学,今五中校址。
2、省立西宁简易师范学校,西大街北侧。
3、省立西宁女子师范学校,今十四中校址。
4、省立职业学校,今观门街小学校址。
5、昆仑中学,校址在现省军区。
昆仑中学的前身为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立高级中学(最初为初级中学),这所学校实际是为马步芳培养军政人才的学校。
湟川中学成立于1939年,原称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立湟川中学。上世纪30年代,董事会和中央教育部组成考察团,对西北教育事业进行考察后在西宁成立的一所学校,首任校长王文俊。王文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一些中学中聘用了一批优秀教师,到湟川任教,使湟川一开始就具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优势。它起点高、教学严、质量优,为办好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快形成了湟川教学严格,学术思想自由,成绩优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创名牌、出人才的优良校风。
调整充实提高
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刚刚建立,一切得从头做起,百废待兴,教育战线亦是如此。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1950年春季在省文教厅的领导下对西宁所属中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撤并调整。湟川也在其中。
国立湟川中学与省立一中合并,成立青海第一中学,校址在湟川中学。
省职业学校与昆仑中学合并,成立青海第二中学,校址在原职业学校,今观门街小学。
国立西宁师范学校与省立西宁简易师范学校合并,成立青海师范学校,校址在西郊大营盘。
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改为西宁女子中学,校址不动,在今十四中地址。
合并调整后共有普通中学三所,中等师范学校一所。配备了领导班子,优化了师资力量,学生集中,各方面规模更趋完善,学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由省文教厅管理,为以后办好学校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湟川中学合并前有教学班10个,初中各年级各两个班,高中一年级两个班,高二一个班,高三一个班,学生共约500余人。合并后共15个教学班,学生约800人。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上大课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普及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这在解放初期是各学校统一进行的首要工作。此项工作于1949年冬天就已开始。
由省文教厅统一组织,各校师生于每周六下午到省府礼堂集中上大课。请领导同志讲课,所讲课程主要如下:
1、社会发展简史。
2、政治经济学基础知识。
3、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等。
4、五四运动以来青年学生的革命运动。
5、蒋介石及四大家族。
6、美国的垄断资本等。
……
讲课的领导同志记得有省人民政府主席赵寿山、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君一、省文教厅厅长王志匀、省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刘瑞芳、省文教厅中教科科长王择等。新颖的课题与内容,生动而具体的讲解,使年轻学子们大开眼界,接受了党的阳光雨露的培养。
上大课期间最生动最活跃的就是各校师生争相唱歌,各校的啦啦队由高年级同学指挥,那些启发性的、鼓动的、批评的,善意讥讽的词语,通过啦啦队的热烈强劲的呼喊,把上课前唱歌的气氛推向了一个相当活跃的高潮。那时抽调各学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教职员培训班,和学生一样坐在大礼堂的一角,这些老夫子们不善集体唱歌,在啦啦队面前显得相当的尴尬。啦啦队还在使劲地喊:“夫子队,来一个;夫子队,来一个!”
1950年春,学校整合完毕。新的学校,新的师生队伍,在文教厅的统一布署下各校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始业训练,仍然是上大课的形式,由主讲老师讲课。上午讲课,下午讨论。上大课纪律井然,讨论会发言热烈,生动活泼。那时上大课的内容有社会发展简史、劳动创造了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一个星期的上课和讨论,学校的面貌有了明显的变化,师生的精神状态、生活纪律都有了新的进步。
湟川的特点
作为一所普通的中学,湟川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它有一批年富力强、有真才实学的教师队伍。教学上的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是坚定不移的原则。湟川的数理化和外语教学是相当优秀的,它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考入了内地一些名牌大学,且成绩优异。教师在教学上的理念是严要求、讲民主、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发扬学术上的民主作风。课内外紧密结合,提倡独立思考。紧密结合教学和思想动态的辩论会、主题班会经常穿插在课外进行,如在历史课的主题班会上允许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不同的看法,然后通过教师点评,达到共识或求同或存异。
其次是课外文体活动全面推开,成绩斐然。球类的高水平、话剧的高质量是湟川的又一特点。三大球和垒球的活动频繁,不但班级之间,校际间的比赛经常举行且频频夺冠,还记得我们的排球队还与归国志愿军55师的排球队进行过友谊比赛。
话剧是湟川的传统优秀项目,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放下你的鞭子》到抗美援朝时期的《教师之家》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师生之间也培养有一批话剧上的尖子和爱好者。那年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来青海访问时,做慰问演出的首选节目是我们湟川的话剧《打击侵略者》。
课外活动的兴趣小组形形色色,异彩纷呈。
球类、音乐等文娱体育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项目,非常活跃。惹人注目的其他兴趣小组的活动也大受欢迎。绘画、雅乐、歌咏……等艺术项目自不必说。而京剧、藏语、刺绣、雕刻也非常吸引爱好者,而且总是有辅导老师认真辅导。记得学校的文艺晚会上京剧折子戏演出,乐队和演员都由师生合作担任。另外人民礼堂开会,需要奏乐时,我们湟川的乐队往往就承担此项任务。所有这些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工作都是经过学生会,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管理,请老师来辅导。
湟川是寄宿制的学校,学生住宿有集体宿舍,吃饭有大灶。而大灶不归学校总务处管,是学生们自己管理。每学期上灶的人集中选出总务一人、面粉组二人、膳食委员若干人,由这个机构管理伙食。总务和面粉组任期一个学期,每两人担任膳食委员,半个月一期,轮流担任时间不长,便于管理且不影响学习。那时伙食特好,一期结束时还要结灶,四菜、五菜甚至六菜,期期比赛哩。所以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特强,也是这样磨炼出来的。
西宁高级中学
为了加强高中教育,1953年文教厅着手西宁高级中学的筹建。1954年秋季开学时,湟川中学和乐都中学的高中部划入西宁高级中学。地址在今火车站。两校高中部学生和任课教师随班迁入。我们班当时在湟川已经上完高中二年级的课程,划入高级中学后是高中三年级了。因为两校在主要课程上的教学进度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划入后班级没有打乱,那就是合而不分,各年级湟川是一班,乐中的是二班。就这样干净利落地组成的西宁高级中学在当时是青海的最高学府。
第二年暑期,我们班以西宁高级中学首届毕业生结束了中学的学习生活。而这所学校不久又改成师大附属中学。就这样我们这一班同学就有了两个母校,具有两个学校校友的双重资格。如今湟川中学和师大附中每逢扩大举行校庆时,都向我们发出邀请函,因为我们是湟川学生,从初一上到了高二,而我们又是西宁高级中学的首届毕业生。
优良校风代代相传
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校风,这是它的传统。犹如一支部队具有这支部队的军风军魂一样。一个学校的校风与这个学校的创始人的学风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校风形成,便代代秉承下来,形成传统。不论以后的主持人和校名如何变动,而他创建时所形成的传统校风始终不会改变。
湟川这个学校不知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为青海和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不知有多大的贡献,而具有湟川特点的校风在该校一直相沿下来。“湟川”校名地域特色较强,所含文化和历史内涵丰富,令社会人士敬慕、令校友怀念。如今湟川和师大附中、五中、十四中等学校都在继续发扬自己的校风,发扬优良传统,成为重点名校。尤其是湟川,当年的优良校风犹在,始终在教育战线上独领风骚。祝愿湟川中学优良传统校风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林玥,青海省文化馆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