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一治万,由万归一的艺术简练

2009-01-27苗红润

群文天地 2009年19期
关键词:木刻版画素描

苗红润

绘画表现大千世界的能量总是有限的。美学家认为“以一治万”选用有限的形象去表现无限的内容,“言有尽而意无穷”才是艺术美。其内涵是:以少数形象说明更多问题,这是绘画“质”的简练;以少量笔墨表现造型乃是绘画“量”的简练。

栋方志功的版画作品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有简单明了的平面画面。在他的创作中,始终把高度艺术概括的语言放在第一位。

而现在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类作品:画面中的一切大小事物都刻画得很“精确”。若是人物,则身体比例、眉、眼、嘴,甚至须发都清晰可见;若是房屋,则连屋脊的构造也和建筑设计图纸不差毫厘;若是风景,则连路边的垃圾也要精细刻画……好像非如此就不能说那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可是,这样经过作者花了很多功夫推敲得来的结果,只能落得个费力不讨好。试问这样的作品怎能称其为艺术品?

中国画讲究“意到笔不到,睹之不见,思之有余”。郑板桥先生的“删繁就简”四个字十分精辟。删繁:尽量删去不必要的东西;就简:尽量使用精炼的语言说明更多的问题。以概括为精髓的版画,更需要版画家们铭记“以一治万,由万归一”的规律。有些版画作品,单色木刻很像素描;套色木刻类似油画或水粉画。而我认为,木刻家应该善于把素描转化为木刻上的黑白规律,善于从复杂的色调中发现单纯的、有着强烈对比的黑白关系。这是一个由复杂回到简单的过程,也是衡量一个木刻家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木刻特点的重要标志;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和情趣,就像美国版画家肯特所说:“简单而纯朴的话语,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由于刀刻木的局限性,使木刻不能像油画那样运用多层次的覆盖式的画法。也不能像中国画那样,进行多次皴、擦、点、染的描绘。这种局限性使木刻不易达到客观物象的逼真再现,而应该是在表现“力之美”的独立世界里找寻自己的天地。所以套色版画可以用一版或两版的颜色,便概括了天空、树木和草地的颜色,也可以在人物的面部、衣服或其他杂物上套上一版颜色,而不显得单调枯燥,套色版画的特点就是把自然物体许多不同的固有色统一地处理在一种或两种色彩中。这一两种色彩成为不同物体各种色彩的综合与概括。黑白木刻之所以像素描,套色版画之所以像油画,其最主要原因是版画作者没有以它的单纯简练之美取胜。

优秀的木刻作品往往通过一个事件的局部,或一个细节的安排来表现复杂的事物或宏伟的场面。所以木刻要产生感人的魅力就必须掌握以少胜多的处理方法。 以点求面,以局部求整体,在版画作品中要尽最大可能性地以对象的某一局部来表现对象的整体精神。如果要表现一个人哀伤的神情,通过他的眼睛便能说明问题,就只要他的一双眼睛而摒弃其他,也就是以眼睛之局部来表现整体精神的观念。栋方志功的《夜访》,画面两侧用了极其概括的手法表现了两扇黑门,一妙龄女子正探头观望。欣赏者的视线瞬间被推门的女子吸引。以“一角景观”来形容他的佳作是再适合不过了。王劼音的黑白木刻作品《林中小屋》是我较喜欢的一幅画。这幅作品吸收了民间艺术的特点,追求语言的夸张、简洁、质朴,使语言的意义在形式中变为独立的存在。山水、树木、房子以不同质的平面性、符号性概括于象征式的空间存在,看似平常又富有新意。作者用大黑大白及粗犷果断的刀锋,展示木刻的魅力,使强化的表象与平和的心态巧妙的统一起来。这幅画被公认为是不俗的经典之作,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作品形式语言的精炼独到。历来艺术理论家反复赞美“以一治万”,谆谆教诲“惜墨如金”。在我们埋头于创作之中,汗撒木板之时,心中要铭记以上教诲。因为精辟的语言往往反映深刻的道理,点到为止更是一种修养。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美术系)

猜你喜欢

木刻版画素描
版画作品选登
桌上盆景(外一幅)
家国情?家国梦
武汉素描
素描
以木为纸 以刀为笔
为革命而“新兴”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跟踪导练(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