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是爱”
2009-01-27
“人类所经历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今天,我们发明了治疗麻风病的药,麻风病人便能痊愈;也有了治疗肺病的药,肺病患者也能痊愈——对几乎所有的病症来说,都有药可治,并且可以痊愈。唯有那些被遗弃者,人虽然用双手去为他们服务,并用爱心去温暖他们,但我不认为,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一天会治好。”所以,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的特蕾莎。
加尔各答主教说,她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生命是有价值和尊严的。特蕾莎修女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不在于她在物质上如何帮助了穷人——世界上有很多慈善机构每天都在致力于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她始终坚信,穷人也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
然而,特蕾莎修女施爱的过程以及动机也极为可贵。她为什么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为什么能够把别人的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苦难?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
在本次讨论中,薛华关于唤醒良知的故事,陈复兴关于“爱的饥饿”的讲述,张家玉关于行为背后的善心的强调,是对“特蕾莎照顾陌生人”这件事情的亮点的评论;丁道勇有关特蕾莎个人品格特征的强调,侯晶晶有关特蕾莎关怀实践的特质和双重意义的分析以及肖巍有关孤独的论述,是对“特蕾莎照顾陌生人”的原因的探讨。以下是他们的具体观点。
人活着要有点精神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 薛华 特蕾莎修女的名字曾听人提起过,却未有机缘作深入的了解,如今当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被她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
读着特蕾莎修女一幕幕感人的救助苦难生命的故事,我总是想:是什么力量使一个爱美的女子几十年如一日,放弃了安逸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了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中?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勇敢地担起了拯救穷人于水火之中的重任?换作是他人,偶尔为之尚可,一辈子像她这样,真的很难。为什么特蕾莎修女能够做到呢?我想是因为特蕾莎修女心中始终有一盏大爱之灯,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正是这盏大爱之灯照亮了阳光不曾照到的角落,驱走了人类的自私和冷漠,点亮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生命。
我想到了感动中国的人物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妇林秀贞克服了各种困难,三十年如一日,像女儿一样赡养了六位孤寡老人。她给智障老人喂饭;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洗尿布;为去世的老人送终……被她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许多亲生儿女无法做到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却做到了,为什么?我想也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这朴素的大爱之灯让她的单薄之躯充满了力量,她要将这能量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谁说穷人一定比富人缺乏爱心?谁说女人天生脆弱?林秀贞用她心中的大爱之灯,照亮了我们的眼睛。这盏大爱之灯让她们超越种族、地域和阶级,走出褊狭和自私,放下身段,倾情付出。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小的时侯常常不能吃饱肚子,吵着母亲要吃白米饭,而母亲却留着眼泪给我做苕米饭,将那少得可怜的白米积攒下来。每当有讨饭的乞丐从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母亲总会热情地招呼他们,给他们送上一杯热水,还有一碗盛得满满的白米饭。小时候的我常常为此与母亲赌气,母亲并不怪我,只是在我气消的时候告诉我:“孩子,人家也是妈生的,人家也是人啊,危难之时拉人家一把,人家会感激一辈子的!”朴素的话语影响着我对生命的态度,虽然我的家庭非常贫穷,但并不缺乏爱。当我走向工作岗位,面对各种不幸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的时候,我没有远离他们,瞧不起他们。
我的父亲告诉我,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然而在这个被日益强大的物质财富淹没的时代,很多人穷得只剩下钱了,精神资源显得尤为稀缺。我觉得人类可以不信仰神灵,不信仰宗教,但是人类必须信仰精神。精神是每一个人继续向前的动力,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着他人,爱着这个世界,就一定能够摒弃自私、冷漠和偏见,让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享有她应有的尊严。
感受爱的温度
浙江省盘安县教育局 陈复兴 爱,是有温度的。爱的温度计中盛着热血,标有“虔诚”“关心”“尊重”“理解”等刻度。爱的高度就是基督的高度,这是特蕾莎一生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
这位“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毕生为穷人服务的修女,把苦难者看成是基督的化身,12岁就立下宏愿,到87岁辞世,几十年如一日,奔波于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群中。她说:“基督故意把自己扮成一个饥饿的人、一个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病人或者一个犯人,或者一个孤独的人、被遗弃的人……他渴求我们对他的爱,就如同穷人们渴求我们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
她建了多少“仁爱修女会”“垂死之家”“仁爱之家”,我们无从知道;救济了多少苦难者,我们也无从知道。但是当“像狗一样活着”的孤寡老人因她的救助而感受到生的尊严与快乐,最终“像人一样死去”的时候;当她的善举遭到等级森严、种族至上的婆罗门教的反对,最终赢得了理解与尊重的时候;当她们爬过如山的垃圾和废弃物,走进隔离了120个麻风病人的山洞,并在山下为他们修建了整洁明亮的房子的时候,我们深深地理解了什么是“爱的温度”。
在她看来,“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为了让穷人找回爱与尊严,她甚至愿意向他们下跪。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爱!她毕生忠诚于上帝,殊不知上帝就在她胸口那颗无比慈爱的心里!
