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养器”的探索之路
2009-01-27唐洪波
唐洪波
常德二中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办之初就树立了明确的办学理念,确立了“为时养器”的校训,并在其百多年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实践中张扬着鲜活的个性。“为时养器”的字面含义就是“为当时培养人才”,这正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为国家、为社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理念,也是当年我校先辈们“高尚爱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最质朴的表达。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我校承继优良的办学传统,提出了“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的办学思想,这既是对学校百年历史性格与品性的深刻解读,更是对“为时养器”的办学理念的新诠释,为学校传统办学思想增添了时代内涵。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就是致力于培养“志存高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善于不断创新、敢于自我超越、乐于奉献社会的创新性后备人才”。基于这一教育理想,我校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及坚毅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为目标,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实践过程的始终,取得了实质性效果。
(一)责任心、同情心:引领学生走上道德高地
1.责任心教育:培养崇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核心和起点。
我校责任教育一直坚持以低起点为原则,采用日常化的责任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为人处世中树立“学校荣誉,我的责任”思想,以教育的真实性来增强其实效性。具体工作表现在:(1)通过营造主题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比如,每年都会为学生举办以“责任”为主题的十八岁成人礼。在成人礼上学生分别向父母、老师和国家行礼,以感谢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感谢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感谢祖国母亲的培育。全体学生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许下自己的人生承诺,并从此肩负家庭的期望、社会的责任,为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腾飞而不懈奋斗。(2)开发学校德育课程系列。德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德育课程的实施。新课程背景下,我校结合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以社会责任感为主题的系列校本德育课程,如“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二中人”“常德保卫战”“伟人成长故事系列”等。(3)在研究性学习中搭建德育平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通过德育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亲身参加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获得丰富感受,使道德情感得到内化。比如,我校高一年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刘复基与辛亥革命”等系列探究寻访活动;高二年级同学组成了以“德山旅游资源的调查与研究”为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调查与研究,同学们了解、认识、研究德山,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情感。(4)增进学生权利和管理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校重视和尊重学生的权利,健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学代会、团代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对学校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咨询、评议;定期开展 “我为二中献计献策”活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广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们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并感受到享受权利和承担责任的甘苦。
2.同情心教育:陶冶高尚的个人道德情操。情感在个体道德形成中具有特殊地位,情感—体验型学习是人们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同情心的培养上,我们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得到多种情感体验。比如,以学校附近的五一敬老院为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去敬老院做一次服务。这些朝气蓬勃的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对敬老院里那些年龄大、身体虚弱的老人,那些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无力照顾的老人,自然地生出一种怜悯之情、同情之心。去年7月,学校170班杨威龙同学因患病毒性脑膜炎,急需30万元治疗费,而贫困的家庭让他的生命面临险境。在学生团委会的倡议下,学校举行了捐款活动,师生们的爱心再一次凝聚。这样的爱心行动在感动周围人们的同时,也在每位学生心中播下了同情与关爱的种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每次不同角色的扮演和体验,都能够让他们学会去思索别人的感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二)坚毅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踏上成功阶梯
1.坚毅精神培养:造就成功必备的心理素质。坚毅精神是人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地完成任务的一种意志品质。坚毅的人,总是充满信心地为实现目的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如何让我们的年青一代具有顽强、坚韧的精神始终是我们这些年来的教育追求。每年高二学生的“励志远足”活动就是我校培养学生坚毅精神的必修课。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耐挫能力和吃苦精神,也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环境意识。在远足过程中,老师们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他们的激励和感召下,同学们更是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坚强,顽强地挑战着身体的极限,不断地超越着自我。此外,军训和体育运动也是我校培养学生“坚毅精神”的重要途径。
培养坚毅精神,社会环境、教育条件等固然重要,但是都必须通过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锻炼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校特别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等能力。如,引导学生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检查自己、鼓励自己;加强学生的自律性,使学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等等。
2.合作精神培养:陶冶成功必要的社会素养。合作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天的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他们要在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发展自己,不仅需要有竞争的精神,更需要有合作的精神。我校加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具体体现在:(1)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这些年的合作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合作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我校大部分班级都组建了4—6人的“学习互助组”,成员建构主要采用“组内异质”原则,即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等方面具有差异,从而实现他们在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2)改革传统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合作评估、激励机制。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校在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时不再重点关注学生个体,而是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涵盖了小组作业的完成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习成绩的进步幅度等等。这种对“小组表现”的评价,促使学生经常要和同学坐在一起共同思考、密切配合和相互督促。学生们在课堂内小组讨论问题更加积极,课外大家相互合作与帮助。(3)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我校体育活动设立了很多团体比赛,如广播操比赛、集体跳长绳、趣味篮球、拔河比赛等,这些项目都是全班同学集体参与。还有一些运动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如,学校每年田径运动会上的接力、两人三足、阳光伙伴等项目。这些运动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在运动中更加领悟合作的意义:只有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创新精神培养:锻炼成功必需的思维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之一,作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我校坚持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科技活动课程,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主,辅以校本选修和自主活动课程。我校已经开发的校本课程有“发明与创造”“网页制作”“发明家的故事”“机器人”等。学校每周三的第八节课为科技活动时间,科技活动室、实验室、电脑室等都全面向学生开放。(2)重视实践环节,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学校每年举办全校性的科技节,科技节的内容涵盖了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手抄报、网页制作、科技创新方案等。每年科技节,全校学生创作的科技作品达到一千多件。此外,学校利用地处工业区的优势,建立了校外科技活动实习基地,使教育活动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恒安纸业、金健药业、洞庭水殖等基地,经常性地为学生开放,使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找到了身边的研究课题。
虽然,以责任心、同情心及坚毅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教育实践已经成效初显,但是,以“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为办学精神的常德二中,却绝对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将继续秉承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作者单位: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湖南常德,415001】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