爱,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爱,使顽石散发出生命的光芒,荒漠变成水草丰美的绿洲;没有了爱,人间充其量不过是一处冷漠的荒野。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的饥饿”的故事。江西有个叫傅宝凉的健壮男子,内向、老实,四五岁才开口说话,被全家及村民认为无能。然而看上去懦弱的他,仅今年就三次自残,在记者的努力下才得到救助。后来,心理专家发现,从未上过学的他不但能准确地解读卡通画的含义,还能将专家让他画的一朵四瓣一茎二叶的小花,几乎完全一致地按原来方向、比例临摹出来……
多令人震惊啊!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特蕾莎为什么要说“你和我,我们大家都要将基督带到自己的家中”。或许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尊重是帮助的前提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中心小学 张家玉 特蕾莎修女的一生,就是帮助穷人的一生。她对穷人的帮助,不是赤裸裸地进行,而是将帮助融入其中,“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是她这一行为的真实写照。正如授奖公报中所说的那样:“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
今天,在我们周围,帮助人的事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有钱人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例更是常见,然而,能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做到尊重他人的却不多。
记得发生在2007年6月1日的一件事情。当地的一位电信老总,资助了一所学校的十名贫困学生,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有。儿童节那天,学校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在文娱节目表演期间,穿插了捐赠仪式。在仪式上,老总亲自将新买的书包、衣服和200元现金授给这十名学生。仿佛是为了颂扬他的这一“善举”,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的记者都来报道此事,而且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也来参加了,场面煞是壮观。然而,在念完贫困学生的名单后,却只有一二三年级的四名学生上了台,其他六名孩子却低着头离开了操场。场面一时显得十分尴尬,大家面面相觑,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无奈之下,就只好先给那四位学生授予了物品和现金。仪式过后,老总又亲自将物品和现金分别送给那六位学生,但他们死活不要,有的还流下了眼泪。这六位孩子因为年龄较大一些,对这种形式的帮助比较敏感,觉得有失自己的尊严,于是放弃了。这,只是其中一例,还有许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肆报道的类似事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充满人性的帮助,那些无声无息的帮助无不彰显出对生命的尊重。大学里也有对生活贫困的学生予以帮助的举动——学校定期给贫困学生相应的生活费用。他们资助的方式不是在公开场合下给予,也不是直接交给当事人,而是在每个月初给需要资助的学生的饭卡里打上相应数额的钱。这些学生开始很是惊讶,但后来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学校在暗中资助他们。帮助他人,或许我们人人都会。可如何才算是真正地帮助他人呢?这就需要以尊重作为前提。
获得爱的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丁道勇 “有一天晚上,我们找回来四位流浪者。我把其中的三位交给其他姊妹,专门照顾剩下那位看起来最糟糕的。我尽力做了所有能为她做的事。之后,当我把她扶上床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话就死了。她说:谢谢你!”
这是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演讲中叙述的一个故事。对我们来说,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这个故事是悲惨的。特蕾莎眼看着那个人在自己怀里死去,那时她该有多么悲伤啊!有人说,这个故事是为了感人的。那位流浪者在临终前,得到了人的待遇,体验到了爱。这些都是令人信服的解读,不过我更愿意强调这个故事的另一个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特蕾莎为什么能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富人有很多财产,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穷人才更能给予。我们都知道弱者需要别人帮助,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弱者才更能助人。那么,穷人是如何给予的?弱者是如何助人的?特蕾莎说“衣食不济的穷人也很了不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特蕾莎曾设想过,如果自己处在那位濒死妇人的境地会怎样。是为饥饿而哀嚎,还是为寒冷而哭泣?都有可能。但是,那位妇人不是这样。就像特蕾莎曾经救助过的一位男子,在临终前,说出最美妙的话,“不去抱怨任何人、不去诅咒任何人、不与任何人比较”。特蕾莎说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爱”。
诚哉斯言!我相信,这种爱是特蕾莎坚守自己价值观的重要原因。特蕾莎的伟大,丝毫不因这种私人体验而减小。换句话说,特蕾莎很伟大,但她不是一位苦修者。如果我们一味强调特蕾莎的事业如何艰难困苦,那理解的重点就错了。相反的,特蕾莎的事业是甜蜜的事业,她给予爱,获得爱。为一位身上爬满蛆虫的人清洗,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作呕的事,需要付出天大的毅力才能胜任。但是,之所以会这样想,那是因为我不是特蕾莎,我还没办法体验到她所体验到的那种爱。也因此,即使我和特蕾莎做一样的事,我眼里看到的也只是自己在付出。我得不到回报,那是因为我不具备获得这些回报的品格。
推而广之,我不禁想到,作为中小学教育素材的那些与特蕾莎比肩的人,是否也被这样曲解了呢?岳飞、董存瑞、雷锋、张海迪……我们的教科书塑造了大量的榜样,他们永远处在一种艰难困苦的境地中,伴随着不断地打击和痛苦。那么,讲述这些榜样人物的不可思议的作为,是要教先贤品格吗?抑或只是在吓唬孩子,告诉孩子们追寻先人的足迹是多么不可能、学习先贤会得到多么悲惨的下场?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是,榜样人物只是为了最终的伟大成就才有当初的作为。这时,我们是否在教孩子“过程本身没有意义”?如果我们最终得不到诺贝尔和平奖,那就不要学习特蕾莎。何其谬也!
“做一种自己喜欢的事业,为事业本身奉献终身”,这是特蕾莎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如果当一名歌手,那一定是因为享受歌唱本身;如果当一名厨师,那一定是因为喜欢做菜;如果当一名学者,那一定是因为对智识活动的爱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形成自己的品格。对那些学习特蕾莎的人来说,学会成为特蕾莎那样的人,以便体验到特蕾莎所说的爱,比学习特蕾莎的行为来得更加根本。
关怀能达的另一种境界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侯晶晶 特蕾莎修女的关怀之所以如此令人感佩,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长期践行一种非常态的关怀。常态关怀是以关怀者为同心圆的圆心,处于内圈的被关怀者一般是关怀者的至爱亲朋等多少有些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的人,对内圈的人容易实现自然关怀,而对外圈人士则更多的是伦理关怀,即需要明显诉诸努力和有意识动机唤醒的关怀。出生于小康之家的特蕾莎,并非迫于生计,而是主动选择了修女生涯,日渐彻底地形成独特的内圈结构。特别在她生命的后几十年中,她的关怀内圈不是由至爱亲朋组成,而是向最需要帮助而又最少受到关怀的陌生人开放。她不计个人及宏观层面的回报,关怀那些对社会较少贡献的人,身体力行地促进社会的关爱、和谐,弥补和完善制度的盲区。
这种独特的关怀内圈结构在特蕾莎修女那里也并非必然或自然的产物。由于一些宗教教义的规定,许多宗教人士都是终身单身。然而,这种人际关系结构也有可能让人更看重彼岸世界,导致关怀的反身化、关怀结构的内陷和虚化,也可能使人无法完全摒弃对权力和更高教阶的追求。此外,普通小人物对自己的关怀实践给予较少期待,有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原因——一个人的能量有限。然而,特蕾莎以一个普通修女的身份,不借助公权力,却实现了这样深沉博大的关怀。
受到特蕾莎直接关怀的是那些最贫困者,但是其关怀能量所及的限度又何止于此?在有些方面,她实现了关怀个体和关怀类的统一:通过改善人类最底层个体的生存状态,而改善人类的存在状态;通过道德能量的分享与扩大,使类的许多其他个体也感受到她的精神能量,增强自身的关怀责任感;通过影响和改善有关制度设计,留下丰厚的关怀遗产,实现向下的代际关怀。这位女士带着强大的道德能量进入许多公民包括社会政策决策者的视野,唤醒人们一些无暇反观的道德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这种情、知、意统一的认知,很接近苏格拉底所言的“知识即美德”。这使人们不是事不关己地了解底层“他者”的生活,而能借助如此独特的启示,解放人类关怀的想象力和实践可能。感悟到这些,学校教育工作者会在关怀学生时,更多地去做雪中送炭之事、对升学率可能没有“回报”之事。
特蕾莎修女的关怀基于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这对慈善事业不无启示。许多数据表明,我国的慈善款项非常有限。这是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在理念方面,也存在发展的空间。几年前新学年伊始,某知名报纸用占头版版面六分之一的大幅照片报道国内一家航母级的企业捐助了几位贫困大学生每人五千元钱。照片上,受助学生被交错排成两行,确保每个人的面部都清晰可见,每人手持一个受捐助五千元的红字牌子,面部表情极为复杂。媒体的良苦用心大概在于弘扬慈善之风。然而,这种规模的慈善活动值得作如此报道,反衬出社会慈善事业的总体水平。这种宣传方式是否会使物质关怀伴随复杂的心理伤害,以及企业能否通过设置兼职岗位助学而实现连续性的关怀等,都是值得思考的。许多生活故事属于个人隐私。物质等低层次需要尚未满足的事实,尤其当它被公之于众,是对当事人尊严的挑战。长期背负着受助者的标签生活,承受着福柯所说的“全景式的注视”,可能使受助者体会到财富意味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受到贫困是一种伴随着价值贬损的恶。关于慈善和关怀行为如何能增益社会和谐,特蕾莎以生命历程给人以启迪,让我们长久地思索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好,如何更加以人为本地实践关怀。
爱者的孤独与品质
清华大学哲学系 肖巍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伟大的思想家、文人还是神圣的爱者,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孤独。特蕾莎修女,也不例外。她曾说:“我被告知,上帝是爱我的——但黑暗,寒冷以及空虚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什么能够触动我的灵魂。”
面对这种表白,人们也许会震惊,因为他们宁愿相信伟大的人会有强大的灵魂、坚强的意志和天使般的心灵,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奉献,如同大地母亲一样心胸博大,他们不会孤独,因为他们在爱中生存,死而后已。然而事实上,这种认识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特蕾莎修女同我们一样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内心的孤寂和痛苦的挣扎,甚至由于天性的敏感和爱心,她有可能比一般人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样一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平常人,特蕾莎修女能够做出伟大事业,能有超越时空的激情和爱,并身体力行地奉献一生?什么是成就她最为重要的品质?
毫无疑问,她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能让她超越现实的利益追逐,以宗教的行为把世界上的存在物统一到一个伟大的意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中,已经没有任何世俗事物的意义。尽管身在此岸,心已经超越现实抵达彼岸世界。人们也许还会追问,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事实上,特蕾莎精神告诉我们的是:人,作为意识的存在物,必须具有超越看得见的世界的精神支柱。这种支柱就是我们的信仰,只要这种信仰有益于人类和社会,就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以伟大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其次,特蕾莎修女具有化孤独为关爱的品质。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体会到不同程度的孤独。孤独可以酿造不幸,也可以成就无私的爱。特蕾莎修女属于后者,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内心充盈着爱而感受不到痛苦和孤独,而恰恰相反,正是有了那种灵魂中的巨大孤独和炼狱般的磨难,才成就了她的爱和奉献。她之所以对周围的人和世界充满爱恋,或许正是因为她深切地体验到了孤独,她才晓得自然、动物和他人也都会感到孤独,所以才特别需要关爱。于她,孤独成为一种集中和无限的自我意识,一种诱发全新感觉和意识的起点,这使她在感觉基础上深刻地触及自我和他人的存在。神学家把这种内心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和孤寂,抛弃傲慢和身外之物的过程称为精神上的“黑夜”,人们只有用智慧才能走出黑夜,迎来精神上的黎明。
再次,特蕾莎修女具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尊严意识。在她看来,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因此她以自己的爱心献身于拯救这种孤独的事业。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尊严和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都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在她的道德意识中,平等和公正占居重要的地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她行为的动力和源泉。在她看来,世间只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所有人的上帝,因而至关重要的是认识到每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帮助印度教徒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帮助伊斯兰教徒成为更好的伊斯兰教徒,帮助天主教徒成为更好的天主教徒。从这一意义上说,特蕾莎超越狭隘的宗教门派之争,成为博大的爱者。宗教,无论从哪一种类来说,都应当是帮助人过得更好的、更为幸福的价值观,最起码要免除世间的苦难。平等、尊严与生命应当是包括宗教在内的人类所有精神财富的永恒追求。特蕾莎是这种追求的践履者。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从各个角度赞美特蕾莎,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她当成神,当成天使,如果这样,就会放弃我们自身本应具有的自我修炼和精神成长的机会,在享受他人关爱的同时借口自己不是天使或神而拒绝回报。我们应当学习特蕾莎的重要品质,学习她化孤独为关爱的力量。理论上说,她所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就看我们有没有她那种“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精神。
责任编辑/杨建伟
编后语 在访谈中,对“你认识特蕾莎吗”“你知道特蕾莎的事迹吗”等问题,多数人表示,不知道;极少部分人表示,略有耳闻;极个别人能够讲述一下特蕾莎的经历以及关于她的一些生平事迹。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一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救济穷人的慈善者(这里就不说是慈善家了),终其一生,默默地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的人,却被人们无情的淡忘了。
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善于遗忘。现在的人做着记录、描述和吹捧这个时代的事情,然而脑子里似乎对过往的事情一片空白。也许现在的人都很现实,考虑到只有当下的才是真实的?商人们马不停蹄四处洽谈生意;文人们笔耕不辍,书写着这个时代的繁荣昌盛;大众媒体不厌其烦地向我们灌输着各种小道消息……以往的人、以往的事,被这些浮躁的信息掩埋掉了。
这是在组织这期讨论话题时的感触,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社会,毕竟这个社会还需要一点良知,还需要有人知道我们为何而生。“人类所经历的最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今天,我们发明了治疗麻风病的药,麻风病人便能痊愈;也有了治疗肺病的药,肺病患者也能痊愈——对几乎所有的病症来说,都有药可治,并且可以痊愈。唯有那些被遗弃者,人虽然用双手去为他们服务,并用爱心去温暖他们,但我不认为,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一天会治好。”所以,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她的一生,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她,就是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的特蕾莎。
加尔各答主教说,她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生命是有价值和尊严的。特蕾莎修女最令人敬佩的地方,不在于她在物质上如何帮助了穷人——世界上有很多慈善机构每天都在致力于解决穷人的生存问题,而在于,她始终坚信,穷人也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
然而,特蕾莎修女施爱的过程以及动机也极为可贵。她为什么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别人?为什么能够把别人的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苦难?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
在本次讨论中,薛华关于唤醒良知的故事,陈复兴关于“爱的饥饿”的讲述,张家玉关于行为背后的善心的强调,是对“特蕾莎照顾陌生人”这件事情的亮点的评论;丁道勇有关特蕾莎个人品格特征的强调,侯晶晶有关特蕾莎关怀实践的特质和双重意义的分析以及肖巍有关孤独的论述,是对“特蕾莎照顾陌生人”的原因的探讨。以下是他们的具体观点。
人活着要有点精神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 薛华 特蕾莎修女的名字曾听人提起过,却未有机缘作深入的了解,如今当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的故事完整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被她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
读着特蕾莎修女一幕幕感人的救助苦难生命的故事,我总是想:是什么力量使一个爱美的女子几十年如一日,放弃了安逸的修女和教师生活,穿上了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中?是什么力量促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勇敢地担起了拯救穷人于水火之中的重任?换作是他人,偶尔为之尚可,一辈子像她这样,真的很难。为什么特蕾莎修女能够做到呢?我想是因为特蕾莎修女心中始终有一盏大爱之灯,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正是这盏大爱之灯照亮了阳光不曾照到的角落,驱走了人类的自私和冷漠,点亮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生命。
我想到了感动中国的人物林秀贞。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农妇林秀贞克服了各种困难,三十年如一日,像女儿一样赡养了六位孤寡老人。她给智障老人喂饭;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换洗尿布;为去世的老人送终……被她悉心照料的孤寡老人,度过了幸福的晚年。许多亲生儿女无法做到的,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却做到了,为什么?我想也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正是这朴素的大爱之灯让她的单薄之躯充满了力量,她要将这能量传递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谁说穷人一定比富人缺乏爱心?谁说女人天生脆弱?林秀贞用她心中的大爱之灯,照亮了我们的眼睛。这盏大爱之灯让她们超越种族、地域和阶级,走出褊狭和自私,放下身段,倾情付出。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小的时侯常常不能吃饱肚子,吵着母亲要吃白米饭,而母亲却留着眼泪给我做苕米饭,将那少得可怜的白米积攒下来。每当有讨饭的乞丐从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母亲总会热情地招呼他们,给他们送上一杯热水,还有一碗盛得满满的白米饭。小时候的我常常为此与母亲赌气,母亲并不怪我,只是在我气消的时候告诉我:“孩子,人家也是妈生的,人家也是人啊,危难之时拉人家一把,人家会感激一辈子的!”朴素的话语影响着我对生命的态度,虽然我的家庭非常贫穷,但并不缺乏爱。当我走向工作岗位,面对各种不幸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的时候,我没有远离他们,瞧不起他们。
我的父亲告诉我,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然而在这个被日益强大的物质财富淹没的时代,很多人穷得只剩下钱了,精神资源显得尤为稀缺。我觉得人类可以不信仰神灵,不信仰宗教,但是人类必须信仰精神。精神是每一个人继续向前的动力,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只要我们每个人心中装着他人,爱着这个世界,就一定能够摒弃自私、冷漠和偏见,让阳光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享有她应有的尊严。
感受爱的温度
浙江省盘安县教育局 陈复兴 爱,是有温度的。爱的温度计中盛着热血,标有“虔诚”“关心”“尊重”“理解”等刻度。爱的高度就是基督的高度,这是特蕾莎一生留给后人的深刻启示。
这位“怀大爱心,做小事情”、毕生为穷人服务的修女,把苦难者看成是基督的化身,12岁就立下宏愿,到87岁辞世,几十年如一日,奔波于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群中。她说:“基督故意把自己扮成一个饥饿的人、一个衣不蔽体无家可归的人、一个病人或者一个犯人,或者一个孤独的人、被遗弃的人……他渴求我们对他的爱,就如同穷人们渴求我们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
她建了多少“仁爱修女会”“垂死之家”“仁爱之家”,我们无从知道;救济了多少苦难者,我们也无从知道。但是当“像狗一样活着”的孤寡老人因她的救助而感受到生的尊严与快乐,最终“像人一样死去”的时候;当她的善举遭到等级森严、种族至上的婆罗门教的反对,最终赢得了理解与尊重的时候;当她们爬过如山的垃圾和废弃物,走进隔离了120个麻风病人的山洞,并在山下为他们修建了整洁明亮的房子的时候,我们深深地理解了什么是“爱的温度”。
在她看来,“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为了让穷人找回爱与尊严,她甚至愿意向他们下跪。这是一种多么博大的爱!她毕生忠诚于上帝,殊不知上帝就在她胸口那颗无比慈爱的心里!
爱,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爱,使顽石散发出生命的光芒,荒漠变成水草丰美的绿洲;没有了爱,人间充其量不过是一处冷漠的荒野。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的饥饿”的故事。江西有个叫傅宝凉的健壮男子,内向、老实,四五岁才开口说话,被全家及村民认为无能。然而看上去懦弱的他,仅今年就三次自残,在记者的努力下才得到救助。后来,心理专家发现,从未上过学的他不但能准确地解读卡通画的含义,还能将专家让他画的一朵四瓣一茎二叶的小花,几乎完全一致地按原来方向、比例临摹出来……
多令人震惊啊!这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特蕾莎为什么要说“你和我,我们大家都要将基督带到自己的家中”。或许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尊重是帮助的前提
重庆市万州区白羊中心小学 张家玉 特蕾莎修女的一生,就是帮助穷人的一生。她对穷人的帮助,不是赤裸裸地进行,而是将帮助融入其中,“穿上穷人的衣服,一头扎进贫民窟、难民营和各种各样的传染病人之中”是她这一行为的真实写照。正如授奖公报中所说的那样:“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
今天,在我们周围,帮助人的事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尤其是有钱人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例更是常见,然而,能像特蕾莎修女那样做到尊重他人的却不多。
记得发生在2007年6月1日的一件事情。当地的一位电信老总,资助了一所学校的十名贫困学生,一至六年级的学生都有。儿童节那天,学校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在文娱节目表演期间,穿插了捐赠仪式。在仪式上,老总亲自将新买的书包、衣服和200元现金授给这十名学生。仿佛是为了颂扬他的这一“善举”,当地都市报和电视台的记者都来报道此事,而且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也来参加了,场面煞是壮观。然而,在念完贫困学生的名单后,却只有一二三年级的四名学生上了台,其他六名孩子却低着头离开了操场。场面一时显得十分尴尬,大家面面相觑,却不知道怎么回事。无奈之下,就只好先给那四位学生授予了物品和现金。仪式过后,老总又亲自将物品和现金分别送给那六位学生,但他们死活不要,有的还流下了眼泪。这六位孩子因为年龄较大一些,对这种形式的帮助比较敏感,觉得有失自己的尊严,于是放弃了。这,只是其中一例,还有许多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大肆报道的类似事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充满人性的帮助,那些无声无息的帮助无不彰显出对生命的尊重。大学里也有对生活贫困的学生予以帮助的举动——学校定期给贫困学生相应的生活费用。他们资助的方式不是在公开场合下给予,也不是直接交给当事人,而是在每个月初给需要资助的学生的饭卡里打上相应数额的钱。这些学生开始很是惊讶,但后来他们都明白了,这是学校在暗中资助他们。帮助他人,或许我们人人都会。可如何才算是真正地帮助他人呢?这就需要以尊重作为前提。
获得爱的体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 丁道勇 “有一天晚上,我们找回来四位流浪者。我把其中的三位交给其他姊妹,专门照顾剩下那位看起来最糟糕的。我尽力做了所有能为她做的事。之后,当我把她扶上床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她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话就死了。她说:谢谢你!”
这是特蕾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演讲中叙述的一个故事。对我们来说,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这个故事是悲惨的。特蕾莎眼看着那个人在自己怀里死去,那时她该有多么悲伤啊!有人说,这个故事是为了感人的。那位流浪者在临终前,得到了人的待遇,体验到了爱。这些都是令人信服的解读,不过我更愿意强调这个故事的另一个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特蕾莎为什么能够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我们都知道富人有很多财产,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穷人才更能给予。我们都知道弱者需要别人帮助,但是特蕾莎告诉我们,弱者才更能助人。那么,穷人是如何给予的?弱者是如何助人的?特蕾莎说“衣食不济的穷人也很了不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特蕾莎曾设想过,如果自己处在那位濒死妇人的境地会怎样。是为饥饿而哀嚎,还是为寒冷而哭泣?都有可能。但是,那位妇人不是这样。就像特蕾莎曾经救助过的一位男子,在临终前,说出最美妙的话,“不去抱怨任何人、不去诅咒任何人、不与任何人比较”。特蕾莎说自己获得了“真正的爱”。
诚哉斯言!我相信,这种爱是特蕾莎坚守自己价值观的重要原因。特蕾莎的伟大,丝毫不因这种私人体验而减小。换句话说,特蕾莎很伟大,但她不是一位苦修者。如果我们一味强调特蕾莎的事业如何艰难困苦,那理解的重点就错了。相反的,特蕾莎的事业是甜蜜的事业,她给予爱,获得爱。为一位身上爬满蛆虫的人清洗,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件令人作呕的事,需要付出天大的毅力才能胜任。但是,之所以会这样想,那是因为我不是特蕾莎,我还没办法体验到她所体验到的那种爱。也因此,即使我和特蕾莎做一样的事,我眼里看到的也只是自己在付出。我得不到回报,那是因为我不具备获得这些回报的品格。
推而广之,我不禁想到,作为中小学教育素材的那些与特蕾莎比肩的人,是否也被这样曲解了呢?岳飞、董存瑞、雷锋、张海迪……我们的教科书塑造了大量的榜样,他们永远处在一种艰难困苦的境地中,伴随着不断地打击和痛苦。那么,讲述这些榜样人物的不可思议的作为,是要教先贤品格吗?抑或只是在吓唬孩子,告诉孩子们追寻先人的足迹是多么不可能、学习先贤会得到多么悲惨的下场?另外一种处理方式是,榜样人物只是为了最终的伟大成就才有当初的作为。这时,我们是否在教孩子“过程本身没有意义”?如果我们最终得不到诺贝尔和平奖,那就不要学习特蕾莎。何其谬也!
“做一种自己喜欢的事业,为事业本身奉献终身”,这是特蕾莎教给我们的重要一课。如果当一名歌手,那一定是因为享受歌唱本身;如果当一名厨师,那一定是因为喜欢做菜;如果当一名学者,那一定是因为对智识活动的爱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形成自己的品格。对那些学习特蕾莎的人来说,学会成为特蕾莎那样的人,以便体验到特蕾莎所说的爱,比学习特蕾莎的行为来得更加根本。
关怀能达的另一种境界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侯晶晶 特蕾莎修女的关怀之所以如此令人感佩,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她长期践行一种非常态的关怀。常态关怀是以关怀者为同心圆的圆心,处于内圈的被关怀者一般是关怀者的至爱亲朋等多少有些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的人,对内圈的人容易实现自然关怀,而对外圈人士则更多的是伦理关怀,即需要明显诉诸努力和有意识动机唤醒的关怀。出生于小康之家的特蕾莎,并非迫于生计,而是主动选择了修女生涯,日渐彻底地形成独特的内圈结构。特别在她生命的后几十年中,她的关怀内圈不是由至爱亲朋组成,而是向最需要帮助而又最少受到关怀的陌生人开放。她不计个人及宏观层面的回报,关怀那些对社会较少贡献的人,身体力行地促进社会的关爱、和谐,弥补和完善制度的盲区。
这种独特的关怀内圈结构在特蕾莎修女那里也并非必然或自然的产物。由于一些宗教教义的规定,许多宗教人士都是终身单身。然而,这种人际关系结构也有可能让人更看重彼岸世界,导致关怀的反身化、关怀结构的内陷和虚化,也可能使人无法完全摒弃对权力和更高教阶的追求。此外,普通小人物对自己的关怀实践给予较少期待,有一个再自然不过的原因——一个人的能量有限。然而,特蕾莎以一个普通修女的身份,不借助公权力,却实现了这样深沉博大的关怀。
受到特蕾莎直接关怀的是那些最贫困者,但是其关怀能量所及的限度又何止于此?在有些方面,她实现了关怀个体和关怀类的统一:通过改善人类最底层个体的生存状态,而改善人类的存在状态;通过道德能量的分享与扩大,使类的许多其他个体也感受到她的精神能量,增强自身的关怀责任感;通过影响和改善有关制度设计,留下丰厚的关怀遗产,实现向下的代际关怀。这位女士带着强大的道德能量进入许多公民包括社会政策决策者的视野,唤醒人们一些无暇反观的道德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这种情、知、意统一的认知,很接近苏格拉底所言的“知识即美德”。这使人们不是事不关己地了解底层“他者”的生活,而能借助如此独特的启示,解放人类关怀的想象力和实践可能。感悟到这些,学校教育工作者会在关怀学生时,更多地去做雪中送炭之事、对升学率可能没有“回报”之事。
特蕾莎修女的关怀基于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这对慈善事业不无启示。许多数据表明,我国的慈善款项非常有限。这是量的方面。在质的方面、在理念方面,也存在发展的空间。几年前新学年伊始,某知名报纸用占头版版面六分之一的大幅照片报道国内一家航母级的企业捐助了几位贫困大学生每人五千元钱。照片上,受助学生被交错排成两行,确保每个人的面部都清晰可见,每人手持一个受捐助五千元的红字牌子,面部表情极为复杂。媒体的良苦用心大概在于弘扬慈善之风。然而,这种规模的慈善活动值得作如此报道,反衬出社会慈善事业的总体水平。这种宣传方式是否会使物质关怀伴随复杂的心理伤害,以及企业能否通过设置兼职岗位助学而实现连续性的关怀等,都是值得思考的。许多生活故事属于个人隐私。物质等低层次需要尚未满足的事实,尤其当它被公之于众,是对当事人尊严的挑战。长期背负着受助者的标签生活,承受着福柯所说的“全景式的注视”,可能使受助者体会到财富意味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受到贫困是一种伴随着价值贬损的恶。关于慈善和关怀行为如何能增益社会和谐,特蕾莎以生命历程给人以启迪,让我们长久地思索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好,如何更加以人为本地实践关怀。
爱者的孤独与品质
清华大学哲学系 肖巍 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伟大的思想家、文人还是神圣的爱者,都无一例外地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孤独。特蕾莎修女,也不例外。她曾说:“我被告知,上帝是爱我的——但黑暗,寒冷以及空虚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什么能够触动我的灵魂。”
面对这种表白,人们也许会震惊,因为他们宁愿相信伟大的人会有强大的灵魂、坚强的意志和天使般的心灵,他们会义无反顾地奉献,如同大地母亲一样心胸博大,他们不会孤独,因为他们在爱中生存,死而后已。然而事实上,这种认识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事实:特蕾莎修女同我们一样是人,有七情六欲,有内心的孤寂和痛苦的挣扎,甚至由于天性的敏感和爱心,她有可能比一般人更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这样一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平常人,特蕾莎修女能够做出伟大事业,能有超越时空的激情和爱,并身体力行地奉献一生?什么是成就她最为重要的品质?
毫无疑问,她首先需要有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能让她超越现实的利益追逐,以宗教的行为把世界上的存在物统一到一个伟大的意义之中,在这种意义中,已经没有任何世俗事物的意义。尽管身在此岸,心已经超越现实抵达彼岸世界。人们也许还会追问,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事实上,特蕾莎精神告诉我们的是:人,作为意识的存在物,必须具有超越看得见的世界的精神支柱。这种支柱就是我们的信仰,只要这种信仰有益于人类和社会,就可以赋予我们的生活以伟大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其次,特蕾莎修女具有化孤独为关爱的品质。每个人都可能在生活中体会到不同程度的孤独。孤独可以酿造不幸,也可以成就无私的爱。特蕾莎修女属于后者,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内心充盈着爱而感受不到痛苦和孤独,而恰恰相反,正是有了那种灵魂中的巨大孤独和炼狱般的磨难,才成就了她的爱和奉献。她之所以对周围的人和世界充满爱恋,或许正是因为她深切地体验到了孤独,她才晓得自然、动物和他人也都会感到孤独,所以才特别需要关爱。于她,孤独成为一种集中和无限的自我意识,一种诱发全新感觉和意识的起点,这使她在感觉基础上深刻地触及自我和他人的存在。神学家把这种内心承受着巨大的苦难和孤寂,抛弃傲慢和身外之物的过程称为精神上的“黑夜”,人们只有用智慧才能走出黑夜,迎来精神上的黎明。
再次,特蕾莎修女具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尊严意识。在她看来,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因此她以自己的爱心献身于拯救这种孤独的事业。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尊严和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都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在她的道德意识中,平等和公正占居重要的地位。“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口号是她行为的动力和源泉。在她看来,世间只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所有人的上帝,因而至关重要的是认识到每一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我们应当帮助印度教徒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帮助伊斯兰教徒成为更好的伊斯兰教徒,帮助天主教徒成为更好的天主教徒。从这一意义上说,特蕾莎超越狭隘的宗教门派之争,成为博大的爱者。宗教,无论从哪一种类来说,都应当是帮助人过得更好的、更为幸福的价值观,最起码要免除世间的苦难。平等、尊严与生命应当是包括宗教在内的人类所有精神财富的永恒追求。特蕾莎是这种追求的践履者。
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从各个角度赞美特蕾莎,但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千万不要把她当成神,当成天使,如果这样,就会放弃我们自身本应具有的自我修炼和精神成长的机会,在享受他人关爱的同时借口自己不是天使或神而拒绝回报。我们应当学习特蕾莎的重要品质,学习她化孤独为关爱的力量。理论上说,她所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就看我们有没有她那种“怀大爱心,做小事情”的精神。
责任编辑/杨建伟
编后语 在访谈中,对“你认识特蕾莎吗”“你知道特蕾莎的事迹吗”等问题,多数人表示,不知道;极少部分人表示,略有耳闻;极个别人能够讲述一下特蕾莎的经历以及关于她的一些生平事迹。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一个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救济穷人的慈善者(这里就不说是慈善家了),终其一生,默默地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的人,却被人们无情的淡忘了。
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善于遗忘。现在的人做着记录、描述和吹捧这个时代的事情,然而脑子里似乎对过往的事情一片空白。也许现在的人都很现实,考虑到只有当下的才是真实的?商人们马不停蹄四处洽谈生意;文人们笔耕不辍,书写着这个时代的繁荣昌盛;大众媒体不厌其烦地向我们灌输着各种小道消息……以往的人、以往的事,被这些浮躁的信息掩埋掉了。
这是在组织这期讨论话题时的感触,也使得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社会,毕竟这个社会还需要一点良知,还需要有人知道我们为何而生。